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万恶之源』:教育行政

yangguangjingpin 2010-12-13 17:07:29 (编辑组稿/薇欧) 总第076期 放大 缩小

2009年12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深圳接受访谈,描绘未来十年中国大学的理想版图。朱清时认为未来十年应该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年,去除行政化、让教授治校、恢复学术至上是中国大学的必由之路。

朱清时作为今年刚刚筹办的南方科技大学的创校校长,对南方科大的成长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认为南方科大的意义在于将向中国的高校表明,大学完全可以用让教授治校、让学术至上、去行政化的方式来办,即不用官僚行政那套体系来管理,而是教授自己管理自己,大学自治。这样可以解放大学的创造力,使大学回归到本来面目,因而更具活力。

去行政化是大学必由之路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校改革很大的困难主要来自观念上。高校的管理干部没有行政级别,而社会上仍是以行政级别来划分各种福利。那么他们在社会上如何对接,就是问题。另一个困难 是:要去行政化,但是社会跟上级管理部门,还是用行政化来管理高校。但是他相信中国的大学要去行政化,恢复到学术至上的精神,是高校建设的必由之路。

朱清时说,现在大学的状况类似30年前中国的农业、工业的状况。那时我们的农业、工业行政化也非常严重,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企业没有活力。但经过改革、去行政化,重现了活力和创造力。如今,我们的教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农业、工业改革了,现在就要改革教育了。只要改革开始,就会迅速扩大;只要大家意识到大学可以这样办,就会迅速办起来。高校的活力解放等于为人才培养打开新局面,这比农业增长、工业增长意义还大,会给中国的社会带来很大的变化。

在教育改革方面,朱清时也有自己的一些基本思路:大学按照学术机构来办,让大学营造一个气氛,即学术至上。教授最了解学术,他们代表了学术的方向,所以要让教授的意志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导。行政干部作为管理人员为教授服务,他们要是社会的精英,要有很好的待遇,但他们的职责是按照规范制度,把学校运转好,不是只指挥教授。教授要讨论什么问题,管理人员坐在一边,教授有问题了他们提供参考,然后帮着找解决办法。营造出这种气氛,大家一心就追求学术领先与学术卓越,从而摆脱现在大学都追求、崇尚权力的现象。

他理想中的高校开会应该是这样:主讲人是最有活力、干得最出色的年轻人;老专家、像我这样的老院士,坐在底下听,给他们服务、帮他们组织,我们不直接讲话的,话语权让给最有创造力、最出色的年轻人。从而让整个学校有氛围去崇拜学术卓越而不是崇拜地位或权力。

物质接近一流,质量相差甚远

很多大学都在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可是目标提了很多年,除了教学楼越盖越漂亮,还是和世界一流有差距。朱清时根据他在一些世界一流大学工作经验,表示麻省理工学院、剑桥、牛津等学校反而不太在意世界一流这个说法,也很少有人在意世界上的排行榜,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大家都公认确实是世界一流。过去我们说世界一流说得太多,但是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逐渐在接近世界一流,但质量和水平其实离世界一流越来越远。

首先,大学的创新能力不是在扩大而是在萎缩。大家追求的不是交流新思想,而是崇拜权力和地位,这对学术伤害很大。这些现象都说明现在学术是在萎缩。年轻人的学术交流也比过去少多了,也没有过去追求新思想的那种劲头了。国家投入了这么多钱,物质条件离世界一流越来越近,但是创新能力却在明显萎缩,说明我们离世界一流差别实际上越来越远。

其次,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强的行政化管理,行政机构就是下级服从上级,谁的权大官大就听谁的,如此大学教授们就没有话语权,就像学术活动、学术报告一样,大家迎合权力,或者主动去做官。让朱清时特别痛心地是,在他当校长期间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现在大都去竞聘处长、副处长了。管理体制行政化,实际上是使得大学的活力在衰竭,创新能力在萎缩。

大学应做“仰望星空的人”

大学在社会上究竟应该起什么作用?十年前朱清时刚做校长的时候,困惑的就是这个。大学应该对社会起引领作用,走在社会前面,但现在很多大学却被动的跟着社会的需求在走。

大学不应该是那种亦步亦趋去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应该引领社会文化,应该高于当前的社会需求,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社会需要有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大学就应该是那种“仰望星空的人”。科技史上每个阶段的重大成就,在提出来的时候,其实都还没有明确的社会需求,像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包括达尔文进化论。所有这些最重大的科学成就,都是在若干年之后,引领了人类社会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当时就给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如果对接上的话,那就是短期行为了,就不能够引领发展了,就会被社会需求的物质利益给局限住了。

所以大学应该是高于社会需求的。我相信十年以后大学应该回归它本来的状况,就是大学的目标应该是高于社会当前的需求,当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需求。因为那样就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但是大学的目标一定要高于社会当前的需求,这样才能引领社会文化和引领社会的发展。

对大学只顾眼前的产业利益,朱清时认为大学是要面壁十年去发现真理的地方,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地方。大学还是应该引领文化,要仰望星空,这样社会才有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p#副标题#e#

