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电信达人”的腐败隐身术

yangguangbaodao 2010-12-13 17:07:29 □本刊记者 李璇 总第083期 放大 缩小

继2009年年中国移动掌门人张春江因涉嫌违纪落马之后,引发中国移动内部大清查,清查中逐渐曝露出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其中,电信背后的利益隐秘代理人张锐格外引人瞩目。这位在中国移动内部从总部到地方游走自如,并玩转各大电信国企的“电信达人”,暴露出电信圈里利益寻租的灰色空间。而像张锐这样的电信“隐形人”还有多少?

2009年12月,经中央纪委负责人证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张春江因涉嫌严重违纪而被调查,目前初步认定涉及经济问题,涉贿金额在千万元以上。今年2月5日,张春江全国政协委员的资格被撤销。

行走无疆的“电信达人”

张锐出生于北京,1962年生人,上世纪90年代初下海经商,结识时任大连电信管理局副局长的张春江。

多位接近中移动的消息人士向媒体证实,张春江涉嫌受贿,事发两条线:一是与曾任前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秘书的宋世存之间因房产交易而发生资金往来。另一条线,则直接指向北京瑞致通信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锐。

 每年数千亿元的设备采购及IT采购、数十亿元的广告招标,以及同样数额惊人、包罗万象的电信增值服务和各类工程采购,使得中国的几大国有电信运营商犹如传说中的黄金国度。上至西门子、爱立信等跨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下至以承包建筑工程为生的包工头,都渴望迈进“帝国”的门槛,成为中国国有电信公司的设备或服务供应商。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才知道打开大门的密码。

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才知道打开大门的密码。张锐正是其中之一。

“电信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很大,分得一小杯羹就很大了。”凭借和电信管理层的关系,张锐手里掌握了电信业设备采购、广告招标以及电信增值服务业务的重要权力,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渠道和庇护。

张锐的角色不止于“中间人”这么简单。如影随形,张春江的每一步升迁几乎都伴随着张锐事业的新的扩张。

2001年,完成了第一步政企分离改革的电信系统,开始进一步深化改革,第二次电信重组也在悄悄酝酿。

各大电信运营商由此加大了形象广告和各地推广活动的投入。一大批依附于各级电信公司的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张锐夫妇看到了广告领域正在展开的机会,2001年5月适时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北京阳光加信广告有限公司(下称阳光加信广告)。

张锐的妻子杨旭霞从1988年就开始从事广告业务,先在北京工商广告公司任职,1992年创办了北京华艺广告公司,客户之一即为中国电信,其他还包括中国邮政、摩托罗拉。

然而,阳光加信广告在业内名声鹊起,始自2004年夺得中国网通的全国代理业务。其时,第二轮电信重组已经完成,中国电信北方十省与“小网通”(即由田溯宁执掌的原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和吉通合并,成立“大网通”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2003年5月,张春江调任网通总经理。

 据业内估算,电信公司年收入的1%-2%将用于广告投放。在当年,网通的营业额在600亿左右,而2005、2006年,网通的收入营业额超过850亿元。据此推算,网通每年的广告投放应在数亿元至十数亿元之间。“接了网通的项目以后,我们几乎不做其他电信公司的广告了。”一位阳光加信的高官曾对媒体称。

对此,一位通讯广告资深人士也曾就此对媒体介绍,业内不会让电信公司负责人入股广告公司,而有些广告公司会另外成立一个公司,其中50%的股份赠送给电信公司的领导或者家属。而广告公司与制作公司并没有股权关联,因此在账面上,难以查出移动公司高官的问题。


“芝麻开门”的秘码

据说张锐是广为人知的收藏家。他的豪华别墅中,几乎收藏了中国当代所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市值高达4亿元。

在北京工人体育场12号看台对面的有璟阁,是京城高官、外国使节和各界名流们流连之地。它的主人就是张锐。他购买的艺术品大部份放在碧水庄园的别墅中,自称有近千件,去过的人称布置得有如古根海姆博物馆。所以有不少人质疑,张锐的收藏是否多用于贿赂高官及打通关系。

