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反思“品牌控” 服装大牌≠高质量

yangguangshixian 2011-05-10 22:02:13 本刊记者 李璇 总第099期 放大 缩小

 

“衣、食、住、行”,人们总是习惯把“衣”排在人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首。最近一段时间,品牌质量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多地工商部门相继披露了一批国际顶级品牌的质量问题。既然是国际顶级品牌,对它们要求高一些应该是很正常的,但专家告诉我们,这些顶级品牌出现的,竟然都是一些最基本的质量问题。

对许多国际大牌公司来说,中国消费者恐怕是最受欢迎的一群人了,在这个人均收入在世界上排名和斯威士兰、萨尔瓦多差不多的国家,却是西方大牌奢侈品的第二大消费国,而且对外国品牌很少有质疑的声音。不过,这些曾被称之为“钱多、人儍”的中国消费者现在似乎变得越来越精明,对国际名牌也学会了使用如审视中国产品一样的目光。英国《每日电讯报》16日题为“中国挑国际名牌时装的毛病”的文章称,中国质量检查人员发现一些外国名牌服装普遍存在问题,其中包括爱玛仕、范思哲等世界名牌,许多服装有容易掉色或甲醛超标等问题。据称这些外国品牌服装并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从法国、意大利等进口的。

自2005年开始,浙江工商接连查处了雀巢婴儿奶粉碘含量超标、麦当劳违法广告、索尼数码相机不合格、国际品牌服装质量不合格、东芝等四个品牌手提电脑质量不合格、进口皮鞋质量不合格、LV包标识不合格等事件,被查处的国际知名品牌往往是“大品牌、高价位、低标准”。短短几年时间,素以“高档、优质”著称的洋品牌频出问题,从食品到服装,从相机到汽车,涉及的行业之众、国际知名企业之多远远超出想象,但是部分消费者崇洋贪大的心理并未改变。

统计显示,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年龄集中在20到40岁,而日本、美国及欧洲购买奢侈品的人群年龄集中在40到70岁。中国的奢侈品购买者也有“喜欢显著商标、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消费特点。“购买国际大牌产品是消费者的自由,值得警惕的是即便大牌出现质量问题也不能去直面,权益受损也不敢去维权的盲目崇拜心理。”杭州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表示,中国消费者的迷信心理也是国际大牌在中国“耍大牌”的原因之一。

周宁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众多中国人对洋品牌表示质疑,并且逐渐对国际名牌和国内品牌用一样的目光看待,表明中国对洋品牌崇拜潮开始消退,不过这仅仅刚开始。实际上,许多人仍沉浸在对洋品牌的“迷信”中。对洋品牌的质量门事件,有网民称,“出质量问题是中国的冒牌货吧”;有人还说,“即使真是国际名牌产品,也是在中国加工的,中国就是这样的环境……”

路透社日前也报道称,“什么危机?调查显示世界名牌在中国仍然风行”。文章援引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希望购买外国名牌产品。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克莱尔?肯特在一篇报告中称,在西方,人们购买外国名牌十分谨慎;而在中国,人们对名牌趋之若鹜,到处炫耀,好像在说,“看,我是多么富有!”

在中国,不仅新富阶层、演艺明星通过购买昂贵的“西方大品牌”来彰显其“成功符号”,国内青年和白领加入到“洋品牌崇拜”中,像耐克鞋、LV提包、CD化妆品等洋品牌甚至成为城市年轻一代购物选择的“起码标准”,有些白领为此不惜成为“月光族”、“啃老族”。一些国内产品也想方设法变身成“洋品牌”。在法国巴黎有些仅一间办公室的代理公司,专门为国内产品代理当地注册,往往国内数百个“洋品牌”使用同一个地址和电话。

周宁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许多家庭购置电视、冰箱等家电时,“洋品牌”成了首选目标。这些洋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催醒了国内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提供给了他们更丰富、更现代的消费选择。在当时普遍商品供应短缺的时代,一些洋品牌商品质量远高于中国品牌,人们追逐洋品牌也很自然。但现在,中国制造在许多方面完全能够与洋品牌相当,许多人仍片面追求洋品牌,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这完全就是一种“崇洋”的心态。

“洋品牌”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一直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也扭曲着中国人的消费观。在中国,为了吸引外资,一些部门为洋品牌开辟“绿色通道”,对其质量的检验、监管很多地方不到位。据报道,在华东一个城市中心商业街升级改造过程中,民族品牌因“血统不正”纷纷被挤走,取而代之的是“海外品牌”。最近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丰田召回事件中,美国从地方到联邦,从政府到国会,召开听证会、展开调查、提起诉讼,丰田在美欧几乎召回了全车系各种车型,而在中国仅召回一种,许多中国网友感叹,“什么时候有关部门能像美国那样?中国针对丰田召回事件发出的声音太过弱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