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国际赛事,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yangguangjujiao 2011-09-17 18:19:00 总第108期 放大 缩小

 

在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和2011年游泳世锦赛、广州举办2010年亚运会后,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创新阵地的深圳经济特区,也举办了一场大型运动会,进一步提升了深圳的城市知名度。之后,会有更多的国际性大型综合赛事走进中国:2013年,天津的东亚运动会;2014年,南京第二届青奥会……如此,至少每两年,会有一个巨型的国际性活动在中国举办,大部分以体育的形式出现,趋势是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中心城市,向其他都市蔓延。

一种传统的信念是:主办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将使一个地方走向富裕——将有成千上万购物狂来此观光,全世界的电视播出主办城市的免费广告,所有的道路和体育馆将使当地人民长期获益……客观而言,国际顶级赛事纷纷登陆中国,的确填补了国内赛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空白,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办赛城市知名度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问题在于,许多城市在投资建场馆、花钱请明星方面颇为在行,而在将顶级赛事的文化内涵融入城市的精神气质方面却显得无能为力。办赛热情有余而后劲不足,“一次游”就成了顶级赛事在国内诸多城市的终极命运。

如果一个城市必须平衡预算,那么在体育馆上的更多花费必然意味着医院和学校方面的支出减少。这些流失的就业机会必然会抵消掉体育馆带来的裨益。如果该城市不去平衡预算,难道它不正是在为纳税人的未来堆积负担吗?

如此,为什么那么多城市热衷于承办顶级赛事,但却无意将顶级赛事办出顶级影响?为什么明知顶级赛事“一次游”浪费惊人,国内诸多城市却乐此不疲、前仆后继?巨资举办赛事,对城市而言是赚还是亏?对百姓而言,国际赛事真是万人空巷般的受欢迎么?

郎咸平教授有一句话说得好,“藏富于民”才是我们真正站起来的标准。中国人民真正需要什么,当权者要想想。

□ 本刊编辑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