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梦想与奋斗的集体记忆

yangguangbaodao 2010-12-13 17:07:29  (文/齐湘辉 编辑/广舒) 总第084期 放大 缩小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集体记忆。而对于深圳,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人们的记忆往往开始于:你从哪里来?

  深圳人的集体记忆往往由三部分构成:迁徙、梦想和奋斗。无论他(她)是上世纪80年代初来到的老深圳人,还是受邓小平南方谈话激励的逐梦者,抑或是2000年后的新生代,深圳,都给予了他(她)们相同的烙印。

  迁徙创建一个城市

  1982年9月,王道良同他的基建工程兵战友一起,从上海宝钢南下,到达荒芜的深圳。与他们一起南下的,是全国各地2万多名基建工程兵,而当时的深圳,人口只有3万多。

  对北方汉子王道良来说,记忆最深的,是深圳的雨。

  “雨那么大,从来没见过。当时都是搭的竹棚住人,一下雨,水都到这里。”王道良比划着膝盖的位置。

  王道良当时还写了首诗:

  “海苍苍,荒茫茫,

  遥望北方想婆娘。

  暴雨袭来当冲凉,

  台风吹来好凉爽。

  烈日暴晒筋骨壮,

  我为深圳建天堂。”

   就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工程兵,为深圳建设了许多地标性建筑,包括深圳市政府大楼、电子大厦、泮溪酒家等。“拓荒牛”的激情,让“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名扬海外。

  王道良定居在深圳,见证了这座城市从荒芜到繁华、从落后到现代的过程。如今的他,已经适应了南方潮湿多雨的天气,和他的战友一起,栖身在深圳一个绿树繁茂的小区。

  令王道良想不到的是,他们当年的经历,深深激励了当时身在广州的一个年轻人,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那是在1983年春,当时深圳皇岗村村长庄顺福去广州拜访了他的朋友,带去了深圳这三年来惊人的变化:“大部队(基建工程兵)开进,吃住水电供应都是问题;村里腾出的土地很有限,施工机械堆放不下……整个深圳成了大工地,罗湖区的两座山头都被铲平了!”

  工程兵的干劲激起了年轻人的“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他豁然开朗:应该去深圳特区施展个人的才干,实现个人的抱负。这个年轻人就是王石。

  1983年5月7日,33岁的王石乘广深铁路列车抵达烟尘滚滚的深圳。再后来,他创办了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万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2010年,在深圳迎来建区30年之际,王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万科。对于深圳这片给了自己生命的热土,万科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

  短短30年,深圳从当初的3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400万人口,其中95%都是外来人口。迁徙,是属于大多数深圳人共同的回忆,也是这座移民城市特有的精神内质。

  为梦想而拼搏

  王石33岁的时候,选择了深圳;“岭南才子”邓康延在同样的年龄,做了一个同样的选择,只不过,这一年,已经是1992年。

  1992年,对于深圳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邓小平南方谈话,令这块热土辐射出更加巨大的磁场,吸引了更多到深圳寻求发展的年轻人。

  与上世纪80年代初不同,这一轮来到深圳创业的,以政府官员、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导。有人回忆道,当时广深线南下的列车趟趟爆满,车上的乘客绝大多数是到深圳寻梦的人。

  邓康延就是在这一年选择辞别西安故乡的父母妻儿,踏上南下深圳的火车。他告别了煤科院西安地质分院工程师的安稳职业,开始了他在深圳居无定所的日子。

  邓康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一直在不停地变换身份,从《深圳青年》、《凤凰周刊》主编到纪录片制作人,他一直在挑战、寻找新的契机。

  他曾经和同事一道把《深圳青年》办成了全国同类期刊发行量第一。那句卷首语——“这里的握手比较有力,这里的微笑比较持久”,曾令多少青年热血沸腾,新锐、求变、充满激情的办刊精神凝聚了一大批有理想的青年。

  但他愿意放弃这一切,去拍摄并不挣钱的纪录片,因为,“我不拍,很多人和事都会被岁月湮没”,“移民城的天性里有那种为梦一搏的基因。我想,乘上船未必能到彼岸,但若不乘,肯定没有彼岸”。

  他庆幸自己来到这片热土并遇上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他动情地以泰戈尔的诗表达自己对深圳、对纪录片事业的心情。“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和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

  他永远记得自己刚来深圳那一年的8月26日,他正伤心自己的生日冷冷清清,无人陪伴,突然发现深圳的街道张灯结彩,礼花灿烂,整个城市到处喜气洋洋,仿佛整个城市都在朝他微笑庆生。他感到温暖,原来,他就是为深圳而生的。

  追寻梦想的新生代

  2000年4月,19岁的海南小男生陈楚生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深圳,在一家小饭馆送外卖。与普通的打工仔不同,这个小男孩有着一把动人的声线,在工作繁忙的间隙,他喜欢唱歌,还喜欢自己尝试着写歌。

  他向饭店老板的儿子借了一把吉他,自己谱曲填词,开始在歌厅、酒吧寻找唱歌的机会。他辗转在深圳大大小小的酒吧、歌厅,寻找各种各样的故事。

  2007年,陈楚生获得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他红了。

  他最为人熟知的歌,是那首他自己作曲作词自弹自唱的《有没有人告诉你》:

  “当火车开入这座陌生的城市,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

  ……

  看不见雪的冬天不夜的城市,我听见有人欢呼有人在哭泣。

  ……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

  ……”

  陈楚生的故事,只是千万个到深圳追寻梦想的新生代特区人中的一个。他们中,有的已经成功,成为众多特区传奇中的一个;有的还在追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你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上,就能看到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写满着希望与梦想。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