学术自由的道德高地

整个学校的精神,是追求学术卓越。追求卓越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就是不管什么人,年长还是年轻,教授还是助教,只要他有真理就让他说话,这就是学术自由。不能用行政权力、不能用地位去干预学术自由,只有学术自由才能保证学术卓越。

另外还有一个要素至关重要,就是学者自律。大学一定是道德高水平的地方,是一个道德的高地。因为大学是一个象牙塔,全社会用财力支持的地方,如果道德上不是高水平,社会不信任你,就没有了支持,所以大学里学者一定要自律。学术的关键就在于学者致力于诚信,失去诚信则做的事情一点意义都没有。

 追求卓越一定要有学术自由,而追求卓越或学术自由一要有学者自律作前提。所以大学里不能只是一帮非常能干的人,还要是道德上非常高尚的人。大学实际上应该是社会的净化器,社会上各种事情可能发生、道德上比较低的行为会存在,但只要大学这个净化器培养的人都是一些品德高尚的人,社会就有希望。因为不断有新的品德高尚的人服务社会,社会就中将被净化,大学一定要在社会上成为一个道德高地才行。

素质第一,能力是其次

“现在的大学生过多的强调技巧和知识,和我们老一代大学生相比,他们的技术和知识可能要多得多,但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创新力反而衰退了。”朱清时说,创新首先要有好奇心;然后是想象力;还有洞察力。如果对工作,对知识没有好奇心,没有兴趣,那么很难把潜力发挥到极至,冷冰冰的干这些事,工作是很难做好的。科研工作都是有兴趣、好奇心才能做好的。其次,就是要有想象力,想象力不是说考得好就能做的,是要善于联想,富于想象,而这是现在考试制度扼杀的东西。第三,就是洞察力,是遇到复杂事情的时候,自己怎么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和问题关键,这个也是现在教育制度,特别是应试教育中被扼杀最多的东西。

现在的社会已经表明,最需要的学生实际上是最靠得住的、对社会最有激情的、最讲诚信的学生。今后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好的知识和本领,而且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完善的人一定要对社会有激情,有责任,而且被大家信赖。现在企业招聘一个职位,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应聘者的能力,而是要看他是不是诚实可信、是不是对工作有激情、是不是认真,之后才会看他的本领有多大。所以,今后的大学生要被社会接受,首先素质要高,第二才是能力。

高校应增加多样

有人认为大学扩招是导致目前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有人认为它也给很多孩子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然而,今后的中国高校发展应该增加多样性,而不是简单的扩招或者收缩。

正如人们所预想的扩招有两面性。教育也一个道理,资源有限,如果资源没提高只增加学生人数,肯定质量会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就是又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这两方面都是不可否认的,都有道理。问题就在于教育应该多样性。进一步扩招那种能够专门给大家提供上学机会的,提高大家文化水平和素质的,如美国有很多社区学院,就是Community College,它的目标就是提高大家的素质,包括学烹饪课、学高尔夫球、学修汽车,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技能更多。这种学校可以尽量扩招。

另外有些学校是必须要保证精品的,如社会所需要的科研人员、律师,这种人才如果培养太多,社会反而不能接受,用不了。诸如这样的特殊人才只需要精品,不需要大量生产。

所以中国高校应该是增加多样性,不能简单谈扩招或收缩。有些还需要扩,但是精品需要收缩,让精品更精。医生如果培养的太多也不行,律师也是一样。任何一个专业,社会的需求是有限度的,不能培养太多。

所以采取应对的方法就是该办精品的就是精品,该扩招的就扩招。但类型一定要搞清楚,定位一定要搞清楚。中国过去十年的扩招,是这个问题没有想清楚,扩招后的大学都往一个模式去做了,都要想办成综合性大学,本科院校,然后又都要去增加博士点、硕士点,都想办成研究型大学,一条路,就走一个模式,这就注定了要出问题。而且培养大量的律师太多了,学计算机的也太多了,经济管理的也培养了很多,本来都很需要,结果超过了需要,精品质量达不到社会的需求,培养的这些人就不能被社会接受。

今后十年是教育改革的十年

现在的应试教育制度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但是目前的高考制度,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它可能是保证公平最有效的方法。对中国社会来讲,高考是我们在可预见的20、30年之内都需要的保证社会公平的一个不可取代的方法。农村还是靠高考改变命运,不能把这个机会剥夺。

但如果都划一地通过高考去选拔人才,中国就没有钱学森说的那种大师了。所以高考需要,但也需要增加其他选拔人才的方法。一些极少数的特殊人才需要有新的方法来培养。

中国在下一个十年,应该像农村体制包产到户、工业体制打破大锅饭改革那样,对教育也进行体制改革。让大学都回到它的本来面目,即成为追求学术至上的机构,去除行政化管理,从而解放大学的创造力。

我们的教师、学生在世界上都是很优秀的,只要一解放,就会有大批人才涌现出来,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而涌现大量优秀人才,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教育改革就是恢复大学的本来面目——追求学术至上,去掉行政化。今后十年应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年,再过十年、二十年,中国教育改革能完成,中国的大批人才就能开始涌现出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