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三公”消费公开如何走得更远?

pinglun 2011-08-23 15:21:32 本刊记者 毕晓宁 总第106期 放大 缩小

 

今年是中央部门全面公开“三公”经费的破冰之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截至7月25日,已公开榜单上的中央部委共计84个,而外交部、司法部等14个部门仍未公开。

一直以来,信息公开的内容太粗太模糊太难懂,久为人们诟病。民间关于“三公”经费公开呼吁不断,希望能够从财政透明入手,打通公共权力监督的通路。如今看来,“三公经费”作为所谓国家机密的时代,似乎正渐行渐远,“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这句话正在成为现实。而从今年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表现以及社会反响来看,公开的质量比态度更受关注,也更有说服力。

其实,三公经费并不只是中国特色,只要政府有公务,大多会有公务出国、公务用车、公款接待。而现下公众质疑的并不是三公经费的存在,而是三公经费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公开,以及公开后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根据网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三公”公开的最大问题是对其可信度的怀疑。

各部门对三公经费的解释惜墨如金,多以一个笼统的数据大而化之,有的连人均消费也无法计算,因而公众根本看不出这些数据是否真实,也无法断定这些三公消费是否合理。从目前来看,除审计署细化到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其他大多数部门只是简单地向公众交代几个数据,所谓的公布也只是“晒”一下账单,而数据之间有的竟相差亿元之巨。

比如,中科院公布的2010年三项公务消费中,出国(境)费用接近1.13亿元,而住建部的同样支出则为440.25万元,悬殊如此之大,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再细化到公务接待,中科院去年的接待费是9995万元,国税总局的日均接待费为180万元,而住建部的公务接待费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分别仅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同为政府部门,为什么不同部门的公务接待,规格相差如此之大?

畸高畸低的三公经费数字,即便公布也只是相当于数字游戏,意义又何在?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即在于我们没有制定三公经费的明确标准,没有标准的约束,各部门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到时只要向大家公布一下即可,即便数亿的三公经费,消费时很天经地义,消费后也无法进行问责。

因此,公开三公经费很有必要,但为三公经费制定标准同样重要。否则公开也就失去了意义,既不能降下行政成本,也无法规范政府部门正确有效地行使公权力。

反观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三公经费上都有明确的标准规定,甚至细化到公务餐的金额不得超过多少。如香港特区政府规定,公务接待的午餐、晚宴人均上限分别为350港元与450港元,并且不得有鱼翅、鲍鱼,菜品原则上最多6道,吃不完要打包带走;公务出境时,符合乘坐商务舱的公职人员,如航班飞行时间短于4小时,最好选乘经济舱,其余人员一律乘坐经济舱,酒店住宿费用不得超过出访津贴的60%……在美国,总统及其夫人接收到的礼物如果超出200美元,必须上缴;新加坡公职人员可接收的礼物标准只有50新元,拒不上缴者将视同贪贿而受惩。这些细化的标准规定,约束着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的公款消费。

“三公”消费公开不能成为一时之“秀”,就需要在制度层面提供常态动力。从今年的公开情况看,迫切需要这么两个制度抓手:一是操作规范。最起码应公开什么内容,支出项目细化到什么程度,公众质疑如何进行回应,这些问题还莫衷一是,需要总结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形成一套统一遵循的公开“标准答案”;二是问责机制。公开应是硬任务而不是“软指标”,这就需要尽快出台相关公示制度和配套法规,执行相关奖惩制度,严格按公开“时间表”、“路线图”办事,从制度上倒逼各部门和领导干部主动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