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21世纪的婚姻危机

yangguangshixian 2011-04-20 21:15:41 本刊记者 毕晓宁/组稿 总第098期 放大 缩小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家庭、婚恋等情感问题是导致自杀的主力,占近30%。在婚恋观念比较开放的今天,因婚外情等婚恋纠葛产生自杀倾向的占到很大比例。

近年来,离婚案件比重不断增大,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首先,是离婚案多由女方提起诉讼,这一比例占到近7成。法官分析认为,这说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地位的上升,女性对家庭的依赖性开始减弱,当夫妻感情出现危机、婚姻难以维持时,她们能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说明现阶段女性在婚姻家庭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广州市荔湾区法院法官对妻子提出的离婚理由进行了调研,发现主要包括:丈夫大男子主义、不关心体贴妻子、婚外性关系、嗜酒及赌博、婚姻暴力(对妻子进行身体和心理虐待)、个性不合、性生活问题及财务困难等。

另一显著特点是,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年龄趋向低龄化,婚龄普遍不长,从年龄上来看,主要集中在25到40岁的年龄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或者因为生活压力偏大,不能同甘共苦,不再同舟共济;或者因为经过几年的创业,有了经济基础,发生婚外情。

国内离婚率高的原因

美国CNN专栏《吉米看中国(Jaime's China)》作者吉米·福罗库兹曾发表文章称,离婚在古老的中国曾被视为不可接受,而在今天,每天大约有4,500对夫妻离婚。

在过去,中国人对于婚姻和家庭问题几乎不存在什么困惑,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离婚是要受到谴责的,中国人传统的新婚祝福就是“白头偕老”。而在今天,离婚不再像过去那样被视为耻辱或污点,变得越来越平常。

有人认为,以前人们大多不想被谴责,不想卷入流言、丢面子,因此只能在婚姻中忍耐——“凑合着过”。但在新的相关法规下,如果夫妻双方没有财产纷争,以及孩子扶养权的纷争,那么他们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办完离婚手续。

还有人把婚姻易变的现象归咎为社会攀登、金钱至上、性生活不满意或者追求浪漫等原因,也有一些人认为是由于西方价值观的滥用、物质至上和自私自利的思想。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登记结婚与离婚的比例接近6.4:1。其中,“80后”的“闪婚”、“闪离”速度惊人;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年龄趋向低龄化,婚龄普遍不长;从年龄上来看,主要集中在25到40岁的年龄段之间。

广州地区法院调研显示,大约有8成女性提出离婚是因为第三者或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和有‘小三’这两种情况,已经成为婚姻无法挽救的致命因素”,广州市中院研究室法官马伟说。

家庭暴力:

妻子不堪家庭暴力趁丈夫熟睡时将其砍死;

男子遭遇妻子家庭暴力,全身被割89刀;

继母勒死10岁女儿,自首称因感情纠纷起争执泄愤;

丈夫因琐事杀妻后跳楼身亡;

因家庭矛盾儿媳杀婆婆丈夫杀妻;

……

小三:

精神科医生徐浩源说,婚外情关系是当今社会相当普遍的现象,几乎每个打来电话的已婚人士都表示自己有婚外情,“人们搞不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一旦发现婚姻出现了“小三”,你会放弃婚姻或捍卫婚姻,还是看情况再说?根据某大型婚恋网站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捍卫婚姻”的人仅占23.10%,“放弃婚姻”占26.10%,而“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和他(她)离婚的占一半以上,达到50.70%。7成人均称“夫妻一旦吵架或冷战时,很难挡住异性介入”,而面对“小三”,仅有2成人表示要捍卫婚姻。

热播剧折射情感危机

近年来,中国各地电视台纷纷在黄金时段争相播出反映现代人婚姻、情感话题的电视剧,诸如引起巨大轰动的《蜗居》,还有前几年热播的《中国式离婚》、《牵手》、《海棠依旧》等剧集,反映现实婚姻问题的情感剧几乎垄断了中国各地电视台的黄金档。难怪有媒体称,中国内地电视荧屏迎来了“婚姻时代”。

《蜗居》甫一播出便引起巨大争议,它拥有的称号很多,比如中国最尖锐的写实剧、道德和价值观发生严重偏差的电视剧等等。其实,它说的不过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每天朝九晚五的城市打工者所面临的困惑,关于婚姻生活、关于房子、关于感情、关于小三等等,不同于以往的是,它讲述的故事,更直白、更惨淡、更残酷了一些。

