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孝与不孝,该不该成考核标准?

yangguangbianchang 2011-11-23 23:31:37 编辑组稿/李璇 总第112期 放大 缩小

 

北京大学近日公布了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细则,和去年相比,今年细化了很多,还列出了不得被推荐的四条“高压线”,其中第一条就是“不孝敬父母”。

不孝就没有资格被推荐上北大,消息一出争议随之而来,北大的这一做法究竟是“创新”还是“作秀”?业界明显地分为“支持派”和“反对派”,支持者认为,孝是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在孝敬父母意识趋于淡化的社会背景下,北大此项新规,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反对者则认为,既然是选拔人才,就不必苛求于道德细节,包容仍应是北大的首要宗旨。而且是否孝实难考察,却易于造假。

那么,从他们的观点中,我们又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北大“不孝不得被推荐”

今年北大新增了对中学推荐优秀学生的要求,即“热爱北大,心系天下,人格健全,成绩优秀”。

而这“十六字方针”一开始不是如此,最开始的方针是“热爱北大,孝敬父母,人格健全,成绩优秀”,只是后来专家组认为“孝敬父母本来就不应该特别强调,因为人人都应该做到”,学校才用“心系天下”替换了“孝敬父母”。虽然如此,北大仍然不会放松对学生孝敬父母的要求,如果发现哪个学生,日常生活中有不孝敬父母行为,“一经查实”,北大将不予录取。

日前,北京大学招办负责人就此争议作出解释,“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这是一个禁止性的规定。它不能被反过来解读。我们不比较谁更孝敬父母,但不孝敬父母却是能否获得推荐资格的一条底线。为孝敬父母制订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很困难,是否孝敬父母并不需要做特别复杂的考核,有时候只要看他和父母在一起时候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哪怕只是简单的面试考察,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之所以要明确这一规定,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智商可能很高,成绩可能非常优秀,但对父母和他人充满了冷漠,认为所有人都该为他服务。北大不欢迎这样的学生。

眼下大多数高中生多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大多学生家长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对于孩子的孝敬,有着自己的认识。

从事媒体工作的陈女士说,自己上高三的孩子,正是最紧要的关头,每天她都为孩子准备好衣食住行,晚上都去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给孩子刷鞋、洗袜子更是家务劳动之一。“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孝敬可能最多就是内心的牵挂吧。”陈女士说。对于孩子,她倾心地付出,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有所回报,内心深处,反倒希望孩子对父母没有那么多的牵挂,不管是眼下备战高考,还是将来读大学或者是出国,都希望女儿能够心无牵绊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中去。

另一位家长宋先生说,孝敬父母是重要的品格,但是真正的孝敬,可能要到父母年迈的时候才体现出来,十几岁的孩子,懂得心疼父母,少让父母操心,就是最大的孝敬,不乱花钱、不结交不良朋友、不进网吧、不打架都是孝敬的形式。如果能考个好大学,那就是一个家庭无尚的光荣。“时代不同,孝敬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还像我们这一代人孝敬父母那样,鞍前马后地照顾,那孩子就啥也别干了”。

记者从部分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学校了解到,由于刚过公示期,中学各自的操作细则都在紧张的规划中。尤其是今年增加的孝敬父母这一条件,一时难以作出全面的考评。

唐山一中负责人表示,准备先按程序甄选出推荐候选人,利用公示时间通过被推荐学生周围的同学、老师们来完成“是否孝敬父母”的考评工作,如果有举报,一定仔细核实。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校长表示,能得到北京大学的垂青,学校非常珍惜,每所学校都会在推荐时揣摩北京大学的招生目的,既然北大方面说“不孝敬父母是能否获得推荐资格的一条底线”,那么在推荐时,还是主要从学生学业水平方面来考量,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

衡水一所无缘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的学校负责人分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从选材层面上说是一种创新,但是在操作上,至今仍有“掐尖”之嫌,道德上的要求将对中学生形成一种导向,很可能因为量化难而流于形式。

支持派

观点1、孝风不能淡化,该加强

“孝敬父母”其实本来无须特别强调,子女孝敬父母长辈天经地义。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感情,几乎应该是出于人伦亲情的一种本能。百善孝为先。不孝,则不齿于人类,其实也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品质。

在当下,特别强调“孝敬父母”,乃至成了推荐生的附加条件,却似乎成了一种现实的需要。孝敬父母及长辈的风气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常回家看看”这样最起码的要求,也居然要写成一首歌,“啃老”俨然已成为“一族”,不以为耻,还理所当然,更有甚者,人际之间的金钱关系竟渗透进家庭之间,子女遗弃父母、乃至殴打父母的现象也已屡有所闻。

