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科学防控 扼制流感

yangguangyule 2010-12-13 17:07:28 文/周智翔 总第064期 放大 缩小

当前,甲型流感(简称甲流)的第二波风暴席卷全球,病例数急增,死亡数字触目惊心地飞升,引起全人类担忧。我国是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人多、城市人口稠密、乡村城镇医疗卫生条件参差不齐。虽然我国在甲流第一波所采取的措施卓有成效,但面对目前大量本土感染的集中出现和甲流有可能向季节性流感转变的严峻形势,我们决不可心存侥幸,必须借鉴已有的流感科学理论,采取更多元和严密的措施应对。

流感防控的理论和模型

 早在墨西哥甲流暴发前两周,作者在题为“寻求多元化方法扼制流感大暴发,为社会稳定护航”的文章中提出了季节性流感的多元激发理论和模型(简称GR理论和模型)。这一理论建立在对全球各大洲不同气候带的多年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的基础上,揭示、量化和总结了季节性流感活动与生物、气候环境及社会—行为因素的关联,证明了著名医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Edgar Hope-Simpson在上世纪提出的流感季节性成因的猜想,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策略。最近,国内外医学专家普遍预测,当前的甲流最终将演变成季节性流感。作者在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全球甲流疫情进行研究后也发现:甲流感染和死亡人数与前期气象和社会因素的相关分析跟季节性流感基本相同。因此,GR理论对甲流的防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GR理论的流感数学模型是:

 

 (1)

其中,P(t)是某一时刻t,社区内流感患者的总数;P0是初始时刻该社区流感患者的总数; 反映初始时刻流感病毒在该社区的传播率; 反映初始时刻进出该社区的流感人数净通量(正数表示病人从外地输入,负数表示患者离开社区或与社区隔离)以及因非人传人感染而新增的病例数; 反映从0到t时间段内进出该社区的流感人数净通量和因非人传人感染而新增的病例数; 反映0到t时间段内的平均传播率,由人群免疫力(I)、病毒感染力( )、日照(Sh)、露点Td(温度和湿度的综合)及其变化 、降水日数(N)、人际距离(d)、公共和个人卫生( )等生物、气候环境和社会—行为因素决定。已经证明,对绝大多数气候区而言:

 (2)

代表误差。a1,a2,…..a8均是大于零的系数。

模型的启示:

其一,我国的防控措施具严密科学性。GR模型(公式1)表明:首先,流感发病率具有高度自相关性,即当前的患病人数P(t)与前期的患病人数P0成正比,说明早期病例数的控制非常关键;其次,要控制病例总数就要使 <0(因为疫情初期 >0),即必须在疫情最初期严防新患者进入并使原病例与社区隔离;第三,要控制病例总数就要最大限度地减少 (使 / 为大的负值),亦即要使初始时刻社区的流感传播率最低。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广泛提高人群的免疫力。由于H1N1是新毒株,人群普遍易感,所以提高群体免疫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注射疫苗;第四,要控制病例总数还要使 为正数。但因 为正会引起病例数指数上升,所以要求 和 同时为负(这样 才能为正值)。这就是说,在整个防控过程中都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广义隔离( <0)和疫苗接种,并努力使患者的康复快于社区流感的传播(即使 <0)。

#p#副标题#e#

事实上,我国前一阶段和目前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正符合上述理论,具有严密科学性。例如,在甲流传入初期,我国政府就采取了果断的隔离治疗措施,有效扼制了初期染病人数,所以5—8月我国甲流发病率低于大多数国家。至今,我国已对1千多万人进行了疫苗接种,这对控制甲流传播和防止病毒由于基因重组而发生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还积极识别和救治甲流患者,努力加快康复速度,例如钟南山院士等建议,在症状出现的早期服用特敏福、使用“达菲”等抗病毒药物。所有这些举措都具有科学性并已有效地控制了一些地区的流感暴发。

为使 <0,当前在尚未出现或只有零星甲流病例的城市和社区(如居民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必须继续坚持口岸和社区的体温监测,务使流入的病例数最低。同时要提倡和坚持广义隔离。广义隔离的内涵包括患者留家接受随访、减少非重症患者求诊次数、病区分隔、防止院内感染、在大型交通工具中设置隔离座位、患者暂时使用不同寝室和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

其二,疫情仍按自然指数规律演变。式(1)中的 项表明:流感发病率是按指数增、减的。10月中以来我国甲流患者和死亡病例数目陡然激增是流感疫情按指数发展的一个实例(见图1)。我国前一阶段采取严密隔离措施之所以如此有效,正是由于针对了“病例数指数递增”这一要害关系进行防控,遵循了事物发展的科学规律。指数增长作用一旦被激发,就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因此,未来我国甲流的染病和死亡人数仍会迅速上升。药物、人力资源、医疗设施、行政管理、应急预案、卫生防疫、新闻工作、善后处理等都必须有所准备。

 图1

 

其三,疫情演变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从 的表达式可看出:社区的流感增长率除与人群免疫力和病毒感染力有关外还与露点温度及其变化、日照、降水、人际距离、公共和个人卫生等环境和行为因素有关。表1以作者为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所建立的流感模型为例,说明这些要素如何影响流感发病率。11月初我国多个省市出现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的现象正是寒潮天气助长流感暴发的铁证。天气气候之所以对流感具有触发和助长作用,是因为医学已证明气象要素能同时影响病毒存活、宿主免疫力、传播媒介和人类行为,诱发或加重多种基础疾病,其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其它任何因素却只能影响其中的1—3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气候环境和行为因素对流感活动的重要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表1