情感剧热播的背后,折射的是现代中国人婚姻城堡里种种不可言说的隐痛。从观众对剧中人物的热评和对其真实性的强烈共鸣不难看出,现代婚姻中的忠与不忠、离与不离、分分和和、爱恨交织,透露出的是现代版婚姻围城里的危机重重。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说:“随着物质水平的发展,现代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婚姻家庭,所以婚姻题材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也显示出中国民众在社会转型期对家庭、婚姻领域出现情感危机的反思。”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离婚高峰。20多年前被中国人视为“洪水猛兽”、羞于启齿的婚外情、离婚等有悖于中国儒家传统“从一而终”的婚变,今天在经济发展巨变、性自由日渐开放的中国社会,已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更多人接受,婚姻的不稳定确实是越来越必须正视的问题。

最早讲述中国人情感世界多元嬗变的是1999年的电视剧《牵手》,此剧描写一对知识分子夫妇在“第三者”出现后所经历的感情危机,作为第一部反映当时还被认为是“雷区”的婚外恋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争议。

中国著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陈新欣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众对生活、感情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婚姻形式已经发生变化,婚姻的最高境界不单单是追求‘白头偕老’,更是享受优质生活。同时,由于社会的变化,许多人的内心感到不安全,永远觉得不满足,内心慢慢被扭曲,感到困惑与迷失,由此产生了情感危机。”

“虽然情感世界遭遇冲击,但是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信奉富有东方伦理色彩的基本道德准则。”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会长陈一筠认为:“经过情感震荡冷静下来的中国人会逐渐意识到婚姻本身是一种契约关系,需要双方经营。婚姻所包含的内容除了男女之间性的吸引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例如责任、奉献,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拥有平常心面对平淡的生活。”

另类征婚冲击传统婚姻观

24个年龄、容貌、学历、职业、性格迥异的女生,面对同一个男嘉宾质问、挑刺、灭灯,胜出者可携手心仪女生、继续约会……这是一档名叫《非诚勿扰》的征婚节目,开播不久便风靡大陆,连续数周成为中国卫视综艺节目收视率的No.1。

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波相亲交友节目热潮,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湖南台在1998年创办的《玫瑰之约》曾被各个电视台争相模仿。十多年前,初次在电视镜头前将自己放大、面向大众择偶,人们还显得羞涩扭捏,对“条件”要求显得含蓄。

走过10年,“80后”、“90后”迎来适婚适育、适恋爱的年纪,10年间楼市、教育、医疗的啃噬,使中国人面临“买不起”、“生不起”、“养不起”、甚至“死不起”的生存考验。诸多元素深深渗入新一代人的婚姻观:大胆说出你有、我有,需求至上。

这在此档节目新秀中得到体现:面对男生“一起骑单车”的邀请,一位长相靓丽的女嘉宾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个人存款达600万元、身世显赫的“富二代”却说“你不是喜欢宝马么,跟我走啊”;杭州一男征婚、母亲作陪,其母明确表态“家里很多套房子,不要农村女孩”……这些凶狠的搏杀桥段,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观众的眼球,刺激着中国人传统的婚姻观。

结束了温文尔雅、含蓄矜持的相亲时代,中国的年轻一代狂躁上路了,同时继续怀抱着对金钱、地位、两性和家庭关系的迷茫与无奈。

“剩男剩女们”的婚恋观

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和百合网联合发布《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这项历时1年、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社会调查,从多元的婚恋文化中提炼出中国当代单身人士婚恋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

男公务员和女教师成择偶“香饽饽”。

报告显示,超过40%的受访女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以下依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作者等。这说明女性在择偶中倾向于寻求稳定;38.3%的受访男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以下依次是公务员、医务工作者、金融财会人员等;52.1%的受访男性对女性的职业没有要求。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总干事田范江认为,调查结果说明男性对女性的职业要求不高,希望伴侣的职业稳定,能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照顾家庭。

报告指出,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和农村男性差异较大:在受访的农业户口的农村女性中,仅有0.7%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因此农村男性择偶非常困难;而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的比例仅为3.3%。田范江说,这表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农村人(如农民工)受城市文化熏陶,其婚恋观已发生变化,不愿与农民结婚。

男性无房结婚免谈。

在所有备选择偶标准中,除“道德人品”和“脾气性格”外,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中最看重“感情投入”。“剩男”和“剩女”最大的不同是:男性在择偶时主要追求女性的外貌,不太看重她们的工作能力;而女性主要追求男性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

具体来看,7成受访女性认为男性要有房、有稳定收入和一定积蓄才能结婚。其中,65%左右的女性希望男性的收入比自己多1倍以上,而逾63%的男性对女性收入的要求不高。

社会学家李银河分析认为,有些女性存在弱者心理,觉得男方购房理所应当,这是典型的封建观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女性独立精神不符。

婚恋专家王治国指出,现在单身人群的择偶期望存在明显误区,“择偶错位(期望错位)”影响了人们的择偶行为。报告反映出当下婚事中不少女性将婚姻视为一种社会保障,新婚姻法的公布冲击着“傍大款”、“房子都比男人可靠”等被扭曲的婚恋观。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