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潜伏30年,监管何在?

gangaotai 2011-06-24 20:16:37 编辑组稿/温秀云 总第102期 放大 缩小

 

由于多家厂商连日来每天都会有更多的食品被检验出含有塑化剂,所以尚无法断定其影响范围究竟有多广。但台湾连锁暨加盟协会表示,塑化剂风暴对饮料业冲击将可能持续整个夏季,市场预估,今年饮料市场将损失150亿元新台币,这将重创台湾整个经济。

令公众疑惑的是,这个原本就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DEHP,是如何成为台湾30年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漏网之鱼的?

损失或达150亿新台币

有分析称,这起事件势必重创台湾食品业,相关损失恐高达千亿元新台币,特别是健康食品及饮料业的损失将最为惨重。

台湾连锁暨加盟协会理事长潘进丁6月1日说,塑化剂风暴对饮料业冲击将可能持续整个夏季;市场预估,今年饮料市场将损失150亿元(新台币,下同),换算全年衰退幅度高达30%,将创下台湾有史以来衰退幅度之最。

食品业者透露,从塑化剂风波爆发之后两个礼拜,整体饮料零售已经大跌逼5成,其中又已遭到“卫生署”点名的运动饮料、果汁、茶在内的三大品类最严重;鲜乳销售持平,仅包装水逆势成长,消费信心大减,业者也忧心忡忡。

根据统计,台湾饮料市场近年来已经呈现饱和,过去三年每年复合年增率仅2%至3%,去年整体规模仅510亿元,其中又以茶饮料超过240亿元规模最大,果汁规模约60亿元、运动饮料约35亿元。这次塑化剂风暴全被扫到,包括统一等业者销售将乌云罩顶。

“黑心学徒”惹的祸?

调查发现,塑化剂并非新生事物,被添加到台湾食品中竟已有30年历史。

台湾媒体6月1日曝出,为食品商提供塑化剂添加剂的两家源头企业——昱伸香料公司与宾汉香料公司,两家老板30年前在同一家店当学徒,师出同门。二人接受调查时称,“当年师傅就是这么教的”,“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对人体有害”。

有媒体评论指出,台湾食品安全的良好信誉一朝断送,不能完全归咎给一个黑心师傅调教出的两个黑心学徒,200多家现代化厂商一同栽在有毒添加剂里,无数硕博士同败在两名黑手学徒手下,证明食品企业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已极薄弱,不能不令人担忧。

塑化剂为何能逃过层层监管?

“毒饮风暴”,从公众舆论到受害甚深的下游厂商,都在关心同一件事:昱伸公司卖了30年有毒起云剂,为何从来没被发现过?

原因一:管制架构失效

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表示,最关键的原因是政府没有办法管理最新出现的一些化学品。台湾市面上的化学物质有10万多种,且大部分都有毒性。而被台湾“环保署”列为毒性化学物质的只有271种。“目录”外的空白区域成为隐患滋生地。此外,包括DEHP在内被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的有78种。按照规定,对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采取的是“事后报备”的管理方法,“监管只是名义上的”。

原因二:检测体系漏洞

在台湾,食品检测只参照“两表”:肯定性物质列表和否定性物质列表,至于不在“两表”中的物质,台湾“卫生署”的检测员通常不会注意。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表示:“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检测制度,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专业检测,以弥补一般的政府检测部门所做的例行检测的不足。”

台湾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区,“但是很遗憾,这个制度只局限于生鲜领域,且最近三年都是停滞的。”詹长权认为,继续完善食品追溯制度迫在眉睫。

原因三:过度依赖业者“自觉”

台湾食品产业发展协会表示,自从“经济部”推行食品GMP制度以来,普通民众都知道标有GMP微笑标志的食品是安全的。而有关部门确定这些食品安全卫生的方法,就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但近年来,台湾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业务量猛增,这方面投入的资源却相对有限,过低的抽检率和对业者“自觉”的过度依赖是酿成大祸的重要原因。$nextpage$

