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创出更多双拥亮点 铸就镇江城市品牌

yangguangbaodao 2010-12-13 17:07:28 沈兴 总第010期 放大 缩小

双拥工作是维系国防安全的重要方面,而“双拥模范城”这个荣誉称号则是对一个城市双拥工作最大的肯定,在其它城市都在下大力争创,竞争无比激烈的形势下,作为拥军热土江苏的组成部分,镇江这个驻扎着大批部队的城市,作为具有拥军光荣传统的茅山老区,在各项基础工作全面过硬的同时,创出了更多含金量高、说服力强、高人一筹的双拥亮点,力图以亮点铸就镇江城市品牌,以亮点增强镇江市第五次争创“双拥模范城”的竞争实力。

出于这样的考虑,在省双拥领导小组和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正确领导下,全市军民经过齐心合力的精心打造,一大批光彩夺目的双拥“亮点”覆盖了镇江双拥的方方面面。

“亮”在思路上

镇江双拥始终不变的总体思路是“三个满意”。即“驻军部队满意、优抚对象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和“拥军爱民、双拥双赢”。

对驻军与地方的关系,镇江人的共识是:“驻军多给镇江带来了人气,驻军的示范作用给镇江带来了正气,驻军的贡献大是镇江人的福气”。“关心军队就是关心自己,爱护驻军就是爱护镇江”。

对各类“军”字头安置,镇江人的态度是:“既看成政治任务,又当成宝贵财富”。

对优抚政策落实,镇江人的标准是:“一户不漏、一分不少、一天不拖”。

对帮扶重点优抚对象,镇江人的底线是:“生活达人均、住房无危破、医疗有保障、致富奔小康”。

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镇江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还推出了不同侧重点的阶段性工作思路。

1997年至1999年镇江双拥“三创”(即第三次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思路是“两无一争”。即“双拥工作无淡季、无死角、争一流”,侧重于双拥工作的时空要求。

2000年至2003年镇江双拥“四创”的思路是:“两有一依”。即“双拥工作人人有责、处处有情、事事依法”,侧重于双拥工作的主体要求。

2004年起镇江双拥“五创”的思路是:“两共一同”。即“共谋打赢、共促发展、同攀新高”,侧重于双拥工作的内容要求。

以上阶段性工作思路均作为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新一轮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动员大会工作报告的主题,并对全市军民进行广泛、系统地宣传。

思路是态度、思路是导向。近些年镇江双拥的思路,尤其是“共谋打赢、共促发展、同攀新高”的“五创”新思路,把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转移到军地合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上来,因其内在的针对性、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得到全市军民的广泛响应和实施。

“亮”在力度上

无论是政治责任、地方发展的需要,还是对子弟兵发自内心的情感,镇江市都给双拥工作以特殊地位。由于市委、市政府确实把双拥工作看为重中之重,因而在工作力度上体现了特别地倾斜。具体体现在:

 每个年度的双拥工作意见均以市委、市政府正式文件下达,199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就双拥工作发了6个1号文件。不仅如此,党代会、人代会工作报告,精神文明建设纲要、“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所有布置综合性工作的文件都有双拥工作的刚性要求。

所有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每年至少集体参加四次双拥活动,其中两次军政座谈会、一次常委议军会、一次到部队现场办公。

所有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根据不同工作分工每人都有双拥职责、个个都有部队联系点,定期到部队看望慰问解难题。另还有42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市领导联系点部队结对共建。此举为军地之间的情况沟通、实事办理形成了简便快捷的绿色通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就此,江苏省双拥领导小组以《情系双拥的好班子》为题在江苏卫视作乐专题宣传。

为了推进各相关工作的开展,各级都成立了若干小组,镇江市委、市政府唯独把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机构设在市政府办公室,配置公务员编制的3名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专门车辆,经费充分保障。

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门口唯一一块永久性标语牌是双拥工作的。 市级机关礼堂墙上高悬的唯独就是“双拥模范城”的匾牌。

市中心的电子屏幕上每天滚动播放双拥标语,城市的8个主要进出口都设置了较高档次的永久性双拥语牌,每年“八一”、春节前十天,《镇江日报》、镇江电视台每天都刊登、播出双拥工作的公益广告。全国知名文艺期刊《金山》杂志开辟“军歌嘹亮”专栏,每期拿出4个页码用于双拥宣传。

投资近亿元改造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纪念碑,新建了镇江烈士纪念馆,在博物馆中开辟了“新四军在镇江”展厅,全市建成了一大批国防教育基地。

市双拥领导小组每年年底都要评选公布“年度双拥工作十件大事”,一年两次向为镇江双拥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鸣谢”。

《镇江日报》每年要发十个关于双拥工作的头版头条。

“亮”在实事上

着眼对方所需,奉献自己所能。镇江市军地之间在互办实事中发展了事业、加深了感情。

互办实事上了责任书。从1993年起,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军地每年互办20件实事,15年来形式一贯、内容常新。每年责任书都是在春节军政座谈会上签署、军地双方先后投入了资金1亿多元、人力20多万人次,并且每次会后都要在《镇江日报》头版头条宣传,每3年组织市民评选一次“最佳实事”,市委、市政府表彰一次互办实事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2007年军地互办实事的拥军投入达到3千万元。

