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刘翔退赛引发议论纷纷

yangguangjingpin 2010-12-13 17:07:28 总第034期 放大 缩小

刘翔退赛没什么不好

□ 读者/田继贤

阳光杂志社编辑:

仿佛一场期盼已久的盛大而精彩的演出,在大幕刚刚拉启的时候,却从剧场的某个角落里传来了一声无情的声明,本场演出因故取消。

瞬间的感觉是错愕。然而,错愕之后,突然为自己,也为刘翔感到了一种彻底解脱的轻松……

难道不是吗?

刘翔还能夺冠吗?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目瞩望的等待演出的日子里,这样的疑问似乎已经逐渐地将等待变成了一种不再自信的焦虑,而非充满希望的期待,特别是古巴小将罗伯斯的横空出世,更是使这种焦虑清晰的难以被掩饰,虽然每个人似乎都很想掩饰。

以一个人而承受举国的期待和焦虑,不知道刘翔的神经会感受到怎样的刺激。但我想,如果说刘翔的退出是某种神话的破碎,那么对于刘翔而言,其实这种破碎早已开始在上演。只是那碎裂的声音却由于种种原因,既被刘翔和其团队难以言说的刻意掩饰着,也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或者说是视而不见罢了。

雅典奥运会夺冠,无疑意味着刘翔登上了人生的珠峰。登顶珠峰后,惟一的选择就是迅即下撤,否则登顶的成功就将以生命的消逝而凝固。或许可以成就一坐冰雕的塑像,但却也冰冷的没有一丝生命的气息。

然而,对于刘翔,命运却显然已经剥夺了他下撤的权利。于是他只能孤零零的体会一览众山小,却更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和无助……

是否我们都太过于渴望英雄了?也因此,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的将英雄供上神坛?

对刘翔而言,由人到神的每一步固然洒满了汗水,但也一定是一路的鸟语花香,欢歌笑语,原因无它,仅仅因为那是一个“人”的自由的、满怀憧憬与希望的拼搏与奋斗;但由神到人的回归却或许早已注定不再自由,也因此更多了几分沉重……

也许,除了瞬间的倒塌,刘翔已无法再选择回归的舞步。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否也有着我和你的影子?

一瞬间,毅然决然,退出比赛,勇敢的摆脱心魔的纠缠,就此彻底的解脱,对刘翔而言,其实没有什么不好。孙海平教练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泣不成声,与其说是失败的痛苦,倒莫若说是终于解脱之后的百感交集……

于是,又不能不为刘翔感到高兴。回来吧,刘翔,世俗的喧闹中或许没有那么多镁光灯的闪烁,但是在日出日落之间,相信你会呼吸的更加自由自在。

也许,除了瞬间的倒塌,刘翔已无法再选择回归的舞步。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否也有着我和你的影子?

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刘翔有权退出

□ 本刊记者/贺琼

8月17日号称“中国荣耀日”,中国奥运健儿喜获8金,嘹亮的国歌一次又一次在我们耳边响起,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全球电视观众的注目下升起。可8月18日,一个中国人非常看好、非常吉利的日子,却令全体中国人伤透了心,国人的偶像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他只是在我们紧张的注视下起跳了一下,就表情痛苦地离开了赛场。仅仅两天,悲喜两重天。国人从巨大的喜悦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中。

 刚一上班,一好友就打电话给我,问我刘翔的比赛哪个频道会转播,她说她等了好几天,就为了看这场比赛。当我第一时间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时,我急忙发信息给她,她过了两个小时才回我的电话,她在电话中说,她哭了,哭得好难受,一个令她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偶像在她眼前轰然倒下了,她承受不了这个打击,她感觉她的信仰都没了,她说奥运会还有什么好看的呀?我说还有男篮、还有女排、还有乒乓球啊,她说都没有刘翔好看,她只喜欢刘翔,可刘翔怎么这么不争气啊?命运干嘛要折磨刘翔啊?

新闻发布会上,教练孙海平哭成了泪人,一个铮铮铁骨,在无数镁光灯下就这样肆无忌惮地哭,一说话就泣不成声,他这一哭,我们的泪水就像决了堤一样倾泄不止。那些外国记者还在没问没了地问啊问,还在不停地挑刺、提出疑问,我参加过很多新闻发布会,有时非常敬佩外国记者的胆识和智慧,可这一次,我觉得他们好可恶,太不近情理了,谁想啊?刘翔赛后只说了一句话:“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退出比赛!”一场田径的预赛,“鸟巢”里座无虚席,都是冲着刘翔的“第一枪”去的。中国观众已经拿出了13亿的热情去为刘翔助威,13亿人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刘翔是以这样的方式亮相和退出北京奥运的“鸟巢”,这是第29届奥运会最大的遗憾。当我们以后评说这届奥运会时,刘翔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这种痛会持续很久很久。

