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大旱来袭,三峡利弊再起纷争

yangguangshixian 2011-06-24 19:39:40 总第102期 放大 缩小

 

今年以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94.5%地区先后遭受干旱。其中,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旱情最为严重。

随后,5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三峡工程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一高层释放的消息时值长江中下游大旱,由此,围绕三峡的利弊之争在刚刚过去的5月再度发酵。

民间和网上纷纷议论,“这都是三峡惹的祸”。对此,有官方背景的众多水利水电专家纷纷辟谣,认为将极端天气全部归罪于三峡大坝“纯属无稽之谈”。

旱情焦灼   长江中下游接近干涸

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会议在指出三峡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的同时,指出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次会议的背景是,从4月份以来,黄淮大部降雨偏少2至5成,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大部偏少5成以上,江南大部和华南、西南大部偏少2至5成,河湖水位持续偏低,水利工程蓄水不断减少,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情。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焦灼,受到牵连的人和动物无一幸免。

比如,长江、汉江等江面水位处于历史最低点;鄱阳湖底更成“大草原”,农业陷绝境;洪湖核心区水深仅0.3米,湖北1300座水库跌至“死水位”;天鹅洲国家级长江豚类保护区的水域面积和水深降至历史最低水平,30多头江豚亦面临严酷的生存危机;而中国的“鱼米之乡”洞庭湖出现百年一遇的严重旱情;钱塘江杭州段水位近2/3河床裸露……上百万渔民正在遭受“灭顶之灾”。

此外,从民政部救灾司获悉,截至5月27日,5省共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423.6万人发生饮水困难,506.5万人需救助;饮水困难大小牲畜107万只;农作物受灾面积3705.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66.8千公顷……大旱已致直接经济损失达149.4亿元。

抗旱   三峡补水 中央拨经费

为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旱情,国家防总、水利部加强三峡水库的科学调度,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沿江地区生活生产用水。5月25日~6月10日,三峡水库日均下泄流量加大至每秒1.1万~1.2万立方米,进一步抬升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

“若没有三峡工程进行补水,长江中下游的干旱将可能更加严重。”国家防办副主任张旭表示,从去年12月下旬以来至今,三峡水库累计向中下游补水181亿立方米,其中5月份以来补水28亿立方米。届时三峡抗旱补水达到每天2亿立方米左右,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水位最大回升1.39~2.72米。

另外,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先后下达抗旱补助资金达19.6亿元。截至5月29日,旱区5省共投入抗旱劳力649万人,启动机电井30多万眼、机动抗旱设备138万台套。$nextpage$

旱灾探因   三峡是“罪魁祸首”?

我们可以采取运动战术调水抗旱,但如何解释发生的一系列异常自然现象?昔日的“鱼米之乡”缘何遭遇如此严重的旱情?长江,继黄河之后中国重要的母亲河,接近干涸。于是,舆论聚焦到了长江上游的“解渴之水”——三峡水库。

在互联网上,有网民提出“三峡诱发干旱论”,称三峡工程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罪魁祸首”,对此观点表示支持的不在少数。

北京网友“牛村长”说:“高峡平白无故地出了个平湖,把本该流向下游的水都拦了。气候不受影响才怪!”

还有网友称,“听老师说过,山峡水库建成后,夏天会形成一个高压中心,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么看来,下游干旱确实有关了。请专家鉴定!”

长江水利委员会有专家亦指出,三峡水库以及湘江和赣江上游众多电站水库的蓄水,是近年来洞庭湖、鄱阳湖冬春季水荒的重要原因。

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农民称,“自从三峡建立后,地质灾害就增多了,威胁着很多人的生存,比如当年九江瑞昌大地震,据说就跟三峡蓄水后影响地壳运动有关,但遭三峡方面否认。”还有称,“生态环境破坏也很严重,以前能喝的水,现在用来洗澡身子都会痒。”

这不是公众第一次因极端气候而关注和质疑三峡工程。近年来,中国频现异常气候,西南大旱、重庆酷热、两湖流域暴雨等,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

武汉气候专家:大气环流是干旱首因

针对“三峡诱发干旱论”,气象、地质和水利等领域的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这种说法。

长期监测三峡对气候影响状况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介绍,现在的手段和观测数据还没有依据显示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本次旱情是一种周期性的气候现象,主要是受到大气环流影响。从监测的数据看,大坝建设前建设后对区域气温、湿度的影响也非常微弱。”刘敏说。

据介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作了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三峡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温度、湿度、风和雾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

据称,受拉尼娜现象(赤道太平洋东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影响,自去年底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无法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出现了自1954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较为严重的旱情,可以说是一个极端气候事件。”

三峡设计者:若无三峡 旱情将加剧

5月24日,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对“三峡诱发干旱论”作出回应。他说:“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

据郑守仁介绍,按照设计,三峡水库在每年长江汛末开始蓄水,并在接下来的枯水期释放存水为长江中下游补水。“今年1月至今,三峡水库释放的来水比长江天然的径流量高,尤其是在下游发生严重旱情时,水库按照8000至1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下泄,至少比天然来水量高出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据了解,三峡水库应国家防总要求加大下泄流量,目前长江中下游各水文站点水位明显回升。为支持抗旱,三峡水库此次补水进程将一直持续到6月10日长江汛期到来之前。$nextpage$

