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菜价贵 困难户半月未吃青菜

yangguangjingpin 2010-12-13 17:07:29 (文/徐艳 梁茜 编辑/广舒) 总第077期 放大 缩小

今春以来,米涨价、菜涨价,面包、粽子、绿豆涨价的消息不断见诸媒体。低保户、低收入群体确实深切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他们说,现在,连别人挑剩的便宜烂菜都买不下手。

半个月没碰青菜

菜心5元/斤,生菜3元/斤,小白菜4元/斤……,广州西湖路流水井社区的残疾低保户英姐本想买点青菜,还是没舍得出手,回头只买了两条青瓜,花费2.5元。“半个月没碰青菜了!”

45岁的英姐是单亲妈妈,由于一次意外落下左手和半身轻度残疾,无法干重活,靠兼职做送餐员来养家,月收入不超过400元。她与女儿两人平均一餐的伙食费不超过10元。

 英姐上初一的女儿正值发育时期,上课时候常常头晕不得不请病假,最后被医生诊断为营养不良。英姐无奈地说,记得去年初的时候,青菜还维持在1~4元一斤,还能隔三差五地吃一吃,到了今年,她感觉菜价几乎每天都涨一次,就连平价的芽菜也接近3元,权衡一番,英姐还是决定把目光投向瓜类,“2块左右,还能接受,再涨就不行了。”

英姐说,在老越秀中以廉价闻名的珠光路市场,到了晚上总有一些菜贩叫卖卖剩的菜叶,以前实在没钱的时候总会去“淘淘菜”,说不定1元就能挑到还行的一大把叶子,可是到了今年,她发现这些剩菜也涨到2元,而且菜叶烂得让人“无法挑得下手”。

一周喝一次汤

低收入家庭的飞姐一周才能喝上一次汤,用的只能是市场里肉类中最便宜的鸡壳(鸡只去肉以后剩下的骨架子)8.5元的价格,换来一副没什么“油水”的鸡壳,家中8岁的儿子小伟总是嫌煮出来的汤没啥味道,让飞姐头疼不已。

去年,一些便宜的市场里鸡壳只要5元。“有时候小孩实在吵得没办法,只能再去补买一根扇骨,又要多花15块。”10元的瘦肉,14元的排骨,15元的脊骨,10元的五花肉,动辄要花费两位数字,一家三口伙食费一天下来在30元预算以内的飞姐,从来就不太敢吃肉。尽管今年肉类稍稍比去年降了价,猪肉在飞姐眼里几乎还是“奢侈品”,现在只要发现饭菜里有肉,小伟就比平时多吃一碗饭,相当开心,飞姐一边欣慰地帮小伟添着饭,心里却不禁又担心起米锅开始空荡荡了。

“2块钱的米,仅仅能送进口,这在以前才卖到1块钱。现在1块钱的米太差了,不敢买。”一个月大概吃30斤的米,却因为米价上涨花销翻番,飞姐心疼不已。除此以外,家里一桶油她打算至少用上半年,除了尽量吃水煮青菜以外,飞姐还想到一个好点子:炒猪肉以后先别洗锅,“锅底沾着的猪油,至少又能炒上一盘青瓜。”

低收入家庭平均开支增长

据了解,每个月广州市民政部门都会监测粮油、肉类、蔬菜及其它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是否对低保困难人员的支出造成影响。据抽样数据分析,3~4月,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的食物、副食品的平均开支比2~3月增多了6元。

“这个影响还不是很大”,有关人士表示,由于5月的物价指数还未出来,所以不能及时作出分析对比。但是如果物价持续上升,对低保困难人员的开支影响增大,就会与财政部门协调,并向市政府报告,申请给广州市的低保困难人员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谁来关心菜篮子

今年以来,大米、蔬菜、绿豆、大蒜乃至面包、纸巾的涨价消息不断见诸媒体。物价部门认为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季节和暴雨原因,总体供应充足,应该会回落。而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则不排除游资炒作的因素。近日,广东省物价局派出检查组前往广州、东莞、惠州等6市检查物价,打击囤积居奇。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在涨,至少猪肉价格还没变,最近食用油价格也比较平稳。但是,不少市民都感觉生活开支增加了。连月入数千元的白领郭女士也开始“焦虑”:“菜好贵,我现在只买苦瓜、土豆那些。听见大蒜8块钱一斤,我掉头就走,去批发着买”。而月入只有几百元的低保户、低收入困难家庭早就感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5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物价局长会议上,国家发改委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分析,尽快研究制定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牟取暴利、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的界定标准和处理办法。同时要求各地积极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建设副食品生产基地和市场体系,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据了解,这已经是国家发改委在10日之内,第3次谈物价问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