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梅韵兰质永流芳

yangguangshixian 2010-12-13 17:07:28 总第041期 放大 缩小

有着2008年度“文艺大片”、“华语巨片”之称的电影《梅兰芳》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这部由陈凯歌执导,汇集了黎明、章子怡、孙红雷、陈红等大牌明星的电影作品从最初的拍不拍、谁来拍、怎么拍、谁来演、像不像、何时上映等,过程一直悬念不断,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剧中主创演员旋风似的全球首映,地毯式的营销,褒贬不一的影评,在2008年渐行渐远的时候,想不关注《梅兰芳》都难!黎明说:梅兰芳影响我的一生,我将更加淡然地去面对人生;章子怡表白:我变得更加乐观了,包括面对感情,我的态度是越简单越好。孙红雷语出惊人:邱如白让我更温柔。

随着《梅兰芳》的上映,让位于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再次回到人们眼前,梅兰芳是怎样的一个人?梅兰芳当年有多红?30年代的梨园是怎样的?相信大家和我们一样都充满了好奇。

让我们乘着电影《梅兰芳》的旋风,共同追忆一代名伶梅兰芳。

□本刊编辑部

30年代 梅兰芳很红,很时尚

□本刊综合稿件

对于现代年轻观众而言,梅兰芳只是一个符号,从课本上知道他是四大名旦之首,代表着京剧文化,可能很多人都分不清梅兰芳和梅艳芳有什么区别。而事实上,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时尚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的头条,他演出的场次一票难求片酬天价,他受到的推崇和肯定,更是空前绝后。

如果说梅兰芳空前绝后的时尚之王,您肯定不信,那不妨告诉你梅兰芳当年有多红、多时髦!

NO.1穿洋装 西服革履的洋派京剧明星

旧上海的时髦是全盘西化,海派贵族往往比肩西方,看的是好莱坞电影,吃西餐、跳社交舞等等。作为他们中一员的梅兰芳先生,虽然是传统京剧演员,但台下却西装革履、极其洋化。

  当时,国际最新杂志汇集上海,中国缝工无疑世界第一。据一些老上海回忆,在三四十年代,一两黄金可以做二到三套上好英国呢三件套西装,价钱不菲,但街头西装革履的比比皆是。那时候,除非真的是做粗活的或者实在穷困潦倒的,一般的上海男人起码有一套西装,哪怕亭子间打地铺的小文员,隔夜还要把上衣高高挂起,把裤子裤管折齐压在枕头下。

NO.2玩相机 大明星的私人照相机

在旧上海,上照相馆拍照是件时尚事儿,更不用说自己拥有一台相机了。照相机在那个时候是件奢侈品,能买上相机的家庭一定足够殷实、时髦,可梅兰芳就首先拥有了私人照相机。

NO.3泳装照 梅老板的泳装照

在30年代的上海,时髦人士都有那么几张泳装照。

1926年,上海虹口的公共泳池对公众开放,上海便有了男女同游。至1930年,高桥海滨浴场造好,泳装早已是海派人物们的装备。而那时,几乎所有的明星、名媛——上官云珠、阮玲玉等,都有穿著泳装的造型照。

NO.4录专辑 留声机里的京剧

杨小楼、梅兰芳,1931年在长城唱片公司录制《霸王别姬》,老唱机和梅兰芳,正是那个时代的流行物件。又正是这个留声机,让梅兰芳成为了世界级的巨星。他见证了中国的音频媒体时代的到来,而留声机也见证着梅兰芳从一介名伶跃升成为世界级艺术大师的道路。

NO.5新妆容 他改变了京剧旦角的化妆术

1913年,梅兰芳第一次上海之行,接受很多新生事物,使他在改革创新上,有了信心和勇气。

回京以后,首先在旦角化妆上,进行了改革。当年北方的旦角,不讲究画黑眼圈,淡淡的画上几笔就行了。片子贴的部位,又高又宽,往往会把脸型贴成方的,如果在鬓边贴出一个尖角,内行叫“大开脸”。头上再打个“茨茹叶”,这就是标准的青衣扮相。既死板,又呆滞。

梅兰芳就采用了南方的旦角化妆法,把眼圈画得相当黑,加上一吊眉,眼睛显得格外好看有神。并根据个人的脸型,在适当部位贴上片子,观众看了就有美的感觉,为演出增加了光彩。同时也为北方旦角的化妆开了先河。