但很少有人知道,张锐起步于大连,发家于电信。电信才是他苦心经营的主业。1995年7月,张锐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华脉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脉电子)。张春江调任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局长、电信总局副局长、办公厅主任。张春江正是在背后支持他的关键人物。
这家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业务遍及全国。“我们给大空间和机房做报警系统,以前给电信局也做过很多。”该公司的一位员工称。该公司在网站上介绍其工程业绩时,罗列了近百家地方电信局及电信公司、机房大楼的名单,从省电信公司到市区分局、乃至变电所都有所涉及,覆盖十几个省,其中以辽宁各地的业务最为醒目,此外还包括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广东省全球通移动大楼等。

同时,由于受制于海外监管约束和“做关系”的需要,很多跨国公司找代理或聘请咨询或顾问来做“中间人”。张锐成立的诸多公司既有电信设备、软件的销售业务,同时也做咨询和顾问。名为咨询,其实就是做第三方代理和通过咨询费转移支付,这是通信行业里最通用的规则,尤其是在外企运作中。如西门子等都在直销之外通过“中间人”进行操作。当时活跃于市场的“中间人”,颇多为电信企业高管或者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扶持的“自己人”。

隐形人曝光引发电信地震

知情人透露,张锐因卷入张春江案,已于今年春节前被相关机构带走配合调查。张锐被抓后,很多跨国公司负责中国市场的人都躲到国外去暂避风头。

6月25日,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下称四川移动)总经理李华被带走调查。多位消息人士指出,李华是由张锐牵出,张锐曾出资帮助李华购买房产。但李华的经济问题仍主要在设备采购,李华落马后,四川移动曾分管采购的副总也被叫去问话。

在此之前的3月,四川移动数据部总经理、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负责人李向东突然携款潜逃。其时,审计署正在对中移动的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展开审计。记者在四川多方调查发现,张锐旗下公司不仅在四川移动承接了大量业务,其关系网还与四川无线音乐基地的主要SP,成都娱音科技有限公司有着复杂的交集。

一人牵出三案,“隐形人”张锐在中国移动及电信业引发的这场大震荡在加速扩散。一位电信业内资深人士称,张锐出事之后,多家跨国电信公司的中国区高管纷纷出国避风。随着张春江、李华和李向东的相继落马,中国移动在各地展开了一场人事大调整,江西移动负责人简勤接任李华已在内部公示、集团计划部总经理董昕出任河南移动“一把手”也已基本确定。除此之外,中国移动还启动了对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的重新梳理。7月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相继在内部展开反腐倡廉系列会议。

通信业腐败整顿困惑

没曾想到,与张春江之间看似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张锐竟然“出来了”。然而,在张锐身后,笼罩着中国电信行业的反贪腐大网恐怕不会轻易收回。

首先就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记者了解到,中国电信、移动的大多省级公司老总基本都是身兼数职,包括纪检、监察以及审计工作,均由他们亲自主管。在这样的高集中度而且缺乏监督的权力体制下,这些老总们如果要保持真正的两袖清风,只能依靠意志力来进行自我克制,而这往往是最为困难的。

以最近落马的李向东为例,其人生转折点就起源于2005年中国移动音乐基地的入川。音乐基地入川之后,全国手机音乐方面的SP资质,都由李向东一人掌控,没有李向东的点头,任何企业都无法进入一年数百亿元产值的无线音乐行业。而一个中国移动的SP资质则又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巨额分成。

另外,从管理架构的设置来看,在一个地区和一个岗位时间过长也为寻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据中国电信2009年的经营数据显示,它的总营业额是4521亿元,利润是1000多亿元。在这样一个利润丰厚的公司里,省级老总在一个地区担任一把手的时间之长不仅在运营商中,甚至与其他央企相比也是几乎绝无仅有的。