当我们冷静下来时,我开始佩服刘翔,他真是性情中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神!他干嘛要忍住伤痛去比赛呀?他一定要为国家的荣誉而战吗?他的身体是他自己的,荣誉是人们强加给他的,当他有能力时,他一定会奋力一搏,去争取荣誉,可他已经跑不动,跳不动了,他拿什么去搏?我们非得要看到他从运动场上抬下去吗?他非得要为了国人的面子而再次受伤甚至残疾吗?他为什么不可以选择体面地走出赛场?我们从小的教育方式就是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不顾个人安危、不顾个人得失,拼了,拼到最后,只剩下最后一滴血为止。惟有这样,才能赢得鲜花与掌声,才能获得国人的敬佩,才佩得上“英雄”的称号。按这个标准,刘翔的放弃就等同于“怕死鬼”、“胆小鬼”、“懦夫”。

可刘翔就是刘翔,他是我们新一代的偶像,他就敢顶着如此大的压力自动放弃,他硬是不怕被千夫所指,他硬是不怕损失巨大的荣誉和金钱,他的身体要紧,“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待伤好之后,他还可以再战,他还有希望把失去的夺回来。刘翔的放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运动员对自己健康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这是运动员应有的尊严,也是奥林匹克“适度”的精神。

请尊重刘翔!尽管他背负着13亿人的期望,但是,他有权决定他是继续拼搏还是提早退出!他得为他自己活,他不是为了13亿中国人活的,他不是为了广告商活的。

不过,伤心和难过,是止也止不住的。从此,我们再一次学会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们再也不敢对一个人、一件事寄予太大的希望了!

【外电评论】刘翔从未停止超越

□ 文/颜强(专栏作家)

这一幕或许早就注定要发生,从他在美国拉伤腹股沟开始。事实上,在孙海平赛后痛苦的复述中,我们知道,这一幕的伏笔,或许在7年前已经埋下。在刘翔还没有成为刘翔之前。

一个月前,在刘翔生日那天,我转述过英国著名记者约翰•古德博蒂在《星期日泰晤士报》撰写的一个刘翔大特写,并且根据古德博蒂一段话,写过一篇评论,标题就是“如果刘翔输了……”

刘翔输了吗?他没能完赛,没能捍卫自己在奥运赛场上110米栏的荣耀,但是刘翔早就上升到了一个特殊的高度。我们永远都应该感谢,他曾经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想象的空间,这么多充满荣耀的激动。他改变了人们对这项运动的认知,他提升了中国人的自信。当他退出的时候,伤痛究竟有多么剧烈,只有刘翔自己知道,这种深入骨髓之痛,不是旁人能够感知的。孙海平在新闻发布会上涕泪纵横,我们无法知道刘翔当时在干什么,但是了解刘翔的人都知道,只要还能正常站立和行走,他肯定会继续下去。他不害怕失败,但肉体不能承载的伤痛,在这一刻成为了他面前无法逾越的障碍。

阴谋论和心怀叵测的猜忌,在此时都显得那么无趣。奥林匹克宣扬的是个体的超越,对于极限的挑战,但绝并不意味着无谓的牺牲和未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赌博。出发进驻奥运村之前,刘翔说过一句,“这就是个游戏,让我们好好比吧。”在一定意义上,这确实是一种积极的游戏。刘翔辜负了全国人民?中国不是这样一个弱智的民族。

58年前,巴西在本土世界杯决赛上主场输给乌拉圭,这个年轻的民族陷入了极大的失落和悲痛之中,在许多巴西人的记述中,他们不记得国庆日是何时,却都记住了这场意味如同国难的比赛。可是巴西人并没有用唾沫和愤恨活埋自己的足球和国家队。50年后,当那位打入决赛唯一进球的乌拉圭人再次造访巴西时,巴西海关一位26岁的边检女士立即认出了这个50年前的“敌人”,但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感谢你50年前的努力,你让我们这个民族真正团结了起来。”

体育场上的失意,有时候会比胜利来得更加深刻,更让我们意识到精神的不屈。刘翔退赛了,可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超越自我的努力。我们能否接受刘翔带来的任何竞技结果?这其实是对公众的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我们体育精神和体育态度的挑战。刘翔不可能永远不败,没有任何奥运英雄、体育英雄可以永远不败,当他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继续竞技时,我们必须坦然接受这样的结果。

他夺取过的金牌,谁都无法夺走。雅典那神奇的一幕,会存留在历史之中,会激励着更多人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奋志前进。哪一条道路上没有坎坷波折?刘翔的道路上有,我们也都有。

如果刘翔输了,他仍然是我们最优秀的运动员,他创造过的成绩,仍然是激励这个民族年轻人进去的动力,我们仍然要为他欢呼鼓掌。他肯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胜利。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