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性启蒙: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yangguangshixian 2010-12-13 17:07:29 □ 本刊记者 毕晓宁 总第085期 放大 缩小

  由上个世纪90年代高中生早恋问题被当作洪水猛兽、谈其色变,到如今谈“性”自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梅梅说:“新的一代对性持开放的态度,我们得出结论只能是,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结果。”然而,随着青少年对性的观念和态度的愈加开放和无所顾忌,性教育却远远滞后。这朵藏在孩子们书包里的玫瑰迷人而又多刺。

   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用道德的名义将一群懵懂好奇的孩子一棒打死,将所有责任通通推到他们身上,如有发现“违禁”,一律“斩立决”,如此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只能将矛盾激化,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青少年对性充满好奇是正常的,但是倘若得不到及时并且正确合理的引导和疏导,便极有可能做出一些危险的事情,比如因早恋“偷吃禁果”,可能导致的堕胎或流产,对他们身心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另类“性教育”

  今天许多地方,商肆之内,“性”成为卖点;网络之间,声色犬马;有钱的“包二奶”,钱少的“找小姐”;正襟危坐于讲坛之上的性学专家,在频频为“一夜情”鼓吹;“及时行乐”被叫做“享受人生”,兴趣被异化为“性趣”,“性福”即等于幸福……更有把性爱玩具、性爱秘戏之类一样样摆出来,传授性技巧的“性文化展”,也打着“性教育”的旗号,跑到中学里以优惠票价拉观众;被中国网民称为“空姐”的日本AV女优苍井空前段时间来到中国,受到狂热追捧。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的是“性解放”的“言教”,目染的是犬马声色的“身教”,又会向何处潜移默化?

  还有许多孩子乐此不疲的“网婚”,鼠标一点,“结婚生子”、“离婚”、“再婚”,乃至“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随心所欲,所有在现实里不能被满足的几乎在网络上都可以实现。如果说青少年的“性早熟”已令人忧虑,那么“网婚”则无疑更是“性催熟”。问题更是,从虚拟的世界再回到现实世界,道德是否也完好无损地跟着回来?

  而现在青少年竟热衷于拍性爱视频,其中不排除有很多人受到陈冠希、兽兽等明星艳照门的启发,意欲借机搏出位。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敏感而好奇,渴望冒险和刺激,越是被大人们禁止的事情越是要去做。青少年耳濡目染,且模仿能力强,极有可能对之进行效仿。

  而最普遍的原因则是现在很多中学生将发生性行为和拍摄性爱视频看作一种时尚。以前的学生把逃课当做一种表达个性的行为,而当下的学生早已不屑于此,他们认为对性的挑战才能彰显他们的个性和胆量,充满刺激。

  据了解,多人性爱、用手机拍摄性爱视频,在中学生之间并不鲜见,被曝光的视频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缺位的校园性教育

  虽然,性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失去了神秘感,然而,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说,“谈性色变”的现状依旧没有改变,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怪现象:“性”一方卖弄在社会各个角落里大胆地绽放,另一方卖弄,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却仍然是一个忌讳的字眼。不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都表示学校仅有的性教育只是几节生理卫生课敷衍了事,老师有时还会让学生自己翻书自学。

  老师和家长对性的躲躲闪闪的态度反而会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在对其一知半解、缺少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一旦轻率付诸行动,便有可能铸成大错。

  对此,一位中学教师指出,学校和家长在青春期性教育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青少年获取性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来自网络、报刊和光盘等等,这些渠道的内容良莠不齐。

  专家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性教育方面仍然步履蹒跚,仍是一个大空白。现实情况证明,对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已迫在眉睫。

  在西方发达国家,性教育被定位为人格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生都要接受大约120学时的性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性知识、性道德、与性有关的价值观等。反观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最大的弊端是德育优先让位于分数优先,从小学到高中,学校无不把智力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别提性教育。

