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阳光下的遵义: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gangaotai 2010-12-13 17:07:28 本刊 总第005期 放大 缩小

一座城市,若不具有历史的回响和文化的内涵,总让人觉得缺少回味。遵义,这个响亮而光辉的名字,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处处洋溢着活跃的红色文化气息。无论是国酒茅台,还是赤水、乌江、娄山关、凤凰山、湄江山水和茶文化等遵义有名的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都洒下了红军的鲜血,都见证过当年红军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战,都与红军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遵义绝大部分有名的风景区乃于遵义这座城市都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红飘带”,留下了永不泯灭的红色印记。特别是以遵义会议、红军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是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所有政治局委员,都要到我们这里来一下,这是必修课。”不知道是否有些夸张,但遵义人说这话时,脸上写满自豪。现在就让我们沿着70年前红军在遵义留下的足迹,去探访那段辉煌的历史,去发现当年红军抛洒热血的这块土地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反映遵义人民用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为建设美好家园所谱写的新篇章。

走进这片英雄的土地

遵义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是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临贵阳,西与四川接壤,北靠我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是大西南通江达海的黄金通道,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区域。

遵义历史悠久,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就有"桐梓人"繁衍生息。遵义古称播州,"遵义"之名,始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取义于《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遵义开始成为地方行政中枢,遵义原为四川所辖,清雍正五年(1726年)改属贵州,置遵义府,民国中期设专员公署,解放后改为遵义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遵义市,揭开了历史名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Image

遵义市辖一区二市八县和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幅员30762平方公里,人口712万,辖二区二市十县(其中有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遵义不仅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更因1935年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遵义还是以出产“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的茅台酒而蜚声中外的国酒之乡。远在汉代,这里便酿出令汉武帝誉为"甘美之极"的佳酿。今天,以国酒茅台酒,董酒为代表,包括习酒、湄窖、珍酒以及习水大曲、鸭溪窖酒、长寿长乐补酒在内的一大批名优酒饮誉海内外,使遵义赢得了"中国酒文化名城"的美称。

遵义市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60多种矿产,其中锰、铝、汞、硫铁矿、硅石、镍、钼、钡为优势矿产,储量居全省或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很高的工业开采价值。全市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为428万千瓦,现已开发的水电站装机容量70、58万千瓦,已探明的煤炭储量66、42亿吨,总储量预计193、5亿吨。

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一定优势,农业开发前景广阔。遵义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各种农产品占全省的比重大致是粮食25%,茶叶40%,肉类30%,蚕桑30%。遵义市是全国四大优质烟区之一,烟叶质量可与津巴布韦烟叶媲美。此外,还盛产名贵中药材,油桐、乌柏、天麻、黄柏、吴萸为贵州五大著名药材,油桐、乌柏、毛竹等经济林木以及五倍子均为贵州的主产区。

工业基础较好,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和优势产品。全市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000多户,已初步形成经烟酒为支柱,融金融、电力、煤炭、机械、化工、建材、电子仪器、汽车制造、酿酒、纺织、食品加工、造纸等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以遵义市区为中心、邻近县为扩散点的工业经济区;一批企业在国内、省内已有较高知名度,在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遵义铁合金集团公司为全国最大的集采、选、冶于一体的锰系列合金生产企业,贵州钢绳厂是全国最大的钢丝绳专业生产厂,遵义钛厂是全国最大并唯一具备全流程工艺的海绵钛生产厂,长征电器集团公司是全国五大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之一,遵义二化厂是全国最大的五倍子系列化工产品生产厂,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引进的十三套大型合成氨成套设备厂家之一。此外,市内还拥有科研、设备、人才力量雄厚的军工生产基地--江南航天工业总公司,军转民的主要产品有航天(华晨)汽车、海尔冰箱等,形成年产汽车10万辆、海尔冰箱80万台的生产能力。中外驰名的茅台酒、董酒和习酒、湄窖、珍酒等国家名优酒,以及习水大曲、鸭溪窖酒等20多个部优、省优酒,为遵义市赢得了“名酒之乡”的美称。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福杭贵成光缆通信覆盖全市,14个县区市均已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川黔电气化铁路贯穿全市南北,市内通车里程达6000公里,内河通航里程可达441公里,赤水河、乌江直通长江。贵阳至遵义的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遵义至重庆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

