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宜居,离我们还有多远?

yangguangbaodao 2010-12-13 17:07:28 (文/王海越 陈一舟 编辑/薇欧) 总第065期 放大 缩小

评价一座城市与选择一座城市是两码事。评价城市,既有着指标的硬性衡量,也有着感性的内心体验。人才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要为人服务,而不是城市套牢人。如果生活在里面的人,他的尊严 感在贬值,幸福度与健康度在打折,而只有房价在一路狂飙,这样的城市就破坏了人生存在城市的底线,那就真的是不“宜居”了。

住房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日前表示,中国城市的建筑密度太高、环境质量不尽如人意、人际交流淡薄,不符合宜居的标准。

怎样才是真的“宜居”

什么叫宜居城市,其实早定出了参考标准:“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但这些“度”,都是主客观因素结合的产物。

现实地讲,对于青年人、外来务工者、城市底层群体等大多数人而言,谈宜居是一个太超前的选项,选择一座城市,实现生存与能够发展才是第一位的。谁也不会否认四季如春的昆明更适合人类居住,但青年人为何多选择“北漂京城、蜗居上海、南下广州”?毫无疑问,城市背后所拥有的各类资源决定着一切。

要宜居,第一步是先有所居,这就是那些为了城市里的房子,疲于奔波的草根阶层的心声,他们被戏称为“麦兜族”。第二步,是要住得安稳,对那些用三代的积累才购得一房的“有房者”,“房奴”的滋味并不好受。此外,像“楼脆脆”、“楼垮垮”、“楼歪歪”这些经典案例,也让人住得并不放心。第三步,这才是宜居。从某种意义上说,到了第三步,他们才有资格对所在的城市挑三拣四,“这不宜居,走咱搬家去别地”。

宜居的理念诉求是值得肯定的,但要警惕的是,不要在建设中抬高了进入城市的门槛。比如,把宜居城市简单化为价格门槛下的高档住宅区、花园洋房等等。那么,怎样才叫“城里人”:首先,在城市里有自己的资产,其次,有一种身份上的认同与归属感,而最重要的是,对所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发言权。这才是一种城市里的理想宜居。

可以说,无论是“麦兜族”、“蚁族”,还是“房奴”与“蜗居”,人的尊严感都在贬值。事实上,人才是城市的核心,是城市要为人服务,而不是城市套牢人。城市既然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高度结晶,那么,如果生活在里面的人,他的尊严感在贬值,幸福度与健康度在打折,而只有房价在一路狂飙,这样的城市就破坏了人生存在城市的底线,那就真的是不“宜居”了。活用一下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丽?

城市“淡薄”的原因何在

中国城市人情淡薄,不符合宜居标准——这样一句话,让人读来百味杂陈。人是一种高级情感生命,人情是维系社会交往和交流的精神纽带,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富有人情传统的社会中。曾几何时,城市中的楼越盖越高,越盖越多,环境越来越漂亮,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十分疏远。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可现代城市中的邻里却是“老死不相往来”,当人们走进封闭的单元房并随手关上防盗门时,也有意无意地阻断了与左邻右舍互相交流的机会。

人情淡薄的城市,远去的不仅是人情,其实还有附在人情之上的人文精神。提及这个令人忧患的问题,我们眼前马上便会浮起这样一连串的字眼:人心浮躁,拜金主义,利益驱动,信任危机……不能否认,传统的沦落当然有功利价值观的渗透使然,但真正的根源在于,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生命焦虑感,让我们精疲力竭,已经无力再去维持对人情的信仰。

收入和消费最能直观反映生存状态。两年前,社科院曾公布白领工资标准,认为在北京白领的收入标准为5000元。时隔两年的调查显示,四成被调查者认为白领的收入标准应该高于5000元,更分别有18%的被调查者认为白领的收入应该在8000元以及10000元以上。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在高房价、高医药费和高消费的生存压力下,区区5000元再也无法保证优雅富足的生活。

另一方面,户籍、收入分配、教育等诸多领域体制性的落后甚至是不公正,逐渐导致精英“寡头化”和底层人“固化”,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流动困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穷忙族”的队列中不能自拔。

往深处说,不宜居是表面上的,内里的因素是折射了城市化的过程中,唯经济发展是举,忽视了对城市生态、环境与文化等软实力的打造。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人情是应寄托在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公共服务的人本精神之上的。一回到家里,便“关起房门成一统”地自我封闭,锁紧的是人情和交往,锁不住的却是对城市归属感和生存安全感的游离和缺失。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