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天籁之音誉五洲

pinweiyuedu 2010-12-13 17:07:28 徐成立 总第006期 放大 缩小

引 子

2006年4月2日,春天的脚步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特区深圳,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我国著名的美声唱法的声乐大师、世界著名的“男低音歌王”音乐教育家和声乐理论家,著名国画家温可铮教授,受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邀请,携同他的夫人我国著名钢琴家王逑教授,带领自己得意弟子,在深圳市少年宫剧场举办观澜湖“天籁之声”温可铮师生演唱会,又举办“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豪宅”高规格的音乐艺术沙龙,温可铮教授演唱、讲课,引起深圳艺术界的极大关注。

声乐大师温可铮教授和夫人王逑教授的到来,吸引了众多高尔夫球会会员和音乐爱好者赶到音乐会现场,他们都想一睹声乐大师风采。演唱会座无虚席,温教授和夫人王逑教授一到场,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二位艺术家红光满面,气质高雅,虽已年过七旬,却依然精神饱满,魅力不减当年。几十年来,夫人王逑教授和温教授并肩携手,担任钢琴伴奏,被我国音乐界称为珠联璧合的典范。

舞台上,夫人王逑的钢琴如泉水般的流淌,温教授登上舞台激情演唱,他的经典《伏尔加船夫曲》、《老人河》、《跳蚤之歌》和《红彩妹妹》等,引起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手持鲜花的观众跑上舞台,献上鹏城儿女最衷心的祝贺和对艺术家的尊敬,整个演出现场沸腾了。人们好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他们惊叹七十多岁的老人竟演唱的这样音色饱满,感情真切,高亢激昂,那海涛一样的声音和富于戏剧性的抑扬顿挫的诙谐演唱,使全场观众沉浸在美妙的声乐艺术之中。每唱完一首歌曲,掌声如雷鸣海啸。有的观众说,这样的演出现场氛围和达到的艺术效果及演唱水平至高,是来深演出的任何歌星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演出现场,温教授又热情的向大家传授音乐知识和发音技巧,大家积极配合,现场互动的气氛十分热烈。第二天《深圳商报》等媒体报道了温教授来深圳演出的消息,并称声乐艺术大师的演唱是天籁之音。2006年7月,我专程赶到中国音乐学院,采访了这位名震海内外的声乐艺术大师,他向我展开了他的声乐艺术的人生道路。

1929年,温可铮出生在北京,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父亲温志贤是当年北京城里的著名律师,也是知名的古画鉴藏家,他喜欢听京剧,所以那时经常到他们家来往的主要就是京剧演员和画家,其中包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等人。

Image

在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的留声机和一大批老唱片伴随着他的童年,有金少山、杨小楼等人京剧唱片,有世界男低音歌王夏利亚平的《跳蚤之歌》、《伏尔加船夫曲》和《波斯恋歌》等。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温可铮喜欢上了京剧表演和唱歌,功力和演唱水平不断提高。七岁时,他竟能在京剧表演中反串三个角色,令父亲十分惊奇。1938年9岁时,他正式登台任华北广播儿童合唱团的独唱演员,10岁时,居然在华北地区歌唱大赛中荣获天才音乐儿童金奖。后来温可铮名列榜首考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当时,父亲温志贤并不赞成温可铮以后从事音乐事业而去读音乐学院,而血气方刚的他却深爱音乐艺术,竞写血书向父亲发誓不当教授不回家,父亲只好同意了孩子的选择。这样,温可铮如愿进入音乐学院。

在学院其间,他勤奋好学、乐观向上、不怕吃苦,拜名师刻苦练声,在演唱水平上,成为全音乐学院的佼佼者,后执教于南京金陵女大音乐系,当时年仅20岁。

1951年,他在北京、天津、南京、举办巡回独唱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1952年,他调至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

寸草春辉,几载年华,在经历了春播夏耕之后,接下来便是硕果累累的金秋了,温可铮凭着对声乐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凭着在教学工作中的钻研和积累的经验,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1956年1957年,他获得了全国首届青年歌唱家专业声乐比赛第一名,期间代表中国青年歌唱家赴莫斯科参加国际声乐比赛获得银奖,并被灌制成唱片(温可铮演唱专辑),从此,他以特殊的男低音歌唱艺术,跻身于世界歌坛前列。

1962年,他参加了全国第一届独唱独奏调演,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席卷全国,全国到处一片混乱,正气凛然的温可铮临危不俱,以不屈的性格迎接挑战。温可铮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他经常躲开人们的目光,找地方练声,他渴望艺术事业的春天。