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全市拥有一个国家有和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千处文物点,其中,有遵义会议会址和被称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的杨粲墓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被称为“生物活化石”的国家级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有被誉为“神州又一瀑布奇观”的赤水十丈洞瀑布。遵义文化比较发达,目前,全市拥有5所大专院校,11所中等专业学校,有37个自然科学研究所。

改革开放以来,遵义市各族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实施科教兴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艰苦创业、排难争先的“遵义精神”,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全市国民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十五"期间,遵义市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十五"计划顺利完成,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全市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3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20亿元,年均增长11.4%,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酒文化名城”和“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城乡绿化一体化试点城市”、“全国清洁能源试点城市”、贵州省第一家“省级园林城市”,连续三年获贵州省“卫生与秩序”主题创建活动先进奖。中心城区山水相依、绿树成荫,仿古建筑有序分布,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又独具个性的城市。通过努力,市民素质大步提高,人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招商引资环境不断改善。#p#副标题#e#新视角看遵义

红——红得耀眼

红,这里指遵义是中国革命圣地。在红军长征中,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诞生地。遵义会议光照千秋,长征精神激励万代。遵义人民弘扬长征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在经济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概括出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艰苦奋斗,排难争先”的遵义精神。遵义不仅是黔北粮仓,而且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宝库,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遵义这块热土地的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古代汉“三贤”,清“三儒”和播州文化、沙滩文化积淀,而且有近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红军长征、浙大西迁在遵义的文化积淀;还有在现代“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先进科学文化的注入和深刻影响,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遵义的贡献,“海尔”等中国知名品牌有遵义的美国微软公司品,遵义杂技已冲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杂技之都”。遵义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毛泽东亲笔为遵义会议会址题字,据说这是全国革命纪念地唯一得到的墨宝。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政治局常委基本都到过遵义,遵义这个革命老区在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将会更加红红火火。

绿——绿得可爱

Image

绿,这里指的是以粮、油、烟、畜为主的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业,是遵义的一大经济支柱。遵义素有“黔北粮仓”之称。遵义是优质烤烟基地(贵州黄果树集团和上海卷烟厂的烟叶生产基地)。贵州是公园省,遵义是园中园。遵义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37、8%,中心城区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遵义不仅有长征文化、名城文化、国酒文化,而且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品味高,有赤水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三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国唯一的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个国家桫椤保护区在遵义,世界上真正的侏罗纪自然公园在遵义。贵州南边有黄果树大瀑布,北边有十丈洞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是珠江水系、喀斯特地貌上最大的瀑布,十丈洞大瀑布是长江水系、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绿”是遵义的宝贵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秀美神奇的遵义,绿得滴玉,绿得可爱。

白——白得醉人

白,这里指的是以茅台酒为代表的兴旺的白酒支柱产业,以化肥为主的化工工业和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已成为遵义的工业支柱。在2000年白酒工业就实现税收30497万元、化工实现税收5199万元、有色金属工业产值实现税收3177万元。茅酒是国酒,遵义不仅有茅酒,而且有上千种白酒。因为有茅酒,遵义醉天下;因为有茅台,有赤天化,在赤水河上建了两个县级市;因为有这个“白”的特色,遵义的工业基础不差。

亮——亮得辉煌

亮,这里指的是水火相济的电力工业是遵义的又一经济支柱。赤水市早在八十年代靠水电实现了农村电气化。遵义全市现有水火电装机100多万千瓦,国网覆盖率达80%,不通电的村的只有609个。特别是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随着乌江电站扩机、构皮滩电站兴建,遵义的电力装机将达到600多万千瓦。电力工业是光明工业,它将照得遵义城乡更加辉煌灿烂。

雄——雄得自信

雄,这里是指遵义在实施“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抢抓机遇,争发展,争超越,势头好,信心足。

第一,大开发,促大发展。遵义抢抓大开发,求大发展,目前已确定和基本确定的“西电东送”、公路交通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净态投资达283亿元,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推进遵义的经济发展。