NO.6时装剧 穿着现代装唱京戏

京剧的时装剧可不是江青首创,梅兰芳先生才是开山鼻祖。

梅兰芳1913年从上海回到北京后,梅兰芳和与梅家有三代情谊的老艺人十三燕在京城打“擂台”。在第一场输后,梅兰芳产生了新的想法:觉得过去唱的老戏,都是取材于古代,离现实生活较远,如果直接取材现代的时事,编写新剧,看戏的人会更感亲切,收效比老戏更大。

1914年,梅兰芳出演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时装新戏《孽海波澜》,根据当时北京著名新闻事件改编。这出新戏虽在草创时代,各方面尚不理想,但当时影响不小,一时报刊连篇评论此剧。梅兰芳大胜十三燕。

《孽海波澜》成为了梅兰芳创编新戏的开端。1915年,他又排演三出时装新戏,其中《邓霞姑》和《一缕麻》反响极大。一时间,穿着现代装的京剧也时髦起来,毫不落后于当时的白话新剧。

NO.7进军好莱坞 进军好莱坞第一人

旧时代的海派文化是崇洋的,时髦人物都以西洋是瞻,以只看好莱坞电影为傲,好莱坞从那时开始就是世界时尚先锋的汇聚地。而梅兰芳却是一位令好莱坞折服的中国演员。

1929年,应美国邀请,梅兰芳先生率领梅兰芳剧团赴美国好莱坞演出。当时美国盛行歌剧、话剧、杂剧,和歌剧不讲话、话剧不演唱、杂剧没情节相比,中国京剧集合了说、唱、演等艺术手法,进入美国后引起巨大轰动。当时梅兰芳先生“男唱女角”的中国男旦写意艺术特色,广受美国观众好评,一曲《天女散花》将中国传统的长绸舞引入京剧,舞台上彰显出云动、风动、花从天上落的美妙意境,令美国人如痴如醉。

NO.8男色时尚 开启娱乐圈的“男色时尚”

晚清前后的京剧舞台,仍以老生表演为主流,而男旦本来只处于附庸地位;可是风水轮流转,到了民国初年,男旦以柔克刚,后来居上,以梅兰芳为标志的男旦时代一举取代了以谭鑫培为标志的老生时代。此一情势逆转,与其说出于戏剧表演自身的进步,不如说出于外部审美风尚的异化——不妨简单化地说,男旦表演的勃兴,在相当程度上是狎玩男优风气的延伸和变形;“堂子”里的男色已人去楼空,舞台上的男色遂物以稀为贵,反倒更赢得万千宠爱。梅兰芳的迅速窜红,正是这种男色风尚的产物;就是说,他的成功,并不单纯是表演艺术本身的成功。早年的梅郎形象,并非我们今天所想象的纯粹的“表演艺术家”,而是当时颠倒众生的“超级男声”中的一位。但他在盛名之下,不以大众断臂对象自限,通过文人参与、走向国际而完成艺术转型,遂能在后来的戏曲史编纂中一枝独秀;而与他同时代争光斗艳的花样美男们,则多已湮没在文化史的尘埃之中了。

NO.9明星绯闻 被媒体记录下的传奇婚变

娱乐圈明星的绯闻真真假假,已经是当下最简单有效的炒作方式之一。梅兰芳和孟小冬当年轰轰烈烈的明星恋情曝光,开了“绯闻炒作”的先河。不过,不同的是梅孟二人惺惺相惜,当下的明星绯闻流于眼球经济。

1926年,在《游龙戏凤》中,旦角梅兰芳和坤伶孟小冬乾坤颠倒,既在舞台上成就了一段风流天子与美丽乡姑的露水姻缘,又在舞台下喜结连理,可惜的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这是那个时代的媒体大事件,关于孟小冬与梅兰芳的传奇婚变,那些枝枝节节全是由媒体记载下来的。

NO.10粉丝团 “梅党”是现今粉丝团的雏形

历史上痴迷于梅兰芳京剧艺术的戏迷无数,当时拥护他的影迷被称作“梅党”。梅兰芳的一举一动引领都市时代风尚,而“梅党”恐怕也是最早的粉丝团称呼。

疯狂粉丝在当下的娱乐圈屡见不鲜,粉丝已经成为娱乐圈不可或缺、又让人唏嘘不已的一个群体。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