荆州市监利县汴河镇是位于长江中游边上的一个小镇,修有水渠从长江引水灌溉农田。三峡增大下泄流量后,全镇抗旱局面得到有效改观。副镇长潘克俭对三峡工程的抗旱功能寄予厚望。潘克俭认为三峡工程利大于弊。“三峡修建以后,尤其是去年大洪水,荆州地区防洪形势就变好了。”

三峡集团:三峡利弊要权衡

面对社会公众的质疑,负责三峡工程运行管理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5月24日表示,对三峡工程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三峡集团一直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对待来自各个方面的建议、意见和批评。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三峡集团一直在采取措施,尽量降低三峡工程对生态方面的影响。

曹广晶说:“大自然本身并不完美,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改造自然的历史。三峡工程对自然的影响不等于破坏,我们完全可以在有三峡工程这个新的条件下,进行生态设计,构造新的生态系统。即使人类不去影响,自然界也会发生自身变化,比如自然条件诱发的滑坡堰塞湖,也会对河流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遵循规律的情况下去改变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更和谐,使生活更美好。正是人类这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才有今天的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

曹广晶说:“对待三峡工程既要全面客观评价,又要看大局。上游三峡水库移民的搬迁,是为了下游数十倍人民防洪的大局,为了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工程的建设,有些改变是必然的,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关键是利弊权衡。现在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但若是因此而否定三峡工程,那就错了。”

国家气候专家:三峡对气候有影响

公婆各说各理,那么,三峡对长江流域气候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三峡蓄水约9年后,这一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最权威的官方说法来自1992年成稿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三峡建库后,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在上述的“三峡诱发长江干旱”争论中,就有众多官方背景的学者依然坚持这一结论。

而在分析三峡库区1961~2006年的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雾、雷等资料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专家张强等认为,1961年以来,三峡库区干旱日数有微弱增加趋势。

该研究同时认为,1961年以来,三峡的年洪涝日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阶段性变化明显,20世纪70年代洪涝较少,而20世纪80年代前期至21世纪初期则洪涝多发。

在另一项三峡库区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张强等人认为,尚未发现三峡蓄水后周边降水量有明显变化。但观测发现,三峡水库蓄水后近库地区的气温在冬季有增温效应,夏季有弱降温效应,但总体以增温为主。$nextpage$

同时,张强等人也认为,三峡工程的局部气候影响将是一个复杂、长期的气候调节过程,目前的结论只是蓄水几年内的观测分析结果,“这一结果是否只是大背景气候变暖下库区升温的时间差,还是水域扩大造成的,还有待更长时间的观测分析。”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廖要明等人的研究也证实,近年来,三峡库区夏季降水总体呈明显增多趋势,而不是减少,三峡库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可能会显著增加。

此外,与水利水电部门的高调不同,气象部门在三峡建设中的缺位却不容忽视。拥有26个成员单位的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中,竟然没有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气候中心,也没有中国地震局。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位权威专家日前称,由于缺乏较长时间的观测资料,影响范围在10公里以内、20公里、几十公里、100公里以上的说法都是大致估计的,不能说谁对谁错。

水利专家:最初设计无抗旱功能

据原三峡工程负责人陆佑楣介绍,三峡工程是一个有限责任工程,就是防洪、发电、通航三大功能,最初设计并没有抗旱功能。从2008年开始,长江在枯水期特别干旱,湘江、赣江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它们取水都发生了困难,地方政府就提出了要求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补充下游的水源,抗旱的功能就被提了出来。

抗旱补水作为三峡工程新增的功能,这种超常规的补水势必影响三峡水库的库存量。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表示,不应对三峡抗旱期望过高。

“长江中下游抗旱不应对三峡水库抱过高期望,中下游旱情主要得靠当地汛期降雨来缓解。”程晓陶也指出,正常年份,长江流量在这个季节只有几千立方米每秒,目前依靠三峡水库泄水,长江上游进入中下游的流量已大于常年同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4、5月就进入雨季,降雨的增加正好可满足早稻、中稻插秧的用水需求,有时5月甚至还会发生洪水,即长江流域的“下大洪水”。

令程晓陶担心的是,一旦“下大洪水”推迟,和长江上游的“上大洪水”遭遇,会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长江‘下大洪水’多发生在5、6月,‘上大洪水’多发生在7、8月,二者一般不会重合,一旦前者推迟或后者提前,就会给防汛带来很大压力,所以当前还需警惕旱涝急转的可能性。”

针对旱涝急转的可能情况,程晓陶表示,即使在抗大旱的时候,也不能松懈防汛前期准备的各项工作。程晓陶还指出,在当前发生严重旱情的地区,如果确实属于无水可用的情况,不宜过于追求“抗大旱、保丰收”。可考虑适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种低耗水的作物或播种期可以再晚一点的作物。

专家们一语成谶,几天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还饱受干旱之苦,守着大江大湖“喊渴”;可是几天后,风云突变,这些地区大雨倾盆,上百万人遭遇洪灾,农田受淹,房屋倒塌。

面对“旱涝急转”的极端天气现象,生态专家解读称,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有关;但同时也对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多方面的警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