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谁能拯救我们的信任?

pinglun 2011-10-13 18:35:51 本刊记者 李璇 总第109期 放大 缩小

 

不信、不信、还是不信——“不相信”的情绪正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蔓延。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京沪居民对社会的综合信任度连年下降,仅在“及格线”上徘徊。我们的信任哪儿去了?

最让人放心不下的似乎就是食品安全了。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漂白蘑菇……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挑战着老百姓的神经,让大家不停地感叹“还有什么东西能吃?”最近,肯德基拿冲泡豆浆粉当现磨、味千拉面冲泡汤剂充骨汤,这些负面消息再次“稀释”了人们对餐饮业的信任度,品牌企业也不能信了。我们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谎言里,这种状况让人忧虑。

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专家,更不相信媒体,已构成了当前社会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墙”。

在网络日趋发达,信息传播加快的背景下,来自政府机构和部门的消息已经远远跟不上小道消息,公众的自我意识、怀疑意识也在逐渐提高。如果我们仍对公众信任度的降低保持迟钝,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大面积的“信任危机”。在前不久的摔倒老人无人搀扶事件中,信任危机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商家不可信,专家能信吗?但近年来,近似于骗子的“养生专家”、被发现收了企业红包的“代言人专家”以及说出类似“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是自行车太多了”等匪夷所思言论的专家,实在让人失望。难怪老百姓甚至对一些“官方说法”、“官方澄清”也开始将信将疑。

最典型的当数每年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水平及收入增长速度,几乎一边倒地遭到质疑。“被增长”、“被中产”这类词汇的出现,不应仅仅被看做是一种易于流传的“俏皮话”,也是公众不信任情绪的投射。而一些地方政府在诸如“保障房定向供给公务员”等事件上,遮遮掩掩、言辞前后不一乃至最终被证实“说谎”,更让人们在具体的事件上对所谓的“权威释疑”不再无条件接受,总是先打个问号。

对什么事儿都习惯性地质疑,不能说没有积极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讲,是拒绝盲从和轻信,通过多方位的质疑不断地接近真相。伴随着“不相信”心态而出现的种种流言以及专业不专业的推测,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信息渠道在增多,社会更加开放。

但信任度降低的负面影响肯定更大。从个体看,对衣食住行的多个环节都“疑神疑鬼”,自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即使工资涨了、生活更富裕了,可能也不会感到更幸福。从整个社会看,彼此之间的互不信任,无疑会增加社会的运行成本和社会管理的难度。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任的基础,因此重构公信力首先应从政府入手。管理公共财产的人应该负起责任,把钱花在刀刃上,改掉恶习,光明正大的行事,因为只有切实解决好百姓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才能保持人民和政府之间的信任。

专家、媒体的公信力重构,同样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让专家媒体敢于说真话;一方面也要建立严格的惩处机制,对于一些“伪专家”“伪报道”,像“张悟本事件”等,这种只为了提高自己的利益,损害公信力,造成民众恐慌的,实行最严格的处罚,提高失信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恢复社会公信力,扰乱大众视线的谣言才会不攻自破。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