原因四: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

台湾虽有完善的食品卫生管理体系,但在食品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却是不同部门在负责,“大家都在管,很容易大家都不管”。

在食品供应、市场流通、进出口、环保监管等环节,涉及 “农委会”、“卫生署”、“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环保署”等多个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分工联合型的监管体系,由于缺乏统一协调,会在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过程中造成缺位、重复与割裂等问题。从这次有毒起云剂呈扇形散布的态势可以看出,从生产到流通再到出口,每个环节的监管可能都不到位。

台“卫生署”等部门正在进行一元化管理尝试,比如集中监管权力,成立“食品药物管理局”等。目前越滚越大的“毒饮风暴”,或许能推动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速转型。

两岸呼食品安全“联防”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两岸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有关专家呼吁应建立两岸食品安全联防机制,共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台湾第三方检验检疫机构——凯国际检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中平说,台湾问题产品波及上海等大陆城市,表明两岸关系日益密切,食品安全“联防”的必要性也大大增加,需进一步探索完善《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

何中平说,在处理“塑化剂”问题方面,目前两岸仅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因为相关协议还前瞻性地提出了“提供事件原因分析及改善计划,督促责任人妥善处理纠纷并就确保受害人权益给予积极协助,双方即时相互通报有关责任查处情况”等要求。

还有人称,今后宜加强两岸间在食品添加剂问题上的互信,适当公开原料添加配方,深化两岸食品安全“联防”。

另外,在台湾“塑化剂”问题暴露之前,大陆今年以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是风波不断。因此有专家呼吁应当尽快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韩永斌教授认为,目前机制建立的最大障碍是政府质检部门和高校研究机构的严重脱节。

“当然,我们的事后补救机制还是比较及时的。但如果能够在问题暴露之前就和相关学术研究机构配合,明确各类可以添加和禁止添加的物质,则可以防患于未然,”韩教授指出。

至于如何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韩教授建议应由相关部门在国家层面加以设计,把监管部门和学术机构同时纳入,双方信息共享。监管部门在总结、帮助学术机构转化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应根据研究成果,及时更新和公布不可食用的物质名单,并提供相应的检测办法,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

国际亦需联防机制

实际上,专家们建议的联防体制,不仅适用于两岸间,在产业链全球化的今天,更适用于国际间建立联防机制。

在台湾“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之际,正逢大洋彼岸的欧洲遭受由“毒黄瓜”等受污染蔬菜引起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如何化解这类危机,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唯一出路是加强在食品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机制化建设。

全球化给食品业带来的变化是,食品供应链分布区域极为广泛。供应商的多元化,增加了进口国管理的难度,出现问题的机会相应增加。一旦危机发生,薄弱的全球治理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途径发现问题根源。

比如,台湾中油公司嘉义炼制所向稽查人员表示,查出塑化剂的生物制品的原料,都是委托位于台中市大雅区的“昱伦生物科技公司”为代工厂,从以色列等国家进口,目前不知哪个环节出问题。

与台湾“塑化剂”寻找元凶遇到的问题一样,虽然德国在西班牙生产的黄瓜上发现大肠杆菌,但无法确定这就是感染源,原因是黄瓜受污染的地点可能是生产地,也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或销售的超市。

与此同时,维护本国或地区利益成为危机发生后有关国家的主要诉求。其结果是,有关国家都希望把责任的“球”踢到别人身上。

业内人士认为,从全球角度看,“塑化剂”风波和“毒黄瓜”危机中出现的问题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在处理未来全球性食品安全危机中可能面临的困难。针对全球治理上的短板,国际社会必须未雨绸缪。

专家指出,完善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机制,至少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发生危机,其他国家和地区不要无理指责,而是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二是完善后的治理机制要实现信息透明,无障碍流通;三是决策机制要公平。有效的食品安全全球治理机制,应能保证政府、民众团体、国际组织、企业和学术机构等有关各方通力合作,建设一道共同的防灾大堤。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高彦明认为,在预防国际贸易食品安全方面,各国食品安全标准的相互协调、更新和信息共享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