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被冠名的清华,大学精神何在?

yangguangshehui 2011-06-24 19:48:38 本刊记者 温秀云 总第102期 放大 缩小

 

正值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学府内曝出其“第四教学楼被冠名为真维斯楼”。有网友将照片传至网上,立引广泛关注。清华大学和服装企业忽然有了这样的联系,让很多人表示“难以接受”。

有很多学生调侃称:“太扯了”,“不搭”;连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曹彬也在微博上称此楼:“有望取代二校门,成为最受游客欢迎拍照景点”;意见领袖们则质疑此举“太过商业化”,“败坏大学精神”,“大学充满铜臭味”……

据悉,之前清华的其他楼被企业冠名的也有,可通常都是特定行业冠名特定专业,教学楼当中被企业冠名的,这是第一个。但校方对此回应称“属国际惯例”。

的确,公众对于这个新闻的反应,显得有些不淡定了。因为高校被冠名情况,一直都是存在的,比如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的大学、小学的“逸夫楼”、“逸夫馆”,之前还有北师大的田家炳教育楼、暨南大学的“富力教学大楼”、华东师范大学的“宋山木楼”……教育部也早在1997年就通知规定:“校内各类教室、各类建筑物不得以捐资者名字命名,特殊情况需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捐资者,可在校园内刻石记名,以资纪念。”

我们也承认,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内外学校筹资助学的通行做法,而且企业愿意支助教育事业,也值得鼓励。像香港和一些西方国家,不也有很多学校走市场化运作?殊不知,人家的公立学校大多是政府全额出资的;而一些私立学校的确是向公众、企业索取资金,但人家也并不全由企业说了算,学校还是会照顾大学本身的精神,以教学质量和声誉为主,打造自己的一流品牌。

可如今,国内最高学府的教学楼被企业冠名,就悲剧了,引来了口诛笔伐。显然,这样的社会质疑,本质上并不是在探讨冠名的问题,而是感受到冠名背后的落差,在最具标杆意义的清华大学与普通的服装品牌“真维斯”之间,公众实在无法找到平衡点。人们不禁猜测,下一次,在“照国际惯例”的保护下,各大院校是不是要向清华看齐,争取来个“杜蕾斯楼”、“杰士邦馆”、“班尼路楼”、荣昌肛泰楼”?

再联想到近年来,在中国这片商业化浪潮汹涌面前,一些学校也走起了产业化甚至企业化路线,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即便学校师资跟不上,学校硬件措施落后,学校仍然无休止的扩大招生量,使得教育质量下降。更有甚者,各种假文凭、金钱交易、论文抄袭等等不断滋生,损害着这一代的年轻人。

高校大楼的命名,俨然有了这个趋势:从各种富含文化底蕴的“劝学楼”、“致远楼”、“博雅楼”、“明德楼”等,变成了赤裸裸商业招牌的“宋山木楼”、“真维斯楼”,而这标志着大学早已从所谓的象牙塔,逐渐沦为犹如一片片良莠不齐的杂草地了,在社会功能与文化符号上,高举的知识与真理,也已经让位于权势与资本,变成知识转化为资本的加工厂,大学精神日渐苍白。

多年来的追名逐利或急功近利,缺少人文关怀,已经使得大学丧失了其作为“精神家园”和“理想灯塔”的定位。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存在的轴心,而这个文化轴心的支撑点就是大学。大学精神沦丧是民族堕落的先兆,它或许比那些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司法腐败的影响更甚。

想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中国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但是,在权势与资本在校内畅行无阻、甚至肆无忌惮之时,大学的独立与自由、一流大学的目标实现,也就越来越飘渺了。从这个意义上看,被冠名的清华,貌似象征着大学被卖身了,大学精神也随即被出卖了,我想,这个才是引起人们心痛与指责最核心因素吧。

由此观之,国人对清华真维斯楼冠名的反感,实际是表达了人们对教育产业化的反思,以及对教育过多被经济影响的担忧。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