第二,大思路办大产业,在“十五”期间和西部大开发中,遵义重点开发培育了六大支柱产业,即粮、油、烟、林、畜绿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茅台酒为骨干的白酒业;以赤天化为龙头的化工业;以铝厂为主的有色工业;以“海尔”、“天义”为龙头的家电和电机工业;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抓住这些支柱产业,通过五至十年,二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遵义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第三,大举措办大交通。遵义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综合运输网络建设。在贵州公路交通“两横两纵四联线”的“十五”规划中,遵义涉及两横一纵,是西南地区通江达海的一个重点枢扭。遵义境内已经开始加速国、省、县、乡道公路改造,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努力形成贵遵、遵崇高速公路、326国道、205和209省道为主的公路骨架;同时,加大县乡公路改革,提高通达水平。实现县县通油路,95%的行政村通车,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5000公里以上,等级公路达到7000公里以上。力争建设茅台支线机场、遵义机场,争取隆百铁路经过赤水市;加强赤水河、乌江航道治理,提高通航能力。通过建设大交通,使遵义成为通达便利的交通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瓶颈”制约问题。

第四,大手笔兴大文化。遵义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坚持无线和有线并重,加快发展广播电视网。按照国家电视、通信、计算机三网并存,共同发展的原则,建设安全、便捷、快速的信息化网络,加快市县两级政府办公系统自动化网络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更广泛领域的开发和利用。

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遵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和基础地位,继续推行“两基”工作,多渠道筹集“普九”资金,“十五”期末,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加快现代信息教育步伐,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中心城区和经济较发达的县城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形成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将遵义师专升格为师范学院,组建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院,争取创办遵义大学,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遵义要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应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科学进步。集中力量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形成遵义市科技创新体系。

经济是形,文化是神。文化是一种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它产生文化力,有力推动经济上新台阶,并且能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遵义要把国酒文化、长征文化、旅游文化、杂技文化、现代科技文化做大,不仅走科教兴市之路,而且要走文化兴市道路。要不失时机地创新举办国际名酒节、国际旅游节、国际杂技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提升遵义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好地实践“三个代表”。

遵义的红、绿、白、亮、雄、是特色、是资源、是基础、是蓝图、是更加美好的明天。#p#副标题#e#

明日遵义 再创辉煌

昨天,遵义是一座丰碑,历沧桑,数风流,名垂青史!

今天,遵义是一艘航船,达长江,通大海,乘风破浪!

明天,遵义是一幅画卷,美山川,绘锦锈,再创辉煌!

“十一五”期间,遵义经济目标是保持两位数增长,并高于全省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00美元以上;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快速成长,形成一批竞争力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创新取得新成果;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城镇就业岗位显著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入学、就医、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明显改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十一五”时期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方针,紧紧围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快又好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六个必须”和“五个统筹”,着力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推进“三化一强”,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十一五”时期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以上,突破8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00美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6%和12%;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43∶40;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 6.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6%。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总体实现小康,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实施“三小”和骨干水利工程、烟(粮)水配套工程、沃土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土地治理工程,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农机事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建设;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切实防治耕地和水污染;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

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稳定发展粮油,做大做强烟酒,加快发展畜、竹、药、椒、茶、蔬,着力打造“七大产业航母”,实施“六个一百”工程,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围绕重点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乡镇企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综合配套七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认证制度,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增收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Image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丰富“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内涵,加大财政投入和社会帮扶力度,力争80%以上的农户享受创建成果。围绕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继续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加大集团帮扶、整村推进、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力度,集中扶持,重点帮助,抑制返贫,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建设一批移民新村。加强农村交通、水利、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积极整治镇村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作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

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托优势资源和骨干企业,以大项目和工业小区为载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集中力量建成“六大基地”,培育“六个百亿”行业(企业)集团,推进“六大标志工程”建设,实现经济总量、结构和效益的新突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8%以上。

