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新年话旧俗

yangguangjujiao 2011-01-28 16:27:05 (编辑组稿/广舒) 总第093期 放大 缩小

掸尘

民间习俗,把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统称为“迎春日”(又称“扫除日”)。在这段时间内,家家户户都要“掸尘”,民谚“不问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就是这个意思。

掸尘时,用一束带叶竹枝绑在长竹杆上,把家具、锅灶床铺、缸甏坛子用废旧纸遮上,掸尘者头顶斗篷、身着旧外衣,手执竹杆在家中的上下左右、墙头屋角拂去尘埃、蛛网等。

有关掸尘的由来,有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过去有个附在人体内的恶神叫三尸神,经常在玉皇面前搬弄是非,说人间许多人谩骂玉皇,想谋反天庭。玉皇闻言大怒,命三尸神在这些人家屋檐下做上记号,并以蛛网遮盖;命王令官于除夕夜带天兵天将下凡,将有记号、蛛网的人家满门抄斩。三尸神的恶行被灶神爷发现。灶神爷有心拯救众民,又怕玉皇得知后降罪,于是暗中通知各家各户以“掸尘"为名除去屋檐下的记号、蛛网。除夕夜,王令官领着天兵天将来到人间,只见家家窗明几净、户户灯火辉煌,一个记号也找不到,一场人间大祸就这样消弭于无形。从此以后,掸尘就成了群众过年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

贴春联

贴春联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主体活动之一。春联也叫春贴、对联、对子等。春联一般于除夕张贴,主要是为了增添春节的喜庆气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传,贴春联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据说,明太祖平定天下、定都金陵后,于除夕前传旨,公卿士庶人家,都必须在门口张贴春联一副。太祖还微服出巡,对各家各户张贴春联的情况进行检查。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贴春联,便前去询问,得知主人是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春联。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守岁

守岁的起源,与传说中一种叫“年”的怪兽有关。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叫做“年”。每到除夕晚上,“年”就要从水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为了躲避“年”,人们除夕夜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等年初一早晨“年”走了之后才敢出门。

现在的守岁,早已没有了对“年”的恐惧,更多的是欢乐的气氛。人们守岁,一般从从除夕夜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天擦黑时开席,一直要吃到深夜,有的甚至吃到大年初一天亮。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酒菜、茶点、瓜果摆满一桌,边吃边谈,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风俗。约定俗成,出门在外的游子要在这一天之前赶回家,参加祭灶活动,随后与家人一起忙年、过年。

送灶的日期,是“君廿三,民廿四”。这是因为,皇家的灶神爷要提前上天搞好关系,疏通各路天神,腊月廿五日玉皇早朝就会听到一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欢呼声。普通老百姓家因为灶神爷没有如此繁重的任务,只要在腊月廿四这天将灶神爷欢送天庭即可。

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比较简单,即贴上新灶神爷像,在灶龛前燃香,换上一对新蜡烛,口颂“一家司命主,万载降福神”即可。

传统的祭灶风俗很讲究,程序也比较复杂。祭灶活动都安排在日落黄昏后。家家户户在灶前摆上香烛供品,麦芽糖和大摞“祭灶饼”,一家人依次面对“灶王爷”跪拜行礼,轻声祝愿灶王爷一路平安,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大人把用芦柴、花纸扎成的“香笼”、天梯、毛驴、元宝等放进灶膛焚烧,掐下一点供品扔进火中。先行礼拜的长辈到门外放鞭炮,“欢送灶王爷上西天,祝他一帆风顺”。在鞭炮声中,后辈们把墙上的“灶王爷像”请(揭)下来,争先恐后拿着麦芽糖“糊”灶王爷的嘴。意图是让他“上天多多说好话,不要讲自己的坏话。”当灶王爷升天(在灶膛化为灰烬)后,姐妹兄弟利用“没有灶王爷监督”的机会,毫无顾忌地嬉闹,用麦芽糖糊兄弟姐妹的嘴,有时大人也乘机赶热闹,“闹”得全家一片欢声笑语。

迎财神

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年节活动就是接财神。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半夜时开门拜神,城乡爆竹齐鸣,惊天动地;正月初五一早,各商家开市,香烛俱燃、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

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奉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眼圆睁,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胯下有黑虎。

相传财神姓赵名公明,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时,他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其职责都与钱财有关,赵公明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

