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围观式“谋杀”

yangguangjujiao 2011-11-23 23:04:22 编辑组稿/毕晓宁 总第112期 放大 缩小

 

2010年12月,武汉市汉阳大道王家湾昌南花园小区,两名农民工爬上一栋居民楼12楼,他们称,没领到工钱,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3个多小时中,民警和消防一直在紧急施救,但是竟有围观市民大喊“快跳”,记者听到,围观者中至少有3名居民对着楼顶大声喊“怎么还不跳,快跳撒”、“跳了我好回家吃饭”等等,“你们这样喊,他们要是听信你们的话真跳下来了,可要追究你们责任的。”听到记者斥责,围观居民立即改口,大声安慰起跳楼者,万幸的是,跳楼者被及时说服救下。

2011年10月,浙江平湖市世纪商业中心,一名中年男子爬上室外楼梯的5楼,横跨在栏杆上要跳楼,由于地处闹市区,男子的举动吸引了上千名市民围观。“你跳吧跳吧,想想你也不敢跳。”围观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说道,接下来又有几人附和,正在施救的派出所领导惊出一身冷汗,马上过去制止,他说,一定要让男子心情平静下来,千万不能刺激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围观群众马上安静下来。

心理学家和谈判专家称,实际上,这类“看客”落井下石的行为已经涉嫌间接“谋杀”。选择跳楼的人往往是受到了一定刺激,他们没有直接自杀,而是以跳楼相威胁来吸引别人关注,说明其内心还有求生念头。因此,在救援人员安抚之下,获解救成功率很高,而围观者的起哄、挑唆,则很有可能导致自杀者情绪失控,造成悲剧。

谁“推”了她?

有人抱着肩膀、面带笑容地围观,有人大喊“你爽气点,要跳赶快跳”,甚至有人为“跳或不跳”立下赌约,他们花几个小时围观那个坐在高处的21岁女孩,一点点耗尽她对生命最后的留恋,只有93岁的他,挥着苍老的手臂,用尽力气发出一点嘶哑微弱的声音:“不要跳,不要跳!”

据人民网报道,2011年8月23日,在上海一个老式居民区里,一个因感情问题爬上5楼窗台的大学女生让这个安静的地方突然热闹非常。“有人跳楼”的消息迅速传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是这里的居民,有些则是接到“爆料”电话后从邻近的小区或商铺里跑来的,还有人中午来看了一会儿,没什么动静,又去菜市场买菜,回来继续围观。大部分人都从来没有在小区见到过这个女孩,他们嬉笑着议论起这个已经走到生死边缘的陌生人的职业和相貌:“长得不错嘛,是不是选错路啦。”

上海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沈戬接到市民的爆料电话后,下午两点左右赶到现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景突然出现在救援现场,他感觉到,旁边已经有人“等急了”,尤其是那些已经站了几个小时的人开始“不耐烦了”,有人笑着说:“好下来了!走下来,要么跳下来都可以的。”也有人抬头向楼上喊:“你爽气点儿,要跳赶快跳。”现场甚至有人嬉笑着向女孩做出“勾手”的姿势,在沈戬当天拍摄的视频里,围观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视频里模糊地传来类似“跳啊跳啊”的声音,而叫嚣的人们与女孩之间的距离,不过十几米。

就在这位记者的身旁,两个中年男人甚至设立了“赌约”:“她肯定不会跳,不信我跟你打赌,跳了,晚上我请你。”这些人让他恍惚觉得,自己并不在一个跳楼现场,而更像是在一个“热闹的片场”。

就在抱着肩膀围观和起哄的人们来不及注意的一个瞬间,女孩从5楼坠下。有人怀疑,女孩是被起哄声推下楼的,上海一家媒体的记者邬佳文在女孩坠楼前的几分钟到达现场,他还记得人群中传来一个轻松的男声:“这才多高啊,跳下来也不会死。”

而在沈戬一年零两个月的突发新闻报道生涯里,8月23日已经是他第6次接触跳楼现场,“几乎每一个现场都有起哄者,但这次的人数特别多。”$nextpage$

跳下去,还是拯救自己?

据目击者称,当时还是有不少人在想尽办法营救女孩。周泽骅或许是所有营救者中最特别的一位,老人今年93岁,身体虚弱,每天坐在轮椅上被保姆推到小公园里和老街坊们聊天,每说几句话,都要伴以一阵剧烈的咳嗽。老人来到楼下,人太多,他不得不站起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蹭到警戒线前,他焦急地冲着楼上喊:“不要跳,不要跳,有什么事情回家和妈妈讲讲,就都解决了。”他担心,“声音不大,不知道女孩子听见没听见”,于是就颤颤巍巍地举起竹竿般细而苍老的双臂,不断来回挥着,“不要跳,不要跳。”老人整整站了15分钟,直到双腿再也支撑不住,有人还记得,保姆将老人推回去时,他仍然努力地回过身,冲着女孩的方向不停地摆手。

几乎每个人都承认现场有人起哄,但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参与其中,所有人都在指证他人。就在出事女孩家的楼下,短短一两分钟的时间里,就聚集了十几个人,一个短发女孩担心地将食指放在嘴前:“嘘,女孩子回来了,别再刺激到她了。”一个中年女人抬起头看了看5楼的窗子,继续大声说道:“她不会死的,她要死,早就死了。”