这实在是传统道德的危机。以孝事亲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孝”字形就是上面一老人,下面一小孩,“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孔孟儒学更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

无疑,“孝敬父母”意识的淡化乃至丧失,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吸取的一大教训。教育本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做人处世,但是应试教育之下,却是分数高于一切。而父母除了成绩,当然不提任何其他要求,生活上更是百依百顺,于是虽有高分,却从来不懂得知恩图报,不懂得体贴父母,其中不少孩子由娇而横,由爱生恨,甚至恩将仇报。

对父母的孝敬,源于感恩。人生在世,其实应是一个不断感恩的过程。唯有时时处处心存对父母、进而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感激之心,才可能对他人、对国家以及对社会做有益的事情。也因此,既是择优推荐,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理所当然。$nextpage$

观点2、道德考察是素质基础

北大拒收“不孝生”的新闻甫一传出,不少人认为这是对汉代“举孝廉”的复古。的确,从表面上看,北大对“孝敬父母”的刻意强调与汉代官员“举孝廉”的遴选制度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二者在本质上却有着重要区别。“举孝廉”以“孝”为唯一的官员选拔标准,这就导致当时某些人挖空心思投其所好,人前博孝顺之名,人后行不孝之实,“举孝廉,父别居”等童谣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项制度的虚伪之处。反观北大的标准,则客观理性得多,并不是以录取最孝顺的学生为目标,而是对不孝者实行“一票否决”,这样就不可能出现学生为上北大而“作秀行孝”的荒唐之事。

“一票否决”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规避了孝顺不可量化、难以打分的缺陷,只有当学生其他条件都符合却有不孝敬父母言行时,校方才会动用“一票否决”权,对其剥夺推荐资格。由于进入推荐名单的学生数量极其有限,校方完全有能力组织老师进社区“暗访”或家访,以此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情况。并且如果学生对父母缺乏尊重,往往在言行上也会有所体现,老师在和学生交流中也不难察觉,因此对学生的道德考察并非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不具备可操作性。

谁都知道,有才无德者对社会的危害尤其严重,北大作为中国最受瞩目的高等学府,其招生政策具有强烈的公共效应和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对“孝”的提倡正是其责任感的体现。当今社会,对孝的呼唤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即使最后因不孝被一票否决的情况一次都没有出现,北大要求学生孝敬父母的导向意义也不容忽视。

观点3、拒招不孝学生是扬善之举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敬长辈被称为“天下第一孝道”。“热爱北大,心系天下,人格健全,成绩优秀”,这是北大选拔推荐生的“十六字标准”。“心系天下”就包含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就很难说他对国家、对社会能做多少有益的事情。如此分析,不孝敬父母成为北大自主招生中的“一票否决”,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应有之举,值得推广。

当然,对于这样的遴选标准,也有人表示担忧,其最大的理由是“孝顺”既没有明确的定义,也缺乏量化的标准,对学生是否孝顺父母,学校很难做到客观评价。

客观而言,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但没有明确定义和缺乏量化标准,并不意味着对于一个人是否孝顺就没有了是非判断。“孝顺”作为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必然有外在的表现,必然会以某种看得见的方式体现出来。对于一个在遴选范围内的中学生是否孝顺,完全可以通过其学习、生活中的日常表现加以判断,抑或是通过与周边邻居的访谈中加以了解。正如舆论分析的那样,孝敬父母不好比高低,也不好量化,但如果不孝敬父母,肯定会在行为上有所体现。

北大把“孝敬父母”列入推荐生的遴选标准,是否能够选出真正的孝顺之人倒还在其次,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提醒学生要重孝,要感恩;提醒学校要注意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提醒社会要形成扬善的氛围。

反对派

观点1、孝与不孝和求学无关

这不禁令人想起汉代的“举孝廉”。在讲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奉行“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所谓“以孝治天下”自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但也还是避免不了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样的“悲剧”。前车之鉴犹在,北大何以视而不见?

平心而论,正如俗语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反过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对子女同样是极其包容的,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便真有子女忤逆,在关涉到高考升学、前途大事这样的问题上,就是不孝家长也会违心地说孝——人之常情。所以,北大的这条新规定本就不具多少现实性。再退一步说,即便就是有“不孝”名声在外的,也不意味着就不成才,不成器。随手可举的一个例子是,学生时代标举《非孝》激起社会风潮的施存统先生,照样成为翻译家、文学家,做过上海大学的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的劳动部副部长,还培养出了一个音乐家儿子——施光南。