  某职校校长认为,问题学生多半来自问题家庭。父母亲所起的表率不好,小孩自然会有样学样。现在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对当今教育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困难。以前我们没手机、没电脑,现在的学生基本是人手1部电脑,随时浏览网上信息,而又缺乏对良莠不齐的信息的甄别能力。而且现在的沐足、KTV等娱乐场所遍地都是,很难保证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由此,我们看到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性教育的严重匮乏,而另一方面,却有另类“性教育”在“润物细无声”地不断“潜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在大街上,学生情侣上街牵手已是司空见惯。在小巷内院,在校青少年拥抱、亲吻等更亲密的举动也屡见不鲜。一位政教处主任曾向记者提及,有时候女生甚至更主动,乘父母不在家时约男生到家里玩,“这样子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一位中学班主任告诉记者,发现班上有的学生关系特别“亲密”,他也曾想过是不是要讲讲性话题,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他说:“不是我不想讲,我怕学生本来没想到这一层。我一讲,他更好奇去尝试,不是适得其反么?”

  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也有类似担心。有社工说,针对青少年开展关于情感话题的活动,也只能停留在正确的恋爱观这一层次上,更深入的性关系、性接触话题并不在活动内容之列。“我们对这个了解也不深,难以讲清楚讲透彻”。

  虽然专家一直在呼吁,应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但是,面对学生们对性的坦然直白的问题,有专家却顾左右而言他。

  北京市教育与计生部门把性学专家和某中学教师、家长与学生请到一起,开展了“高中生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系列座谈会。学生们的直言不讳令专家们“难以招架”。

  有学生问:“很喜欢某位异性同学,该如何相处?失恋后该如何调整心态?与好友同时喜欢上一位异性怎么办?”还有学生问:“家长不信任、不理解自己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时该如何沟通?”而对学生们提到的如何看待“少女妈妈”问题,专家们的回答也只是泛泛而谈。特别是当有学生提出:“在进行课题调查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接受高中生的性行为,请专家就这一数据发表观点。”对于这样尖锐的问题,专家们不仅没有给予正面回答,反而质疑学生调查数据的权威性,并怀疑高中生们可能对“性行为”的准确含义还没有完全搞明白。

  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陈安发先生,在香港长期从事青少年性教育工作。他认为,随着青少年生理的发展,他们对自己和身体的变化感到好奇,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异样感觉,有性接触和性行为的想法,这并没有错。

  但是,他说,女生是否应该满足男生的所有要求,男生如何看待自己在性关系中的责任,这需要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也需要必不可少的教育。

  陈安发说:“在香港,家庭生活教育也包括青少年性教育,开展了几十年,到今天离全面教育还有差距。未来20年内,这仍然是一个社会要面对的话题。”

  他说,首先,成年人不要把性话题当作一个神秘的猎奇的或者羞涩的话题,“你看我在阐述时并没有特别的动作神情。这样是消除听众好奇心理的一种方式。如果教育者自己抱有上述那些心态,只会更加调动听众的好奇心,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陈安发很关心性爱视频男女主角的现状。他说,应当给这些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走出阴影。我们应该宽容,而不是一味责骂,应该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思想,而不是简单地将大人们的思想强加给他们。

  对受害人本人,应当考虑孩子是否会因此产生诸如自杀、自残、暴力等过敏反应。首先要让孩子接受事件发生后造成的现实,并随着时间推移,冲淡对孩子的消极影响。这需要社工开展专业的心理辅导。

  同时,对孩子的家人、朋友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开展社会教育,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孩子,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空间,不要让他觉得现在自己没有人可以依靠。

  他说:“对于类似事件,有人是围观的心态,有人用苛刻的指责,也有人完全出于同情。我认为,想让孩子走出阴影,最重要的是一种接纳的心态。我不同意孩子的一些行为,但并不代表我就要用特别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陈安发说,帮助孩子改善心理状况是当务之急。

  东莞市大众社工机构副总干事余欣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现在涉事的孩子可能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现在生活的小环境对成长不利,换个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她还关心这件事情对青少年生理上是否会造成不良后果,父母在家庭小环境中和孩子能否保持良好沟通,以避免二次伤害。

  余欣说:“社会上一些案例中就有一些孩子,经历过类似事件后,生理、心理都受到伤害,最后自觉不自觉地沉沦下去。我们应当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