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涨价是地铁“减负”的万能钥匙?

yangguangbaodao 2011-07-06 10:01:33 本刊记者 李璇 总第103期 放大 缩小

 

“地铁高峰时段加价到5元或6元都不为过。”早在今年年初,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建筑设计院副院长陈杰提案,建议发改委考虑通过“限时加价”的手段,为高峰时段的地铁运营“减负”。

近日,有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处获悉,针对目前轨道交通早晚高峰客流集中、运力与运量矛盾突出的问题,今年本市将研究通过实施轨道交通“高峰平峰差别化收费”政策,引导乘客错峰出行。随后,有交通专家则出面否认,表示没有听说过北京将调整地铁票价的说法。

如果真的实行“高峰平峰差别化收费”,说穿了其实就是涨价,只不过这样的涨价理由很“科学”,意在让地铁客流“削峰填谷”。可问题是,涨价对于推动错峰出行到底有多大作用?

通过地铁高峰平峰差别票价,达到引导乘客错峰出行之目的,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地铁高峰时段,有着大量“非刚性”出行的乘客,换而言之,这些人没必要赶在高峰期间坐地铁,换其他时间出行对他们没任何影响。

但在北京地铁高峰时,“非刚性”出行的乘客只是极少数。如果不是出于无奈,谁愿意挤高峰时段的地铁、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遭那份罪?大多数乘客的出行需求都是“刚性”的,他们必须赶在那个时间点上学、上班、办事……地铁高峰再挤,他们都得硬着头皮上,高峰票价即使上涨,还照样得忍痛扛着。

因此,“高峰平峰差别化收费”难以实现错峰的初衷,惟一的结果,只是市民、尤其是广大的上班族交通成本的增加,虽说一次多几块钱不起眼,但对于那些天天需要乘坐地铁的上班族,对于每天都得搭地铁上班、上学、回家的几口之家而言,将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在如今的高物价之下,这只会让生活倍感艰辛的普通民众,更加苦不堪言。

或许在总有着涨价冲动的一些部门眼里,北京的地铁票价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是很低的,涨价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其他城市票价的“高”,并不意味着北京地铁票价的“低”是不合理的。实际上,地铁低票价是吸引客流,降低城市拥堵的必需之策,绝不可轻易改弦更张。更何况,“奥运会后不涨价”是有关部门给市民的公开许诺,任何变相的涨价,都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损伤。

得承认,北京地铁当初设定2元的票价,堪称全国地铁票价最低的城市,其目的正是为了鼓励市民乘坐地铁,以缓解交通拥堵。据悉,北京居民上下班或上下学,拥堵经济成本为335.6元/月,为全国之首。而相对发达的地铁网络和低廉的地铁票价,的确吸引不少市民坐地铁,就极大地缓解了地面交通拥堵。简言之,低票价为北京拥堵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地铁早晚高峰客流集中的问题确实棘手,但北京的上下班高峰拥堵,这是大环境。一时难以根本改观之际,若以提高票价导分客流来改变地铁的小环境,反而可能加剧整个北京的交通拥堵和混乱。上下班时,公交也是满员,地面车流也是塞满,被高票价分流出来的上班族能有什么更好选择?短途当然可以骑自行车、步行,但这不需要决策引导,靠乘客的理性即可完成,能骑车、步行的大都不会赶着去挤地铁。

改变大环境诚非一日之功,地铁、公交等理当在“公交优先”的决策理念推动下,更多地挖潜以分担客流,如地铁进一步缩短运营间隔时间等,而不是把客流推出去。必须面对上班族出行不可能错峰、亦无更好分流工具选择的现实,有关决策才能更好切合实际、合乎民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