资深电信专家付亮说,“作为中国移动制度化的轮岗机制,实际上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没有听说哪个跨国巨头是通过轮岗,来规避寻租和滋生权力腐败的。”
付亮说,所谓的离职审计大多流于形式,很难对其行为做全面的分析,只能从财务、政策等方面发现一些问题。像行贿这样的行为,大多是地下的(通常是通过权力寻租和影子公司来实现),很难有公开信息直接证明。

作为亡羊补牢之举,中国移动在2010年7月9日召开了反腐倡廉大会,重点强调了预防和惩治腐败问题。然而会议上所提出的要求本身就体现了监管体制的缺陷。会议明确“中国移动各级企业党政负责人将作为第一责任人履行一岗双责,把反腐倡廉与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工作一同研究,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

链接:

张锐的“私家博物馆”

北京五环外,八达岭高速10号出口往前五十米,拐角过后视野将会豁然开朗,这里是北京的达官显贵们避于闹市的一处世外之所,依山抱水,绿树成荫。或大气或别致的幢幢美式别墅错落有致地深藏在这片绿荫繁花之中,富而不奢,屋主们的尊贵只有在人们步入园区后,经历严密的保安审查时才会带来些许压力。

这里是一个标准的富人社区,若有机会步入其中的任何一个住户家中,看到的也都应当是与社区环境相匹配的设计品位。但意外总会发生,即便已经备好功课,但当走入张锐家中时,却仍然无法抑制心中惊叹,为眼前所见的壮观场面瞠目结舌大厅宽阔敞亮鲜见墙面,螺旋混凝结构延伸至顶,各种奇异的装置、雕塑以及绘画分置屋内。此时难免会有疑问,自己身处的到底是一户人家,还是一座灵感来源于“古根海姆”的小型博物馆?

惊诧过后,细细观看,那些隐藏于千奇百怪当代艺术品间隙的温情家庭合影,却又不动声色地解开了那些困惑:是的,这确实是一个三口之家的私人住所,只是,这家人住在男主人亲手打造的私人博物馆里。

2002年,曾经只是一个电信业者的张锐,因机缘巧合开始接触当代艺术,在好友黄燎原的帮助下他开始大量购藏当代艺术品。至今7年过去,张锐收藏的艺术品已达八百余件,这其中包含了一些现今市值已逾千万的珍贵作品,可在当时,张锐仅以极低的价格便拥有了它们。但与许多其他藏家态度不同的是,张锐至今未卖出过任何一件藏品,他也坚持即便在将来,也不会走出“卖”的第一步,对于收藏他有他的想法。

拥有800件藏品的张锐,却只选择一些“冷门”的藏品放在自己的家庭博物馆里,其余的统统安置在仓库。张锐坦率地说,自己并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去支持和维护一间合乎自己理想的博物馆,更何况他认为博物馆或者艺术展馆又会从感受上拉远作品与人之间的距离,这种形式与他自己所主张“让艺术走入生活”的理念背道而驰。

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与艺术品平等相处”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了搭建一个能够展示藏品的空间,张锐从一开始便抱着要打造一座“家庭博物馆”的想法来寻找这座房子。

“当时选这个房子的时候,整个户型根本没人买。凡是有玻璃顶的地方延伸到下面的面积都是赠送的,却还是卖不出去。因为本来是阳光房,过去玻璃顶对着的是游泳池,所以进来之后你就知道一定没法呆,夏天就会变成桑拿房,水雾气会一直往上蒸,你说这是人生活的地方吗?”

但正是这个卖不出去的户型,却被他一眼看中,因为整体结构实在是太像美术馆了。房子定下来后,张锐对设计师提出了三个要求:把游泳池填平、拆除多余墙面以及把大厅做成一个家居式美术馆。其中任何一个要求在旁人看来皆为创举将原本750平方的室内面积改造成1700平方,房屋的整体功能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