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网络乱世,数亿网民难维权

yangguangshixian 2010-12-15 17:47:37 总第089期 放大 缩小

在“网络江湖”渐趋壮大的今天,你可能一夜之间被人捧红,也可能瞬间“臭名昭著”。网络民意的背后,除有官方操纵的“五毛党”外,还有民间公司聘的神秘组织“网络水军”,专门为人造势或打压某些人。

提起“网络水军”,相信最近“3Q”无烟战争中,已经让很多网友熟悉。从11月3日起,这支强大的“部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他们在各大论坛、门户网站、博客、微博,甚至腾讯QQ群中发帖、顶贴、删帖,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指责腾讯窥探用户隐私,有的讽刺360多管闲事。

央视随后对这个网络运营商之间的水军战斗进行了大揭秘。他们的行踪之诡秘,战斗力之强悍,影响力之深远均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此外,央视还曝光了百万手机感染“僵尸病毒”,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这很可能只是个别手机病毒公司炒作而已。

网络混战,商家失火,用户遭殃。不管孰是孰非,人们处在一个全民“裸奔”的时代已成事实。作为其中一员,记者亦呼,“网络乱世,谁来维护我的利益和隐私?”

“水军”助推“3Q大战”

此次“3Q大战”,业内人士发现360以绝对优势赢得舆论支持,但其胜利的背后,很多细心的网友发现了十万“水军”出征“3Q大战”的蛛丝马迹。

对于“3Q大战”的内幕,有业内人士透露,360与腾讯斗得如火如荼之时,在网络水军招募论坛中就有专业机构大举招兵买马,声称:“征召十万网络水军,声讨腾讯恶行,助360一臂之力。”于是,“十万水军招募帖”将全国各地的水军召集到电脑前,加入到中国最大的两家客户端软件公司——腾讯和360之间势如水火的网络大战之中。

安天实验室发言人苗得雨亦在微博中爆料,360雇佣大批“水军”在微博中大肆攻击异己,凭借十万水军的频繁发帖、顶贴赢得了舆论的支持。苗得雨称,“《360高管称将考虑采纳推出IM的网民建议》这下明白人总算知道为什么吧。我还是很佩服360公司的媒体公关战上的套路的,水军、道德高地、制造热门话题、收买人心、借势推出产品。这样下来产品肯定会热卖。”

如此看来,此次互联网大海啸,360与腾讯不过是个导火索,真正的“罪魁祸首”当属背后的策划机构和数十万的网络水军。

有报道称,“在同行围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360,在网络上却拥有着绝对优势,甚至创下高峰时每秒接近300的回帖奇迹,总评论数近10万。更有网友表示,“对于360的10万水军,相信大家都心照不宣了。360曾与瑞星、金山和可牛的口水战可谓硕果累累。360水军我膜拜!”

央视曝光“网络黑社会”

“网络水军”最早其实是应用于网络公司之间的“暗战”,并由专门的网络公关机构或营销公司发起的。11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揭秘网络推广”为主题,对当下网络公关机构与“水军”的诸多乱象进行了曝光。节目中人们了解到,网络公关机构堪称“网络黑社会”,因为其背后存在着诸多的“黑幕”,并正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网络环境,甚至给正常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经纪公司将艺人的宣传交给“水军”,以求知名度、曝光率和点击率的提高,甚至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

10月份发生的伊利“QQ星儿童奶”遭恶意攻击事件就是典型一例。目前该事件当事人安勇等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方正式批捕。至此,一起在网络上“风起云涌”的“商战”,终于真相大白,居然是蒙牛的一品牌经理雇佣网络“打手”对竞争对手实施的商业诽谤。在这起影响十分恶劣的案件中,所谓的网络公关机构,无疑扮演了“凶手”角色。

其实,每个公关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水军”、“五毛党”。之前章子怡的“泼墨门”、“诈捐门”以及“郭德纲占用公共绿地、徒弟打人”事件都有“网络水军”的参与。而后来新版《红楼梦》在网上骂声一片的原因也跟“在网络上发一个骂《红楼梦》的帖,可以赚5毛钱”的传说有关。

此外,网络营销公司还提供“危机公关”业务,就是专门帮助企业或者是个人删除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一些小网站,我们通过技术直接把它干掉,删百度快照,删谷歌快照。”

特别是在揭露腐败问题时,一些不法分子以“替人消灾”为要挟,大耍删帖手段,趁机捞钱。已被绳之以法的“香艳日记”局长韩峰,在其事发初期,就曾拿出20万元的资金试图为自己“灭火”,就很能说明问题。

记者从一家网络公司的报价单上看到,根据公关难易程度,删帖的费用不一样,价格低的有2000元一条,而价格高的达到了每条5000元。该公司的一位员工说,“每个网站的编辑都会删帖,我认识一个编辑,去年单删帖收入不低于70万。”

再如,北京一家网络营销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有的演艺公司为了黑对手,常会找他们进行网络宣传。“但是黑艺人就不行,现实中有人偏爱落井下石,有人喜欢打抱不平,所以黑一个人最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局面的事,我们需要费一些周折。至于费用问题,如果想把事情做大,起价是10万元。”

手机病毒泛滥成灾

与此同时,渐趋完善的无线互联网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11月7日,“手机僵尸病毒”的名词解释出现在百度百科词条上。第二天,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在9月的第一周,全国就发现将近100万部手机感染“手机僵尸病毒”,感染后的“僵尸手机”以不易被人察觉的方式自动向他人发送短信传播病毒,并暗中扣取用户的手机话费,连下载360手机安全卫士都无济于事。这些手机数量相加,算起来每天约有200万元话费被“僵尸”吸干。