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水火互济的能源工业,建成“西电东送”能源基地。建成构皮滩电站,力争开工建设习水二郎火电厂、桐梓火电厂和绥阳循环经济重化工基地自备电厂。抓好配套电煤基地建设,建成桐梓容光等7个百万吨级煤矿。到2010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煤炭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能源产业年销售收入达170亿元以上。支持遵义卷烟厂技改和茅台酒新增1万吨扩建,振兴地方白酒产业;培育壮大食用油、优质米、茶叶、辣椒、山野菜、肉类加工等龙头企业。到2010年,食品行业年销售收入达140亿元以上。加快遵义县80万吨/年氧化铝和务川氧化铝项目建设,实施遵义铝业股份公司新增30万吨电解铝等技改扩建项目,建设黔北循环经济型铝工业基地。到2010年,铝行业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加快遵义钛业、贵州钢绳、遵义双源化工、遵义瑞安水泥、南方镁业、众立化工等技改项目建设,建成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到2010年,原材料行业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以上。建成赤水2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工程,加快建设绥阳循环经济型重化工、红花岗区深溪循环经济基地,抓好PVC等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到2010年,化工行业年销售收入达150亿元以上。支持江南航天集团、长征电器集团、贵州海尔电器和天义电器有限公司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到2010年,机电行业年销售收入达11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以中药材深加工为主的地方特色药业,积极推进中药产业化,到2010年,制药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以铝及铝加工、煤及煤化工为重点,推广热电、铝电、碱电等联产及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建设航天高科技、银河长征科技、遵义药业、海尔配套、湄潭绿色食品、赤水河谷名酒工业区,大力推进红花岗区坪桥新材料、桐梓煤化工、绥阳循环经济型重化工和遵义煤电铝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企业,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努力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推动民营企业与同行业优势企业合作,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改善金融服务,推进制度创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十一五”期间,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20%以上。

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抓住发展红色旅游机遇,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一点、一环、一线”为重点,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地域特色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把发展旅游产业同培育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实现旅游由观光型向避暑、休闲、渡假型转变。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整合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投资融资方式和市场运作机制,全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加大旅游合作和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打造川、黔、渝旅游“金三角”品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把遵义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特色城市和生态旅游强市。到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8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消费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规范发展现代服务业;抓好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服务业知名品牌;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增长。力争服务业年均增长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以上。

城镇化促进城市发展

大力推进城镇化。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支点、重点镇为结点、功能分区明晰、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到2010年,力争城镇化水平达40%以上。中心城区要继续按照“南北拓展、东西贯通、改造旧城、完善功能”的思路,开发建设忠庄、南白(龙坑)片区、董公寺和新蒲教育科技新区,构筑100万人口城市基础框架。抓好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疏解工程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打造特色街区。县城要把旧城连片改造与拓展新区结合起来,推进“城中村”改造,适度拓展城区规模,形成一批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争取遵义县、桐梓、绥阳、湄潭撤县设市(区)。打造特色小城镇,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市场带动型、旅游带动型、工业带动型的中心集镇;按照建设中国酒文化名镇的思路,规划、建设、管理好茅台镇。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深化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深化户籍、土地流转、就业、入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城镇集聚人口创造条件。坚持建管并重,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加强城市管理,深化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力争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紧贴黔中经济圈、融入长江经济带、参与泛珠经济区”的思路,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导向和调控,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力布局,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着力建设中路出海大通道经济带、西部赤水河流域经济带、东部特色经济带。打破行政分割,健全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继续支持经济强县强镇加快发展,形成一批经济总量上百亿强县和十亿强镇。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实施《务、正、道、凤片区开发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提升城市功能

