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悠远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的根源

pinweiyuedu 2010-12-13 17:07:29 (文/韩晓东 编辑/广舒) 总第069期 放大 缩小

链接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份的形成莫不跟历制有关,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 (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中国传统节日之产生乃至传承发展的根源在于千年的农耕文明,具体的支撑表现在三个方面,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中国农历历法为其刻划出具体的时令节点;中国人至为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排除了这些时令节点之于古人的外在性和偶然性,并赋予它们更多形而上意义;为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阶级所尊崇利用的儒家伦理学说丰富了节日的社会基础和实用意义以及实施形式。

中国节断裂现状

我国现有的法定节日有10个,分别是:新年(西历1月1日)、春节、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其中只有春节属于传统文化节日。其他节日,或来源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国庆节),或与国家、政府的行政设定有关,有的则是采用国际公例,总之多是近、现代发展形成的历史产物。这是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出现断裂很重要的一个表现。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政府取消了农历纪年而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同时,民国政府还想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甚至为此采取了很多极端的做法,“当时所出现的行政措施严重到这种程度——卖年货就要把店铺砸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魁立先生介绍说,尽管当时的民众并不买帐,依旧按照农历庆祝传统节日,但是公历纪年却由此确立下来。“更何况胡适大概在1921年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所有这些对传统文化的不关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行政干预的强硬方式,到1929年甚至把农历全都废掉了。”“由于这样一种原因,导致我们自己对传统节日变得很淡漠了,相反却对国外的一些东西趋之若鹜。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心中,就有了所谓的‘个性解放’的需求,他们把过去倾注在以家庭、宗族为主的节日身上的热情,转向个人节日,于是像情人节、愚人节就开始在城市里面流行起来。”

“现在年轻人也不是不过传统节日,但是他们不明白怎么回事”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露露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民间节日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的甚至正在面临消失。传统节日也在不断淡化,外来节日则逐渐抬头,在这种情况下,抢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刘魁立把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出现断裂定义自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后始,李露露则强调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节日文化构成强势冲击。实际上,人们在节庆期间(包括传统节日与外来节日)衣、食、住、行等消费生活观念、方式上的具体改变,直接反映了中国民众正经历一场世界观的巨大转变。

断裂反映观念的转变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张祥龙教授在回答“自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什么异变”一问题时称:“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且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

传统文化开始“礼崩乐坏”,导致节日礼俗逐渐丧失精神基础;新中国建国后自觉要向建设现代工业国家迈进,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但同时也使农业生产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导形式,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基础也开始大规模沦陷。

依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陈乐民先生的观点,当19世纪中国的大门稍稍打开一点,遇到了吹进来的“西风”的时候,中国社会便开始发生变化了,传统文化抵挡不住这不期而至的欧美风雨。“西方文明的冲击力量,自然不是孔学伦理所能抵挡的。”至此,中国文明史的“自然进程”被打乱了。

“自然进程”被打乱,接下来便当然是“不自然进程”了。“从近十多年的民俗文化动势考察,呈现在民俗文化学者眼前的当代中国民俗文化,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整体系统的文化合成物。因为,我们观察到的恰是一幅从过去到现在、再走向未来的前后很不连贯甚至矛盾和破绽百出的民俗文化图像。”国际著名民俗学家、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先生的这段概括,足以形象地描述出中国当代民俗文化的整合动势。

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近几十年来表现出的变化,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变化的总和。这一变化的实质,是中国民众旧的世界观断裂、正向新世界观转变的具体表现,这样的表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刘魁立称:“现在大家见了圣诞节穿红衣服的白胡子外国小老头,就感到某种亲切,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许多传统的东西,感觉到好像是已经落伍了,这样一种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被强势文化浸染之后的态度。”

两种文化倾向

乌丙安把当前节日民俗文化剧变中,表现出的文化倾向归纳为两种:一是继续坚持遵循古老的传统民俗生活方式,或不能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对文化的急剧变迁持某种排斥态度,对古老的民俗文化传统经常表示出特殊的尊重,面对着眼前的文化剧变,产生了许多困惑,特别是对外来的西方文化难以认同;二是迅速调适新的生活方式,去努力改变生存环境,随时随地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甚至早在文化变迁之前,就已经先期接受了新事物、新观念,适应了新的经济冲击和社会新潮流;同时很快接受了民俗文化的新变迁,比较习惯于选用其他民族的或外来的风俗习惯,并对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不表示什么特别的尊重。

前一种倾向反映了传统文化心理取向,它代表了一种传统的谋求民族生存的文化策略。而后一种倾向显示出融合新旧民俗文化的巨大适应能力,主动接受新文化,把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整再造和快速适应变迁做为最佳的求民族生存的文化策略。

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宋兆麟认为,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首要工作是进行记录:“我们这代人要把我们看到的记录下来,因为过很多年它还是要变,就不是这个样子了,特别是现在手段更多,可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录像,这里有很多历史价值。但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保持连续性。不是说今天记录完了就完了,明天还是一样得记录。”但是单纯的记录更多只适用“过去时”,“保护”与“发展”并重,才是更大意义上的“保护”。

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最为关爱的当代文化盛事,众所周知,它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左右,古希腊人为祭祀雷电大神宙斯而举办奥林匹克竞技大会的风俗,历经2800多年断断续续的发展演变而至今日之气象。乌丙安评价它“为发挥古代民俗文化资源的现代化效应树立了最高典范”。

乌丙安认为,要认识并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效应”,就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现代性认定,即对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存在价值进行认定。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民俗文化遗产作出选择,以便认定某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性价值,使其中许多民俗不再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而是把过去引向未来的文化财富。”此外还有许多具体措施,比如推动文化保护立法、建立专业协会和专门的民俗文化博物馆等等。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