转业干部安置予以特别倾斜。市委、市政府把转业干部看成是人才引进,90%以上进入公务员队伍,连续6年全省第一家发出报到通知,正团职领导干部全部实职安排、进入部委办局党政领导班子。

随军家属坚持实行指令性安置。尽管难度越来越大,各种说法越来越多,但镇江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认为,相比而言,军嫂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比较弱,政府扶持的力度应更大一些,因此镇江市从1996年启动的指令性安置11年不变,2004年以来还采取“岗位送军营、情暖子弟兵”这一非常受部队欢迎的方式办理相关手续,每年有近百名军嫂走上工作岗位。

退役士兵基本实现自谋职业。建立政府经济补偿、个人自主择业、就业服务社会化的新机制,2004年以来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96%以上。

让军人子女上好的学校。市、区两级教育部门专门拿出10所教学环境、质量比较好的中小学安排市区军人子女就近入学,全市军人子女初中升高中加10分。

百座军营全部通上了水泥或沥青路。从2000年起,镇江市交通等部门实施拥军通达工程,每年为驻军修一到两条双拥路,到目前已投资近两千万修了11条双拥路(其中2004年以后建成7条)。为了铭记修路人对部队建设的贡献,每当双拥路建成,市双拥领导小组都立碑纪念,举行通车仪式。2006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特别对此作了报道。

缓建军营图书保持经常化。采取“书记、市长送军到军营、部门单位缓建图书馆”等形式,近3年赠书总额300多万元。

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治病不再难。1999年起镇江在全国率先建立市、区、镇、村四级优抚医疗网络,目前优抚对象医疗已实现“以门诊‘三优’(优先、优惠、优质)减免为基础,新型合作医疗‘报销’为主体,医疗保险‘理赔’为依托,大病‘补助 ’为辅助,慈善‘救助’为补充”五个层面保障的全覆盖,近两年政府和社会各界用于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的费用达1380万元。

实施优抚对象致富工程。镇江已连续10年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待标准实施自然增长机制,连续4年实行“三金合一、三位一体、财政兜底、银行致富、按月发放”。为适应息新时期优抚保障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从2004年开始,镇江市率先实施重点优抚对象致富工程,2006年帮扶481户743人,单项扶持有130项,创办各种类型基地56个。通过帮扶,确保重点优抚对象中的困难对象人均收入与当地同样、生活水平与当地同等、迈入小康与当地同步。

驻军部队总是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春灭三火、夏抗旱涝、秋忙创卫、冬清积雪,哪里最需要,那里就有解放军。在这基础上,镇江驻军还发起了连续三轮的“百户扶优”、使300户生活比较困难的优抚对象脱贫奔小康,每天参加联防夜间巡逻共建平安镇江,包栽包活包管建成管理千亩“双拥林”。

“亮”在成果上

在今天,镇江的军政军民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这是最值得镇江军民自豪的双拥成果。无论什么场合、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征求意见,军地之间表达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赞扬。

一批双拥典型受到表彰。镇江市连续三任市委书记和5位辖市区委书记光荣当选“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目前的市四套班子中有5位领导曾经当选过“全国十佳”;市长被南京军区评为先进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镇江市军粮供应站、镇江市饮水阴市军供站均被评为全国先进;句容市甲山村、扬中式万福村分别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单独命名为“爱国拥军模范村”和“心系国防模范村”,全军近百名将军慕名参观;扬中市征兵办公室被表彰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万福村被表彰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市双拥办和句容市双拥办两名专职主任分别受到中宣部、民政部表彰,一名双拥专职人员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一批经验做法得到推广。《镇江市企业双拥工作规定》全国双拥办转发;镇江市优抚医疗的经验国家民政部推广;镇江计生拥军的做法在全国军地计生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发言;镇江市军地互办实事的做法多次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媒体突出宣扬;双拥工作简报用稿连续6年列江苏13个省辖市第一;双拥工作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连队“六进”基层的做法全省推广。

一批标志性工程亮相镇江。全部立碑(或挂牌)铭志的座座“双拥楼”(军分区、消防支队、边防站、预备役团等全部由地方财政资助建起了设施现代化的办公大楼)、条条“双拥路”、片片“双拥林”以及“拥军桥”、“拥军湖”、“拥军公交线”、“双拥一条街”等遍及城乡。

近几年,中央军委、国防部、民政部、总政治部和全国双拥办领导每次到镇江视察工作,都对镇江双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06年7月10日,中央电视台以《荣誉镇江》为题,用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对镇江双拥作了专题宣传;2006年9月11日和11月20日,《中国国防报》两次头版头条报道镇江双拥。

越来越多的人感慨,镇江除了香醋以外,双拥工作是又一块光彩夺目、名副其实的城市品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