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茅台暂停“入奢”只因惧于民意?

pinglun 2011-12-19 14:43:14 本刊记者 毕晓宁 总第114期 放大 缩小

 

11月29日,记者从世界奢侈品协会证实:“大概在一个月前,贵州茅台曾给协会打电话咨询进入全球100强奢侈品榜单事宜,双方就一些资料进行了邮件往来。”但随后由于该消息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茅台暂停与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接触。协会负责人亦表示,茅台“入奢”够格。(11月30日《京华时报》)

在中国白酒中,茅台酒是享誉度最高的。近期,由于消费旺盛、市场供应紧张,茅台价格疯涨,有媒体报道称,茅台集团旗下贵州天朝上品酒业(国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袁进表示,现在国内部分城市飞天茅台的零售价达到2100元/瓶,3年内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或将突破5000元/瓶。单单从价格上来看,茅台酒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完全够格做“奢侈品”。

当然,国际奢侈品有其特定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应具备一些特征,更注重原产地和历史沉淀,在工艺上、材料上或者给客户营造的体验上能够带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享受和完美体验。

奢侈品有两种属性,一种是作为纯粹消费类产品的属性,另一种是作为社会符号表征的属性。作为纯粹的消费品,奢侈品服务于感觉而非服务于真实的需要,可以说充分显示“精神无价”的意义,有人愿意为自己某种最精粹的感觉掏钱,而不计较价格的高低,这是客观需求;作为社会符号的表征,奢侈品属于消费主义的极致表现,它区分人群、标记身份,使一个个昂贵消费的小群体得以聚合,又使这些小群体产生共同的顶端归属感。

用这两个属性来看茅台,在中国,它完全具备奢侈品的所有特征。它是无人不知的品牌,拥有从巴拿马赢得金奖以来的系列故事,又拥有高昂的价格,非普通人可以喝得起,甚至颇具特色的是,即便有钱,也并非可以保证喝得到真品。

不过,茅台入不入奢侈品行列,自是与普通民众没多大干系的事情,“申奢”一事只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从弘扬白酒文化、树立白酒国际品牌的角度来说,茅台“申奢”是件好事,有助于打造中国白酒高端品牌,从而加快白酒行业向世界进军的步伐。中国已有代工奢侈品的能力,缺乏的是享誉世界的奢侈品牌。而从茅台集团的角度来说,茅台在国内和国外的受追捧程度有着天壤之别,在国内,茅台是“大佬”,而在国外,十足的“小弟”一个。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上,还体现在价格上,国外的茅台价格比国内低得多。当然,“国酒”靠着奢侈品般的价格“挤兑”中国大众消费者,同时又以低廉的海外价格为“中国制造”开道,让人很难看到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据调查,真正成为大众消费的不到两成,剩余八成茅台酒主要用于宴请、送礼等人情消费,可见,公款消费是茅台的最大“客户”。在媒体报道“入奢”的消息后,茅台公司先是高调,进而遮遮掩掩地表示“不知情”,到现在的“停止接触”、急流勇退。

茅台之所以不敢“入奢”,是基于舆论对公款消费的监督的压力。一旦成为奢侈品,公款消费自会有所顾忌,国务院刚刚公布的《机关事务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政府各部门不得采购奢侈品”,牺牲这么一大块市场,是茅台不敢想象的。在某种意义上,茅台的品质固然不错,但如果没有官方的力推、没有公款消费的助力,是不会发展得这么快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茅台停止“入奢”,是迫于潜在的“官场舆论”的压力,出于经济理性,而绝非政治自觉,它只是想继续占据公款消费市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