记者沈戬在现场拍摄的视频不但捕捉到了人群的哄笑和“跳啊”的声音,也捕捉到了老人周泽骅颤巍巍摇动着的手臂,这段视频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两万多次,在优酷网上的点击量过百万。

有人看到这位93岁老人的“身后尽是嬉笑的脸和等待用别人的鲜血来换取瞬间的刺激的看客”,也有一个北京女孩回忆起自己曾在公司大楼见到的跳楼场景:“(人们)在底下笑着等她跳,还有人起哄催促快跳,当女孩被救下后,散去的人群意犹未尽,骂声一片,极度失望。”

早在2003年5月的湖南省湘潭市,41岁的男子姜建民爬上一座5层建筑的楼顶,想要跳楼自杀,营救人员的劝解曾经对他的情绪起到安抚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楼下的围观者越来越多,将近2000人。就在营救进行的同时,楼下却不断地发出欢呼、起哄声,有人吹着口哨,有人高喊“跳楼,跳楼,我脚都站麻了,再不跳我就走了。”姜建民被喊声激怒,他捡起身边的砖头向楼下砸去。3个多小时后,姜建民在一阵阵喊叫声中向营救人员作了个揖,拱手致谢,然后纵身跳下,最终不治身亡。然而,当他的身体重重地砸向地面时,围观的人群中竟然传出了一阵掌声。

跳楼现场刺耳的起哄声几乎从未断绝,它出现在2007年的海口和成都,2009年的成都和上饶,2010年的鞍山,以及2011年的上海……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万俊人表示:“这绝不只是哪一个小社区独有的问题。”同样,也并非哪一个城市独有的问题。在万俊人看来,“很多人都以为别人的灾难与己无关,甚至觉得看到他人灾难是自己的幸运,但假如你就处在这灾难之中又怎么办?社会现在非常危险,人们已经没有羞耻感和好恶观了,整个社会正面临跳‘道德之楼’的问题,我们将要选择的,是跳下去,还是拯救自己?”

看客心态何时了?

围观别人的悲惨遭遇,甚至嬉笑起哄,让人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呐喊》:“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期间,看到一张幻听片,从而令他决定弃医从文,走上救国救民的文学道路。在幻听片上,地上跪着的是中国人,一名日本军人挥起战刀,鲜血四溅,而在日本军人身后站着很多中国人,他们好奇而麻木地围观着自己的同胞被血腥屠杀的场面。经过学者进一步考证,确认鲁迅当时看到的幻灯图片是在现辽宁开原拍摄的反映日俄战争的图片。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经在多篇小说里对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下的“看客”进行了形象描绘,在他笔下,“看客”们不仅潜藏着精神暴力欲望,而且蕴涵着“渴血的欲望”。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看客分布在社会人群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一副“他人生命不关我事、天下大乱我自逍遥”的心理,这些旧社会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的看客,在今天又何尝不是遍地皆是?时间过去了大半个世纪,国人的“看客”心态似乎不灭反涨。

如此“看客”心态于国不利,于民有害,这种心态一旦形成集群效应,整个社会就会丧失凝聚力、战斗力和上进心,轻则影响社会进步、国家发展,重则影响国家生死存亡,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看客心理就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这种心态一旦成为大众心理,人与人之间就会缺乏真情,缺乏关爱和互助,影响人际和谐,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最终整个社会将变成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

有人认为,道德有时太软弱,它不能给人带来切肤之痛,当“道德底线”对于少部分人无法起到约束作用之时,道德无力还需法律,捍卫道德需用重典。今年中国取消13个死刑罪名,这可以说明司法建设已经开始尊重生命,而下一步,司法建设应该对不尊重生命的人给予处罚,人人生而平等,请尊重生命。在英国,刑法中明确指出将“帮助、支持、赞同和鼓励他人自杀,或者企图使他人自杀者”作为重罪处理,可判处不超过14年的监禁。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认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社会各界关于人文精神“寻踪”、“重建”的呼声,不绝于耳,所针对的现象是,在社会上逐渐蔓延的物质痴迷症、良知失落症、价值迷失症,期待在社会转型期能够批判性地超越现代化的某些局限,规避乃至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回归优秀文化传统,创建新型人文精神,以彰显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抵制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提升全民族的整体综合素质。始料未及的是,20年过去了,不良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反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拓展而恶性膨胀,仿佛应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那句老话,其重要表现或者说恶症之一,便是人心冷漠症的加剧。

社会学家孙立平在《国人的冷漠是如何铸就的》一文中,将审丑麻木视作一种“轻度罪恶”,正是冷漠、歧视等庸常之恶,衍生出信任割裂。“人们一切不幸的根源,不是饥荒,不是火灾,也不止是那些作恶者,而在于他们各自为生。”托尔斯泰如是说。打破“流沙格局”,构筑人际关怀,需要价值秩序的重新梳理——在社会储藏室里,多放置些“人本关怀”,人性复苏了,道德方能走进“春天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