文革期间,艺坛万马齐喑,温可铮自无例外,他因为从事的是美声声乐教育,研究的是西方音乐文化,所以被指有叛国思想,并被关进了牛栅。在这乱臣当道、天下公理无存的年代,受到大发淫威的造反派的无端指责。但他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荒废时间,不能唱歌,他就背歌词,读报的时候练声,读一篇新社论,就用唱歌的嗓子念。有时到工厂,在练钢炉前,他为工人师傅唱歌,又为自己练声。总之,在十年动乱期间,温可铮竟然坚持了下来,使自己的嗓子永远处于最饱满的年轻状态。

四人帮被粉碎后,科学和艺术的春天到来,温可铮重新直起腰杆焕发了艺术青春,他应邀为电影《苦恼人的笑》、《革命军中马前卒》·《大渡河》等多部影片录制了主题歌,香港几家唱片公司也为他录制了专题唱片。温可铮从十几岁时考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开始,凭着自己的勤奋,天赋和悟性,攀悬崖,渡激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了声乐艺术的圣殿,走向音乐艺术的圣境。

八十年代以后,温可铮多次出国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并进行艺术交流活动,1984年,在美国纽约圣约翰大教堂举办首场独唱音乐会,1986年在日本皇宫举办宫廷个人演唱会。

勤奋和天赋造就艺术,在人生的道路上,必须鼓足勇气,拓野辛耕,人生之路漫长,必须努力拼争,路上荆棘坎坷,更需冒雨顶风,脚下永远是新的起点。在几十年的歌唱生涯里,温可铮用最美的歌喉,歌唱祖国母亲,歌唱美好的新生活,得到了祖国和时代的厚爱,1990年在上海举办了《温可铮教授教学40年演唱50年》大型庆典音乐会,取得巨大成功。他的歌声象春风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他的歌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处处留下醉人的芬芳……

温可铮教授用满腔的热血和高超的声乐技巧,唱出了一种民族精神,他的歌声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国际声乐圈内赢得了一次次的荣誉。从八十年代以来,温教授的歌声响彻世界的各个地方。1992年他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1993年在卡纳基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唱会,1996年在康乃尔大学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他的歌声回荡在世界很多著名音乐厅。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比利时皇太后、日本明仁天皇、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德国总理、斯里兰卡总理等众多外国元首和国际名流都曾是他的听众。温可铮的老师是前苏联圣彼得堡歌剧院的歌唱家苏士林,在当时,由于在上海音专教学(现上海音乐学院),后被美誉为“中国声乐之父”,他是意大利学派,所以,温教授风趣的说:“我得到了意大利美声的真传”。

温可铮教授曾旅居美国十年,蜚声美国乐坛,在美国联合国大厦应邀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盛况空前,并接受联合国颁发的“杰出声乐表演感谢奖”。美国《纽约时报》1999年2月曾撰文说:“来自中国的年逾七十的世界知名男低音温可铮教授竟以美妙神奇的嗓音为度,使听众为之动容和震撼”。2002年6月26日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73岁的温可铮教授又一次成功地举办了独唱音乐会,首次打破了十八世纪以来到十九世纪初伟大的德国男低音歌唱家路德希·费舍尔歌唱生命到 72岁,打破了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马蒂亚·巴蒂斯蒂尼直至70岁声音完美的世界纪录,轰动了北京和世界歌坛。

2004年,温可铮教授以75岁高龄,在美国新年音乐会上,又一次打破了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并获得美颁发的“荣誉感谢奖”,他在这次音乐会上不但强声如“洪钟大吕”,还用轻声唱法唱出了气息饱满,要求具有三个弱号的极弱声调,更是奇迹!现今温教授的每一次演唱都是新的世界歌唱的新纪录。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人说唱歌有三个境界,用嗓子唱,用心唱,用生命唱。温教授热爱毕生所从事的声乐教育事业,他真诚的歌声如鼓,用一种感动世界的天籁之音,震撼着人们的心房。温教授用满腔的热血,唱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每次他在国内外的现场演出,歌唱者和听众心灵交融,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使无数听众热血沸腾,他把对祖国的爱,表现在他完美的歌曲演绎中。

温可铮教授在几十年的音乐教学中,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在国内外声乐大赛中多次获奖,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声誉。前段时间,我曾专门到深圳书城,买过两盘著名声乐大师,教育家温可铮的教学光碟,看到温教授以出类拔萃的嗓音条件,科学灵活的发音方法,韵味十足和声情并茂的讲解,赢得学生的热烈欢迎。看他的声乐教学带子,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据书城的工作人员介绍,他的声乐教学光碟十分畅销,吸引着声乐爱好者和专业学生前往购买。温老师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蓓蕾,播种未来的希望种子,他把满腔的热情奉献给了社会,得到家长们和音乐爱好者口碑宣传和敬佩。