喝元宝茶

正月初一,水乡人家款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先要敬“元宝茶”。这元宝茶,就是将事先煨好的红枣加冰糖烧开后饮用。红枣代表红红火火,糖茶寓意甜甜蜜蜜,表达主人新年祝福的一片心意。

元宝茶除了表达祝福之意外,还有保健作用。人们年夜饭往往吃得胃肠积食、满口发腻,而且还要“守岁”,体力消耗较大。而元宝茶除了有止热生津、清肺利咽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消食化痰、恢复体力的功效,因此很受群众欢迎。

放爆竹

放爆竹,是春节喜庆气氛的重要表现形式。放爆竹的起源,也与“年”有关。

相传,有一年除夕晚上,“年”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户人家,因为有几个孩童在院子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把“年”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怕响声,每至春节,家家户户就烧竹子。再后来,人们发明了用纸包火药的爆竹,就用爆竹代替竹子,同样可以吓退“年”。就这样,过年放爆竹成为一种习俗。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起源,也与“年”有关。大年初一早晨,“年”走了之后人们才敢出门,见面后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后来这就逐渐演变为拜年。

现在的拜年,已经成了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家拜,即家族内部成员之间拜年;二是互拜,即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三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拜年,称为“团拜”;四是新式拜年,包括贺年片拜年、电话拜年、电报拜年、短信拜年等。

送麒麟

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麋身牛尾,头生一角,在百兽中仅次于龙,与龙、凤、龟合为“四灵”。麒麟含仁怀义,作为吉祥物,历朝历代都经常采用。

水乡地区,旧时过年,总少不了“送麒麟”的。

说是送麒麟,其实就是一种比较文明的乞讨方式。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少时家贫,父母早亡,逃荒要饭。朱元璋登基后,自感功绩丰硕,便命大臣们为他树碑立传。受命的大臣们对朱元璋少年乞讨一事不敢直言,隐称“送麒麟”,“送麒麟”便成为卖艺乞讨的代称。

送麒麟的“麒麟”是用一张长凳做骨架,以竹篾扎成身体,外面再糊上五颜六色的绢纸,贴上鳞片、胡须和尾巴。送麒麟时一般是六人同行,其中一个人叫“顶门”(就是领头的),一个人扛麒麟,其余四人各拿一件乐器:鼓、锣、镲、铛。每到一户人家大门口,四件乐器一齐奏响,一人领唱,其他人和,唱的都是吉利话,唱词有老一辈传承的,也有新编的,甚至有时要即兴发挥,考验领唱者的“急口才”。待一段唱毕,主家或多或少都有馈赠,送麒麟者也不挑肥拣瘦,无论给什么,都收下道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已经很少再看到送麒麟者。

舞龙

舞龙的“龙”用竹篾扎成,外覆绘有鳞甲的绸布,其首、尾与龙身分离,各由一人掌竿;龙身节节相连,长度一丈至数文不等,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

舞龙之日,先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举行点睛仪式才能“出龙”。舞龙时,龙前由一人持竿,竿顶置一巨球,作为引导。巨球前后左右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领龙身游走飞动,很是精彩。

古代民智不开,认为龙是管雨的神兽,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现代,舞龙已少了神话色彩,多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对幸福未来的向往。

玩灯

玩灯是江苏里下河地区最有欢庆色彩的年俗活动。

通常从正月十三开始,各家各户张灯结彩,一直热闹到正月十八,即所谓“十三上灯,十八落灯”。灯的品种也各式各样,有兔子灯、鱼灯、龙灯、西瓜灯、走马灯、观音送子灯、麻姑祝寿灯、五福迎门灯、榴开见子灯、八仙过海灯、唐僧取经灯、桃园结义灯、二十四孝灯等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天上星月辉映、地上灯彩闪耀,这等美景,不知铭刻在多少人的童年记忆中。玩灯的几天,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从上灯开始,小孩子们每天晚上提着自家的灯笼,成群结队在街上兜圈子玩,一边玩嘴里还一边喊着:“卖油市了,卖油市了!”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还有人煽动:“出来玩灯啊!”让呆在家里的小孩子们心里痒痒的,就跟着出来玩灯了,一玩都要玩个把钟头。

冬天晚上风大,有时稍不留神就把灯笼烧了,回家给大人一顿臭骂,第二天就没得玩了,望见旁人玩又眼馋,只好央求大人再买一个灯。

玩灯少不了美食相伴。所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圆子象征圆圆满满,面条则是预祝今后的日子顺顺畅畅。

待到正月十八落灯,当年的年俗活动基本结束,年气也逐渐淡去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