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围绕构建“四纵三横三联二环”骨架公路网布局规划,突出抓好一批经济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建成扎佐至南白、白腊坎至茅台高速公路,力争建成杭瑞(遵义段)、遵义至福泉(遵义段)、仁怀至赤水、新蒲至新舟机场、遵义中心城区环线、仁怀至银水、赤水至泸州等高速和高等级公路,总里程达854公里;建成绥阳至道真、湄潭至余庆、茅台至土城、凤冈经务川至道真、习水至桐梓、桐梓至容光等二级公路,总里程达1200公里;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新建通村公路5481公里,沟通771个行政村。加快功能完善的汽车客、货运站(场)和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做好过境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启用新舟机场、开工建设茅台机场。以乌江和赤水河航道整治为重点,加快港口、码头、农村渡口和构皮滩电站配套航运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着力点,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遵义灌区一期等续建工程,力争建成湄凤余灌区二期、正安石峰水库灌区一期、道真大沙河水库、绥阳后水河灌区改造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大治理病险水库力度。积极推进蓄水节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三小”工程40—60万个,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5亩。继续加大农村小水电开发力度,大力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县城和乡镇防洪工程,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遵义”,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发展以网络服务业和电子商务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带动社会信息化。 实施人才工程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双高”普九标准,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十一五”末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以上;着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5%,力争中心城区、湄潭、余庆、仁怀、赤水、遵义县和其余县的县城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把遵义市较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建设6所国家级重点职高和中专,完成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支持遵义医学院加快发展,加强遵义师院、遵义电大的建设,组建遵义中西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筹建遵义大学。重视和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解决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使所有孩子都能有书读、有学上。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大科学普及和科技推广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推动军民两用技术产业成长。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加强遵义国家级新材料基地建设,实施重点科技项目,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水平。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整合科技资源,促进资本与技术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实施专利、标准和名牌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到201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以上。

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人才“15851”工程,力争人才总量和质量有较大突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全面贯彻《公务员法》,努力建设勤政廉政公务员队伍。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拔尖人才,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农村乡土实用人才。建立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搭建人才流动平台,实现人才结构和分布合理化。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用人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氛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使各类人才充满实现自身价值的快乐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感。 #p#副标题#e#

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创新管理方式,精减机构,提高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搞好经济调节的同时,强化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行政执法体制等项改革,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各项配套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务公开,整顿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有效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全市粮食供求平衡和粮价基本稳定。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分离办社会职能和主辅分离工作;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推进国有资产在流动中保值增值。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创新财源建设体制和机制,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努力促进县、区(市)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公务消费改革。理顺税收征管体制,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政府债务偿债机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支持金融监管,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资源开发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做大出口总量。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积极扶持一批技术含量、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推动出口企业管理、质量、环境等国际标准认证,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力争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2%。加强外贸队伍建设,组建遵义海关。

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强“诚信遵义”建设,健全投诉处理机制,严格执行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努力营造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把遵义建成各类投资者商务成本的盆地、政府服务的高地、投资收益的福地,成为有志者共谋大业、共创辉煌的理想热土。坚持内外资并举,促进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争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5%。

建设和谐遵义

建立完善加强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和谐遵义”。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措施,突出解决困难行业、困难地区、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开发公益性、社会服务性岗位;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减免税费等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十一五”期间,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两个确保”,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到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75%、60%和80%以上。继续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特困群众、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实现“居者有其屋”。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开展计生优质服务,推进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健全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发展和规范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速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行投资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坚决防止先污染、后治理,严格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污染防治,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改善城乡生活能源结构,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完善排污管网、垃圾集中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污染事故应急预警机制。“十一五”期末,中心城区水、气、声环境功能区达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各县城完成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乡镇环保设施建设,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加大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成一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赤水河流域300里竹廊。加强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绿地生态系统建设,继续抓好公路、铁路、河流沿线绿化。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力度,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强化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做好气候资源区划和利用,有效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加快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加强安全体系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以煤矿、交通、消防安全为重点,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推进“平安遵义”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公共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安全防范,提升打防控整体能力。扎实开展“五五”普法,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及时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继续做好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坚持依法信访,维护信访秩序。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危机管理,完善应对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组织体制和应急机制。

加强软环境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实施市民文明素质工程、文明城市创建工程和服务群众民心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构筑社会化、开放式、多层次的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加强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为目标,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推动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事业产业格局。新建遵义博物馆、四渡赤水战史陈列馆,筹建遵义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遵义出版社、遵义演出公司、遵义文物艺术品市场,力争建设红军长征影视文化基地。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认真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行政决策社会公示、社会听证、专家决策咨询和新闻发布等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发展基层民主,深入推进村务、政务、厂务公开,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支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惩治腐败力度,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信于民。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加强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国防教育工作,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70年前,历史选择了遵义,成就了辉煌伟业;70年后的今天,转运之城遵义商机无限。遵义,富庶之地,风情天成;遵义,传奇山水,亮点频现,正如一艘巨轮在滚滚洪流中不断向前,向前。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