其实,孝或不孝,究竟只是家事,私德问题;但北大,却是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闻名的。北大早年的教授,私德有疵,道德失检的也并不乏人,如被鲁迅称为“侦心探龙”出卖师友的刘师培、出没八大胡同的辜鸿铭。“有容乃大”,如此方成就北大之“大”。北大又何必纠结于学生私德的孝还是不孝呢?只要不在校园里“非孝”,包容之又有何不可呢?再进一步说,即便定要标举孝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拒绝不孝顺的学生进来不算本事,将不孝顺的学生迎进来,春风化雨成孝顺地走出去,那才算是尽了教育的职事。

观点2、或更多制造“伪君子”

不少人认为时下的社会已经道德沦丧、道德滑坡,不管这种判断是否具备严格的数据基础,但至少反映人们对社会道德问题已产生了焦虑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大加大了道德层面的考核,将“不孝敬父母者”踢出校长推荐之列,看起来是具有引导社会道德的功效。

但纵然有一千零一个美好的理由,也没法消解“不孝敬父母者”的认定难度。当然,可以硬性规定校长有义务家访,充分了解拟将被推荐的学生是否存在不孝敬父母的行为。可是,学生家长除了美言自己的孩子之外,难道还会说别的坏话吗?

北大还可以往前走一步,规定家长要证明自己的孩子孝敬父母,必须提供证据。那么,孩子节衣缩食给父母购买生日礼物、百忙之中给父母捶背之类的故事定然会被导演出来,甚至用表演的方式制作成视频供校方观看。

考核中学生是否孝敬父母,还要遭遇一个更大的难题:中学生未到赡养父母的年龄,相反是在接受父母的抚养。是否孝敬父母往往要到赡养父母的阶段才能显现,而在父母抚养孩子时期,大家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听话,只要孩子不给父母惹麻烦,认真学习且成绩优秀,就是个让人夸奖的孩子。如果校长向学生家的邻居了解孩子是否孝敬父母,说不定会被视为一个笑话。

学生是否孝敬父母,并不具备核查的可能性,校方、家长和学生为了应付北大的规定,就会合谋造假,被校长推荐的学生不仅不存在不孝敬父母的行为,而且还可以包装成非常孝敬父母的道德模范。这一规定就产生了一个负面效应,引导社会制造“伪君子”,这就进一步败坏了社会道德。

观点3、只招“孝子”噱头大于意义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北大推出“不孝顺者不予推荐”,从道理上看是可理解的,也体现了学校对于这一为人基本品德的看重。但是仔细分析下来,噱头大于实际意义。熊丙奇称:“天底下有哪个父母,明知孩子可以获得推荐上北大的资格,而站出来说,我的孩子对我不孝敬,请不要推荐。情形可能恰恰相反,就是孩子不孝敬,父母也会努力说孩子的好,而且会对说孩子不好的人发急。同样,学校也不会说自己培养的、学科成绩很好的学生,会有孝道的问题——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回顾历史,并不缺乏将孝敬父母作为考核标准的例子,但其效果却都不令人很满意。汉朝时就曾设立一种名为“举孝廉”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才来做官。但该制度实行起来却变了味,请托舞弊之风泛滥,被当时的童谣讽刺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最后,朝廷不得不于察“举孝廉”之后,再加上一番考试。“举孝廉”制度名存实亡。

像“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这样一条既难以确定,又难以实施的规定,除了有限的道德意义之外,其实践意义实在少得可怜,最终可能也会沦为一纸空文。

专家:别让录取变成“形式主义”

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郝宏伟认为,严格来说这样的方式不够科学,因为人做出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相关,面试时的表现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学生是否孝敬父母。

有学者说,以孝不孝顺作为考核、录取的标准,北大不是第一个。在汉代,“孝廉”就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被举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

一直以来,好学生的标准都是“品学兼优”,“学”得好不好可以考量,“品德”如何考量却常常被人忽视,此次,北大将“孝顺”这一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素质纳入考量标准之中,是值得肯定与支持的。

但是,正如很多人质疑的孝不孝顺究竟该如何鉴定?是不是像某些学校组织的一样,在操场上给父母洗洗脚就叫孝顺?有家长提出“考上北大就是孝顺”,所以对于某些家长来说,恐怕学习好就是孝顺,因此这个概念就很模糊。退一步说,即便真要考核,去学生家里一问,有几个家长能告诉别人自家孩子在家根本不孝顺?

不具有操作性的规定无疑是“形式主义”,这就好比大家都来考试,考完了发现没定判卷标准,错一题扣几分都不知道,而且最后连个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这样的考试意义何在呢?

编者结语:

孝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感情,不必也无须考核,连乌鸦尚知反哺,何况一群受过多年教育、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北大挑选人才,的确有太多地方可以创新、研究、改进,实在没必要咬着封建时代的标准不放手,开历史的倒车。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