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就业重压之下 武汉高校大学生现「求职霸王」

pinweiyuedu 2010-12-13 17:07:28 来源:武汉晚报 总第041期 放大 缩小

【名词解释】

霸王笔、霸王面、笔霸、面霸:

大学生求职者在没有得到求职单位笔试或者面试通知的情况下,直接前往考试地点,请求或者“强行请求”参加笔试、面试,这种行为在高校里被戏称为“霸王笔”、“霸王面”,这些勇敢的同学则被称为“笔霸”、“面霸”。

2008年11月8日,整整一个白天,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研二的小赵(化名)几乎每隔十分钟就要把手机拿出来检查一下有没有短信过来,他在等笔试和面试通知。

从10月份开始,小赵网上申请、投简历、上网查信息,为了找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前几天,他刚刚向一家国内知名门户网站投出简历,又参加了南方某省政府部门组织的笔试。11月8日,是对方约定的答复时间,现在他正在等着那两家单位发来的通知。

 已经是晚上了,小赵仍没有接到通知,这意味着他被两家单位淘汰,此次求职也应到此结束。

可小赵并没有放弃,他决定去“霸王笔”。他早已打听好了消息,11月9日15时,那个门户网站会在武汉大学工学部5213教室举行笔试。

11月9日14时50分,小赵单刀赴会、抵达战场!

然后他发现,考场外站着二三十名大学生,他们都是跟小赵一样打算“霸王笔”的“战友”。更让小赵“吐血”的是,招聘方在考场内的黑板上写明:“拒绝笔霸参加考试。”

但小赵还是艰难地挤到了入口处开始陈述,他从自己的实习经历说起,一直说到对对方单位的景仰之情,最后说到“我觉得应该破格纳才”。可最终招聘官还是拒绝了小赵,理由很简单,“试卷限量印刷,没有多余的试卷”。

霸王笔被“折”,小赵决定去吃南方某政府部门的“霸王面”。次日,小赵给记者发来短信,说他“霸王面”成功,已经进入政审阶段。

记者随机采访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共30名应届毕业生,其中40%都曾尝试过“霸王笔”、“霸王面”,而且这30人均表示身边就听说过“霸王”求职成功的例子。

【名词解释】

锯、鄙视(BS)、人生完整了:

锯即拒绝,和鄙视(也可作BS)一样,都是指没有被招聘方看中而惨遭淘汰。

能够有机会感受求职过程的酸甜苦辣,比如某天终于鼓足勇气去试过一次“霸王面”,就可以说“人生完整了”;而没有“霸王面”过的同学就会被人讥为“人生尚不完整”。

小赵告诉记者,他就有一个同学在应聘一家知名外企时,递简历那一关都没有过就被“锯”。可那人并没有放弃,而是直接“霸王笔”,居然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之后的五、六轮面试。

来自河北的小王也是一个成功“霸王笔”的例子。今年年初,她投考北京一报社,当时全国有近两百名研究生竞聘该报,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的学生。小王在学历上并不占优,在简历关时被“鄙视”了。不过,小王并没有气馁,而是联系上了该报社人事部的主管。人事部门说,笔试人数有限,不可能再为她额外印试卷。

小王立刻抓住最后的机会,“这场考试可能有人会不参加,那么我就去补他的缺行不行?”对方拗她不过,只得答应。而小王果然也靠自己的功底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被录取。

【名词解释】

笔经、面经、攒人品:

笔试经验、面试经验,被称为笔经、面经,其中有很多求职者的经验教训。

有些同学为了在求职过程中能有好运气而“积德行善”,会在网上发帖为其他同学提供招聘信息,或张贴、转载面经、笔经等。还有些成功求职的同学由于喜悦或共享精神,会在网上贴出自己的经验教训,供其他同学参考,这叫“攒人品”。

以“华为的笔经、面经”为例,就有《华为南京笔试、面试全经历》、《找啊找啊找工作——笔试大观之华为》、《华为笔试回来》、《回忆华为笔试题》、《我从华为面试归来》、《我的华为面试经历》、《华为面试全过程》等等一堆结果。

不过贴笔经、面经也要小心。

在广州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大学生想方设法“霸王面”获得某大公司的面试机会,并在博客中炫耀自己的心得。这位女生在博客中说:“示弱,是‘霸王面’不可缺少的法宝。先说是陪同学来,想争取个面试机会。即便对方拒人千里之外,也要装出楚楚可怜的样子,并掺杂对公司的‘仰慕之情’,在对方松口说可以考虑后,利用面试官的同情心,成功进入面试阶段。”这篇文章里还写了自己以前考试作弊的事情。

没想到,这篇博文却被那家公司的人事经理发现。经理给女生的博客留言表示:诚信是应聘者最基本的准则,作为一名硕士生,对于自己以往笔试中的作弊以及“霸王面”欺骗他人的行为,不感内疚,反而炫耀,突破了公司价值观底线,也缺乏对我公司最起码的尊重,因此公司不予考虑录用。

记者调查

在采访过程中,多数求职“霸王”均表示,要想“霸王”成功,“除了脸皮够厚外”,还得使用一些并不光彩的“小伎俩”,比如谎称因自己手机故障没能收到笔试通知,从而争取到与招聘官面对面谈话的机会,或者索性偷偷溜进考场直接参加考试。他们说:“就业形势严峻,死缠烂打实属无奈。”

记者又采访了在某知名门户网站人力资源部工作的卢先生。他说,该公司经常会碰到这种“霸王”求职者,对此采取了相对开明的政策,不过,除非是特别优秀的人才,否则机会微乎其微。”

“求职‘霸王’的出现是一个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中华英才网顾问李德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争取面试机会至关重要,敢于为自己创造机会的学生勇气可嘉,而这种求职方式也是一种创新,企业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才。

但他表示,这种行为带了冒险和投机的成分,在用人单位中接受程度很低,有的公司可能会因其新鲜感或善意而给予面试机会,但不具备普遍性。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