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鲁迅”该不该“大撤退”2

yangguangshixian 2010-12-13 17:07:29 本刊记者 毕晓宁 总第085期 放大 缩小

  支 持 方 :

  中学课本应该与时俱进

   有人认为鲁迅的作品与“时代发展有隔阂”,是删减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表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时代精神,鲁迅的文章确实有难度,网站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多网友赞同这种观点,说明现在年轻人读鲁迅的作品确实存在隔膜。例如,学生理解《药》可能比较难,因为这篇文章的背景是秋瑾被害。

  新经典应替代旧经典

  其实很多学生上学时很烦鲁迅的作品,从小学开始,每一次考试的卷子上多有关于他的试题。平时学的时候,死记硬背罢了,哪来的深刻理解?至于这个思想那个意义的,也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来,学生依依吖吖地记。再长大一些,稍稍有了理解,有了认识,甚至有了感悟,为先生笔下的人物感慨一番。

  然而,有人认为,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经典也应有时效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淡出人们视野、退出历史舞台很正常。文学是反映一个时代的镜子。鲁迅的经典作品,离不开那个时代的衬托。

  理论上讲,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是天生就必须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语文教材更换一些文章,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这次各地把一些经典之作品遴选出学生课本,正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标志。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经典替代旧经典,这种进步让人欢欣鼓舞。经典倍出的时代,才会给人们以希望。当然,即便退出了课本,经典仍然是经典。只不过,这种不老传说在课本之外,其精神在人们心中永生。

  鲁迅等该删就删不必有顾虑

  语文、历史等文科类教科书,其大纲或内容的改变历来都受到人们关注。尤其是当所修改内容涉及到一些敏感议题时,更会引发社会强烈震动。如日本前几年对历史教科书做出美化战争变动后,随即遭到日本和平人士和周边国家民众的抗议。

  从披露情况来看,删去的文章都有一个共性,多是革命时代和鼓励反抗的文学作品。而这些文章,有些的确不够和谐,有些还明显与“稳定压倒一切”的核心价值观不符。

  有专家认为,任何一种教育方面的变革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只要将一件事放在时代背景下去思考,其中的奥妙自会明了。对去掉几篇不合时宜的文章也就不会感到惊讶了,而是应该收起自己的不适应,迅速地去理解这种变化。

  反 对 方 :

  遭遇“大撤退”网友为鲁迅叫屈

  “挺鲁派”网友认为应保留鲁迅作品在教科书中的地位,鲁迅是中国人的“思想导师”、“民族脊梁”、“文学宗师”,“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中国人怎么能不学鲁迅的文章?”鲁迅是中国历史上敢于直面国民劣根性和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性的人,是当之无愧的“现代中国文化国父”。

  凤凰网网友:《狼牙山五壮士》没了,柳青的《梁生宝买稻种》没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没了……当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都没了,而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只剩下一些所谓的“与时俱进”的低俗的快餐文化,只剩下一些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毫无内涵的浮华之文时,我们拿什么去拯救那些迷茫的灵魂?

  人民网网友:“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既然有“三怕”,那么“文言文”和“写作文”也应该同时减少,独独减少鲁迅的作品,难道真是因为鲁迅“难懂”吗?请问《诗经》好懂吗?《楚辞》、《离骚》好懂吗?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又如何呢?把这些一概删除,语文教材里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新华网网友: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批判具有超越时空的敏锐度和洞察力。说鲁迅的作品与“时代发展有隔阂”?中华悠悠五千年文明史,与当今时代完全水乳交融、毫无隔膜的又有几个?英国的学生都要学习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比之今日英国如何?德国学生都要学习歌德,歌德时代的德国比之今日德国如何?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