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精神病院接待能力『吃紧』

yangguangbaodao 2010-12-13 17:07:29 (文/李秋萌 易靖 编辑/常新) 总第080期 放大 缩小

北京规模最大的精神病院——回龙观医院目前正面临收治能力“吃紧”的问题。按照副院长王绍礼的话说,约有一半左右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不能及时入院治疗。

据悉,北京安定医院、北大六院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同样在超负荷运转。对于这一问题,卫生部副部长尹力表示,今明两年全国将改扩建550家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提高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救治能力。

 同时,北京市卫生部门也将推出新举措:打造精神卫生防治的三级网络,建立精神病人到社区康复的新模式。

病床不够患者无法及时入院

2010年7月5日上午,数十名患者集中在回龙观医院门诊大厅等待就诊。连通10个诊室、宽度不足2米的走廊内,挤满了患者和家属。这一天,老年科病房主任尚兰出诊。每次出诊,她都不愿面对一个事实——“因病房的床位处于超饱和状态,即使确诊为需要住院治疗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也无法收治,只能被遣返回家”。

临近中午,尚兰已经看了20个病人,但仍有复诊或从外地赶来的病人不断要求加号。半天的门诊结束后,还有两名年岁较大、处于急性发病期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未能入院。看着坐轮椅的老年精神病人无奈地打道回府,尚兰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

床位紧张的精神病院不止回龙观医院一家。记者了解到,安定医院和北大六院等其他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绍礼保守估计,受过高的占床率影响,约有一半左右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不能及时入院治疗。

封闭管理 患者行为严重退缩

眼瞅着医院近千名病人由新病号变成老病号,甚至由青年步入老年,主管医生尚兰甚是担忧。“精神病院实施的是封闭式管理,长期住院的病人因获取外界信息渠道不畅,也不能与正常人交流,容易导致社交技能、社会功能的下降”。

1989年,17岁的文杰(化名)被送到回龙观医院进行治疗。文杰入院时情绪兴奋、敏感多疑,不仅当着异性面脱衣服,而且总捡拾垃圾吃。她当即被确诊为患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随即开始对其进行入院治疗。经过3个月的系统治疗后,文杰的亢奋、幻想等症状已基本被控制,达到了出院标准,但文杰的姐姐却以没有抚养义务为由,拒绝将其接回家。

没想到,这一住就是20年,尽管医院多次通过电话、面谈甚至动员文杰劝说家人将自己接出院,但家人都没有将其接出院,只是偶尔前来探视。

现在,文杰已从一个青春期少女变成了中年妇女,外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几岁。因不和外界接触,不爱与他人交流,文杰已出现了严重的行为退缩症状,不仅表情木讷,没有说话欲望,而且包括工作、理想等高级意向也都没有了。“让洗澡就洗澡,让吃饭就吃饭,不管她就坐在那里不动弹,更别说提要求了!”提到文杰,尚兰连连叹息,那语气像是在说自己不争气的孩子。

建立精神病患者三级防治网络

目前,除了病人增多导致难以空出病床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医院接待能力“吃紧”?

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绍礼表示,目前,从区县精神病防治所等机构转诊到三级专科医院的患者可以享受绿色转诊通道,但当病人度过急性发病期后,却因无回转机制保障,而不能进入到区县精神卫生防治所或具有精神病康复功能的二级医院和社区进行康复。也就是说,转到三甲医院就诊容易,但转到社区很难。

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新一轮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北京即将出台“北京市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将明确加强精神卫生防治的三级网络建设。对于“三级网络”,有关负责人解释,北京正在考虑建立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院,作为重性精神病患者回归社区前的“中转站”,度过急性发病期的患者可从精神病专科医院转到这里,如果康复情况良好,就可以转到社区了;如果出现病情反复等任何问题,则会被及时回转至精神病专科医院。#p#副标题#e#

走进“玫瑰园”

“在庭院里散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旷神怡之际,不禁想起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回想在医院的生活,恍如隔世。”

搬进玫瑰园的第二天,精神病患者张励志(化名)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段话。

 玫瑰园租用海淀区温泉镇的一处别墅,14位精神病人在此接受康复治疗。

7月6日下午2点,张励志和其他病人集中在客厅看电视,播放的是央视的《探索发现》。除了这个节目,他们还爱看动画片。

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以下简称精防院)院长王诚带着记者进来,他们纷纷站起来打招呼。

这个炎热的夏天,“玫瑰园”被收拾得清清爽爽。打扫卫生、收拾屋子、买菜做饭,张励志等人都要和志愿者一起轮流参加。

作为14人中学识最高的张励志,引领着这个群体的文化“潮流”。秦芝桦跟他一样有着海外留学经历。

玫瑰园由意大利“全国爱心与服务协会”出资,与精防院合作建立,用于精神病人的康复。这种引进意大利精神病人康复理念、建立在社区的康复病房,在全国尚属首例。

流转之难

发病之前,秦芝桦曾在一家石化研究院工作。发病之后,不能工作了,爱人也和她离婚了。“我想出去找一个有养老保险的工作,不一定要专业对口,至少要自己能照顾自己。”秦芝桦说。她很快又摇头,“找工作肯定要面试,我40多岁了,机会肯定少。即便能面试,我得要告诉单位我有这个病吧?那别人一听,还能要我吗?”

她联系过居委会,想回家。因为没有家属照料,居委会不同意她现在回去,“没人担得起责任”。

玫瑰园负责人白巍说,有强烈的工作愿望、想回家……都是病人病情转好的表现。但玫瑰园也面临跟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类似困局:流转困难。去年9月至今,有3位病人从玫瑰园回家,其中只有一位找到了工作。这里的病人出不去,精防院的病人也很难再进入。

布局社区康复

海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建立社区康复站。让病情稳定的精神病人回到社区,日间到社区康复站接受康复治疗,晚上住在家里。

2009年6月2日,作为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站的试点,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社区精神康复站和万寿路街道社区精神康复站成立,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培训和交流的场所。成立后,60名患者每周三到两家康复站活动,学习生活技能,参与游戏项目。

王诚介绍,在海淀区公共委的布局下,海淀今年准备再开多个社区精神康复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年就具备在全区普及的条件,全区31个街道都设立康复站。全区7000多名精神病人,目前参加康复活动的只有1000人左右,要争取两年内增加到3000多人。

推广海淀模式

王诚如此定位北京市的精神卫生三级防控,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负责急重病人的诊治,区精防院负责慢性、波动精神病人的诊治,玫瑰园和康复站组成社区康复体系,前者负责院外居住康复,后者负责日间康复活动。当玫瑰园或康复站的病人发病时,通过已经建立的“绿色通道”,直送精防院或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

但这对于让精神病人真正回归社会而言,似乎仍然不够。

王诚说,康复之后,还要进行职业训练,这需要更多部门的配合,需要社会接纳已康复精神病人,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

日前,北京市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代表对海淀区精防院及其社区康复站进行了调研,探讨并希望在全市的精神残疾人中推广“海淀模式”,在相关规划完成后,今年,更多的稳定期精神病人有望“回归社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