温可铮的声乐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多少孩子在学习了他的教学光盘后取得很大进步,在声乐技巧上提高很快歌曲比赛中频频获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温教授家中采访,我又见到了他的夫人,著名钢琴家王逑教授,她和蔼慈祥,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使我很受感动,和温教授夫妇合影留念。王教授是温教授的钢琴伴奏,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五十载,在舞台上合作已达半个多世纪。这使我更感觉到,他们的夫妻恩爱是一座坚不可摧的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它跨越了冰封雪冻的江河,超越了一切征途中的暗礁险滩,即使云遮雾障,爱也能使他们并肩携手去创造明天更大成功。

在温教授家中采访,使我更感动惊奇的是,他不仅是蜚声世界歌坛的声乐艺术大师,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国画和书法作品都达到专业书画家水平,使我十分敬佩。

翻开由我国著名书画家、上海画院院长程十发先生所作前言和上海美术馆馆长丁羲元先生所作序言,王已千先生(原名王季迁)所题写书名的《温可铮画集》,使我又引起心灵的震撼。当我拿着这本画集,请客居深圳的几位专业书画家评价他的绘画水平,几位老教授都对他的国画水平赞不绝口,大家感到功力深厚,造诣很深,笔墨运用相当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著名国画家程十发先生说:“温可铮教授是蜚声国内外的声乐家,教育家,男低音歌唱家,他的艺术和歌声,使人醉心和倾倒,然而,我对温教授产生一种敬佩之心,是因为他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传统的山水画,能够结合在温教授的歌声里,同时也得以他雄伟的歌声融汇在他那中国传统笔墨里,使人丰富了对温教授的艺术修养的深一层认识。”

温教授说过“歌唱和音乐是有声的诗词书画”,诗词书画则是“无声的歌唱和音乐”,它们的艺术境界是三位一体的,是密不可分的。

温教授喜爱书画也对他的声乐艺术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反过来说,音乐对他的书画创作也起到很好效果。大家知道,乐感的强弱,长短快慢节奏的变化与书画有很大联系。我所认识的几位书画家,有的会拉二胡,有的会拉小提琴,他们都说与书画创作关系很大。我欣赏温教授画册中的几幅书法作品,他的字好像有一种节奏感,比如行草和行书,该轻的轻,该重的重,抑扬顿挫,读起来好像一首乐曲。他的国画也有一种音乐美,浓和淡,干和湿,疏和密,粗和细等运用得恰到好处,使人赏心悦目。

温教授的书法作品,每一笔划都是他的心血的结晶,折射出他的执着追求精神,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声乐艺术苦苦追求的奋进足印,他用艺术的笔墨深深领悟声乐艺术的精髓,用辛勤的汗水推转艺术年轮,用书法艺术的美感去触模声乐的音符,用艺术的精神寄托对声乐的热爱,所以,他的书法作品看起来笔法娴熟,功力深厚。书法作品《桃花园歌》和《琵琶行》,整体布局稳重厚健,凝练开阔,刚柔相衬,整幅作品显得承前启后,精稳幻化。

优秀的艺术家,都在努力创造一种个人风格。温教授的书法成功地吸取了历代书法家的艺术之灵气,结合声乐艺术造诣和现代生活的感受,营造出极高的意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书法风格。

温教授的国画艺术,从形似到神似,表现手法独特,很多是古山水之类,取自然之精华加以凝炼,以其逼真的效果,或浓或淡或绚丽的色彩,恰到好处的宣扬主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再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他的几幅国画,作品《桃园问津》、《飞瀑论诗》、《柳荫读书》,画出了大自然的美景,很有诗情画意,给人一种温馨祥和的韵味,从画中可以看出作者经常在大自然中跋山涉水,在名山大川中吸取精华的印迹,作品再配上温教授的书法,可谓画龙点睛,珠联璧合,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激情,给人们向上的力量和心灵的愉悦。

纵观温教授的书画作品,你能感到他是一位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艺术家,他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文化精髓,有较深的古文化功底和博大的胸怀,有献身各种艺术事业的崇高精神和丰厚学养,那么,他能够成为我国一代声乐艺术大师和著名国画家,受到人们的喜爱尊敬,那是理所当然了。因为这是一种必然,相信他还会取得更大的辉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