据悉,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是2004年的“Cabir”蠕虫病毒,通过诺基亚S60系列手机“寄生”,在寻找安装了蓝牙的手机上迅速泛滥。

而今年是手机病毒大肆泛滥的一年。1月,“钓鱼王”手机病毒在用户安装一些手机游戏后生成诈骗短信窃取银行卡账号和密码;2月,“手机骷髅”病毒,主要针对S603版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超过十万部手机被其感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万元;3月,“手机骷髅”的变种“短信海盗”病毒迅速蔓延,让用户话费耗尽,隐私外泄;4月,“同花顺大盗”直接盗窃用户的股票账号;5月,“老千大富翁”大量消耗用户流量并盗取用户隐私;6月,“QQ盗号手”直接偷走用户的QQ账号;7月,专门针对Android平台手机的“安卓短信卧底”不但能窃取短信,还能监控用户的通话记录;8月,伪装成正常的媒体播放器的木马病毒再次侵袭Android手机用户,骗取手机用户的话费余额……

此次,“僵尸病毒”是手机病毒的又一次发威。从网秦全球安全中心了解到,“僵尸病毒”威力巨大,变种已达10种以上,累积用户感染量已突破150万以上。据了解,手机“僵尸网络”就是将手机僵尸病毒伪装为短信链接,骗取用户点击,将病毒伪装为手机常用程序,骗取用户下载安装后,迫使用户感染和以其手机为病毒传播源,外发给其对应联系人进行二次扩散传播,使更多的手机感染此病毒后成为新的“僵尸手机”。网秦手机安全专家介绍,一旦手机被感染,用户的流量和话费瞬间受到双重损失。

新闻一出,立刻引全国手机用户高度关注。不过,据专注于无线互联网的艾媒市场咨询董事长张毅分析,当前所谓的手机病毒不过是某家手机安全公司炒作而已。张毅表示,目前的手机系统是无法运行手机病毒的,即使出现“僵尸病毒”也并不可怕,原因是运营商有精确的扣费管理系统,一旦发生大规模不明扣费,扣费系统都能完整地检测到;这些“僵尸病毒”与其说是手机病毒代码,还不如说是原来的SP乱扣费的“变种”罢了,只要运营商加强监管,马上就可以杜绝。

网络信息已成“金矿”

为什么如此发达的互联网成为众多商家战场?事实上,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机,作为网民出没的主要集散地,社区类网站不仅具有大浏览量、较高的用户关注度,同时,其互动自发的内容生产方式,也是其主要魅力。

更重要的是,社区网民的需求,往往也蕴含着互联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搜索与社区的结合就是鲜明的例子,而无论是从搜索技术发展的趋势,还是搜索技术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提前布局,“网络隐私”均成兵家必争之地。

4月中旬,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在接受采访时坦承,针对韩国互联网注重结果编辑的搜索模式,腾讯也正在做一些尝试。“已经有一点点模型出来了。车型、娱乐、电影方面,我们都会直接给出搜索结果。”

互联网社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尤其是像QQ、MSN、微博、Facebook、Myspace等人际关系网络平台受到人们的追捧,如今的网络信息已不再是狭义上的“姓名、住址、出生年月”,人们期待通过人的参与,改善目前的搜索,于是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搜索方法。

其中,有百度知道、QQ问问、新浪爱问、雅虎知识人等问答社区,也有通过人工挑选搜索结果chacha等网站,还有利用独创peoplerank社区搜索技术的qihoo创造的“有问题问奇虎”的问答网站。

但这样蕴含大量信息的“搜索”,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一些商家就利用这道不设防的栅栏,伺机查找网络的漏洞,并享受“这一桶金”。

数亿网民成“炮灰”

形形色色的网络公司发展背后,无序、无德、无底线的商家争斗也走得越来越远,伴随其间的是亿万用户被当作棋子和炮灰,致使人们对互联网“因为虚拟所以安全”的印象被完全颠覆。

就拿“3Q大战”来说,360直指QQ带“木马”窥私网民隐私,QQ又反责360是“外挂”。双方的互掐,不仅是全球第一场在数亿网民桌面上演的一场生死大战,广大的网民更是亲历了网络“江湖”的险恶与莫测,也成为互联网数年来网民参与度最深的话题。

再来分析手机感染“僵尸病毒”。“用户至上”的逻辑在手机病毒泛滥的今天又一次遭遇尴尬,当智能手机的“梦想照进现实”,却不料成了手机病毒“暗恋”的对象。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用户达2.77亿,庞大的手机网民群体对手机病毒的制造者而言,自然也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公布的《智能手机用户对手机安全威胁的感知与应对行为》调研结果显示,68.6%的手机用户正面临移动安全威胁。

如果时光倒流5~10年,“信息安全”主要是指通讯录。但如今四通八达的网络中,除了各类IM软件、邮箱、游戏账号,还有炒股账号、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电脑、手机已经成了每个人的“第二身份”,一旦遭受病毒入侵,损失可想而知。病毒,已经成了在中国迅速普及的网络难以承受之痛。

经过洗礼之后,中国网民和整个互联网生态似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这些数据每天都在发生改变,每天也都有新的使用者加入。不知不觉很多用户开始在各种事件和舆论的影响下提升了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

对于这些扰乱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网络“江湖”,相关部门必须拿出科学的办法,推出严厉的措施来重拳整顿。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