最新发现

在研究世界各国甲流疫情的过程中,作者进一步发现:死亡数目与大气压力波动有关。对美国、加拿大、英国、巴西、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等国的甲流死亡数字的时间序列与前期大气压强变化进行的相关分析发现:每当气压出现10毫巴以上波动后的3—5天,死亡人数就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许多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都对气压敏感。短时间内(48—72小时)气压的大幅波动能诱发或加重这些基础疾病,而甲流死亡个案中大部分人都有基础疾病。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气温一般都是由中央或分体空调控制的,但目前却很少有气压恒定的病房。气压与甲流死亡率的关系值得注意。

分析还发现:死亡高潮出现在极端露点温度后第1和第3候。在温带地区,甲流死亡高潮出现在露点温度最低(最干、冷的日子)后的第1候(3—5天)和第3候(11—14)天;而在热带,死亡高潮则出现在最热日后的1—3天。这是因为极端的温度和湿度能影响病毒、人体免疫力、室内逗留时间和促发某些基础疾病。可以预期,我国北方的甲流死亡高潮将出现在隆冬;而粤港澳地区在夏季会有另一次高潮。因此,极端天气预警、识别高危病人、把握救治时机、增加空气湿度、冬季保暖、夏季空调内外温差适中都是值得重视的防控措施。

连阴雨雪后流感最易爆发,华南明年春夏将再现高峰。作者注意到:1918、1957、1968、1976和2009发生的流感事件,其发源地都具有前期阴雨或太阳辐射异常偏少的重要特点。而连阴雨(雪)后一周流感最易暴发。这跟日照减少有利病毒繁衍,室内逗留增加人际传播等因素有关。这提示,华南明年春、夏的连阴雨将会使该地区的甲流加剧。

1918年的经验:阳光和维生素D或可抑制死亡率。作者在文献查阅中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1918的大流感由于病人太多,医院病房无法容纳,所以部分病人不得不被安排在室外帐篷中救治。令人惊讶的是,结果室外病人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室内病人。这很可能与室外清新的空气和阳光对病菌的抑制有关。近2年的研究已经发现,日照和维生素D对季节性流感具有预防作用。这是否也适用于甲流尚有待研究证实,但适量接受日照和摄取维生素D无疑可提高免疫功能。

对甲流病例数、各国人口和美国各州人口密度进行分析后,作者发现,发病和死亡人数与人口和人口密度关系非常密切:人口(P)和人口密度(d)的乘积(P×d)是发病和死亡人数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我国的京津、珠三角、长三角、四川等地应是防控的重点所在。同时,这也提示,减少大型集会和人口流动、必要时停课、停学、临时关闭人群密集场所、采用在家上班、电话会议等来增加人际距离将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作者在2005年就曾指出:世界流感大流行都集中发生在太阳黑子数最多和最少的年份。今年太阳黑子数出现了12年来的极小值,3—4月墨西哥流感暴发。尽管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极值的关系尚没有科学定论,但近两个世纪以来多次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极值的对应不得不令我们提高警觉。预计太阳黑子数的极大值将在2012年左右出现。因此,人类可能面临对流感大流行的持久战,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警惕:多种病毒并存,厄尔尼诺将助长今冬的呼吸道传染病

2003年的非典是暖冬助长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一个例子。科学界普遍预测,今年冬季赤道太平洋很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届时,我国局部地区的气候将会反常,甲流因此可能更为猖獗,对此,我们要保持警觉。

最后,不要忘记的是,甲流只是流感病毒家族中的一员。我国有季节性流感、禽流感、非典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基础。病毒因基因重组而发生变异是全人类所不愿看到的,但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以上分析说明,流感的暴发和流行与众多因素有关。多元防控就是运用流感暴发与各种因素相关的种种科学发现,制订全方位战略、采取全面对策。当前,甲流疫情出现了庞大的本土感染人数,单纯沿用前期的防控措施已不足够。疫苗注射虽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但要达到足够的免疫屏障,接种人口的比例要很高,这在时间和疫苗供应上尚有一定困难。其次,疫苗的保护作用还取决于病毒的稳定性。疫苗接种和被动隔离主要是施于适当人群的政府行为,对散在于广大国土的十几亿人民来说,必须大力宣传多元防控的科学道理,扭转人们认为疫苗和被动隔离以外的措施无足轻重的观念,使其自觉运用多元防控这个有力武器,从而开创一个全民抗疫的新局面。
多元防控策略似乎过于谨慎烦琐,但与大量感染和死亡所引发的社会安定问题相比,是非常值得的,这对保障人民健康,体现政府关怀,就更有深远意义了。我们坚信,只要沿着科学、多元防控的道路,就一定能把甲流所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冲击减到最小,赢得防控甲流这场人民战争的胜利,让中国再次震撼世界。

(周智翔:美国注册工业卫生师;环境健康硕士;哲学硕士;气象学学士。原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外国专家。现侨居加拿大。主要从事职业健康、流行病学、流感数学模拟及气候与健康的研究工作。)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