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经济变局下的民工荒

yangguangbaodao 2010-12-13 17:07:28 □本刊记者/王云伟 总第062期 放大 缩小

据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目前悄然发生了逆转,和逐渐回升的经济数据几乎同步,不仅是沿海城市出现大面积的“民工荒”,甚至连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也出现民工荒,建筑工地上技术工月薪5000 元,却依然出现工人紧缺的状况。相关数据表明,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眼下招工正困难重重。四川2008年返乡农民工达400万人,灾后重建吸纳的人数有140万人,然而返乡农民工中只有不到20%留在当地务工。

四川招工大失所望

记者在成都人力资源市场调查发现,现在用人单位给出的普工月薪都在1500元左右,部分企业甚至给出了3000元吸引应聘人员的注意,而技工的工资则更高,但仍然招不到足够多的工人。据成都市就业局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李华介绍,他们这里每天能够提供700多个岗位,但能够达成意向的也就200个左右。

在成都劳动力输出的大县金堂县,从东莞来这里的人才市场招工的人力资源经理邱士军告诉记者,此次他们公司前来四川招聘工人300名,本以为四川是人口大省,随便找几百个人没问题,但他来四川10天了,联系了各地就业局,才只招到了80人,相当失望。

农民工回家创业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对于农民工来说,走得再远,还是家最好。对于四川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吸纳了大量的民工。在四川安岳县,目前已经有数百个外出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上千人就业,而资阳更是发放了2000万贷款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这样就地安置农民工6.1万。

在素有金堂县打工第一镇之称的竹篙镇,记者看到在一个老旧的大房子里,300多个员工在熟练地操纵机器加工运动鞋鞋面,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张厂长告诉记者,她在深圳打工18年,去年回村里创办了这个企业,以前在深圳鞋厂打工的返乡农民工很快就重新上岗了,而且根本不愁招不到人。记者查看了这些在家门口上班的工人的工资,平均工资都能拿到1500元左右,个别人能拿到2000元。外地招聘启事里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对这些农民工来说,只要老家的工作好找、工资不低,他们当然不愿意舍近求远,漂泊在外。

据了解,在四川,建筑工地上技术工的工资更高。一个负责砌墙的技工告诉记者,他们的月收入一般都在5000元左右。某工地项目经理陈光平告诉记者,很多灾后重建项目为了赶工期,缺人手,都是重金请农民工。四川去年返乡民工达400万人,灾后重建吸纳的人数有140万人。

转战中西部等地区

在安徽,合肥新桥机场、宁安城际铁路、合肥高铁南环线枢纽工程、荣事达三洋产业园等一大批重点投资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仅仅合肥市蜀山区,今年就要推进219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据安徽省劳动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该省能够提供31.4万个就业岗位,全年预计新增岗位45万个,一大批打工“皖军”,将在自家门前找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记者在安岳县岳新乡调查发现,很多村民外出务工,已经不去沿海地区了,在西部省份打工的收入也不少。

东莞市政策研究室也曾为此专门做过一份调研报告。报告显示:长三角异军突起,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去“广东独秀”已被“全面开花”局面所取代。产业工人的流向从过去“发财到广东”变为“东西南北中”,尤其是流向华东地区。

据了解,现在前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民工只占到了总数的30%,而一半以上都在西部和华北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

成都的产业发展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四川灾后重建结束后,140万劳动力释放出来,首先填补了成都的用工缺口。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小江告诉记者,成都的产业发展是持续的,就产业发展的需求对劳动力需求会持续的增长,包括长三角的产业向成都转移,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的转移,在成都是蓬勃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大。

在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冷荣忠给记者拿出了一份今年7月呈报给国务院的农民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从务工区域看,四川省内和“三北”地区成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首选目的地,受调查的8个市东南沿海务工人数350万人,同比减少19%。而农民工收入也出现在沿海一带减少,在内地省份增加;在外向型企业减少,在内需型企业增加的特征。同时呈现出制造业收入下降,建筑工收入增加的趋势。报告综合分析,原来从业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外向型企业的农民工目前转行于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是择业的主要趋势。冷荣忠认为,这实际上是农民工在用脚“投票。”

冷荣忠说,如果是金融危机期间,或者是在以前务工的时候,收入不错,生活也很好,各方面的权益都有保障,金融危机发生也不把他们当成包袱来甩,那他们也不会轻易离开,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他们会到另外的地方去试一试,选择更好的机会。#p#副标题#e#

“民工荒”倒逼产业升级提速

“我们现在不缺订单,就缺人!”广州、东莞、佛山、深圳……在整个珠三角,目前这样急迫的声音不断从各个企业传来。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回暖,“民工荒”重现珠三角。再度出现的“民工 荒”,迫使产业升级提速。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最新统计显示,深圳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目前出现了拐点:8月份就业岗位为59万,求职人数为47万,用工缺口达到了12万。这也是今年以来,深圳职场供求出现的最大缺口,为4月份的6倍。

而在珠三角其他地区,比如东莞,招工难问题同样严重,东莞有关方面透露,今年以来东莞普工流失率达到15%,缺工问题从下半年开始一直未能得到缓解。

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形势回暖、企业订单增加,是“民工荒”重现的直接原因。贸易商范飞一直在佛山、东莞一带从事建材和家具的对外贸易,他的公司在美国休斯顿有一个实体店。他说:“我觉得经济确实是回暖了,美国那边的生意比以往好了很多。现在9、10月份,正是下单高峰,对于我们这些外贸企业来说,也是‘金九银十’。”

货运公司的业务量往往最能体现外贸实际情况,深圳一家国际货运企业的员工陈小姐告诉记者:“业务量7—9月上涨了大概15%,还是不如以前那么旺,但比上半年好很多,国外的买单增加了不少。”

这种复苏是圣诞订单的短时效应,还是可以持续较长时期的回暖?诚品实业的总经理张吉来说:“今年5月以前,倒闭的都基本上倒闭了,能活下来的都是比较好的企业。”他认为,现在的经营情况应该能反映出经济的实际情况。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谭刚指出,除了全球经济步入复苏轨道等因素外,企业升级速度与工人更新换代速度脱节、企业提供的职位及薪酬待遇无法留住“新生代”农民工,则是导致“民工荒”的更深层次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的农民工构成与前几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80、90后的年轻人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区别于普遍文化水准不高、“有工就打”的第一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对薪酬、福利等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但是,珠三角地区大多数企业,至今仍没有完成相应的升级换代,依然延续着以前“低成本、低利润”的加工贸易模式。珠三角企业给的工资待遇也不太好。据了解,深圳给普工开出的工资普遍在每小时3.5至5.5元之间,即使按最高限算,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作22天,一个月的工资也就968元,还不到深圳去年7月份开始实施的1000元最低工资线。工人们为了多拿点钱,只能加班加点干活。

刚从东莞考察回来的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珠三角地区的工资待遇与全国相比并不算高,加上金融危机时大批裁员,大批返乡的农民工在就近可以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大多不愿意再背井离乡,重返珠三角。

在工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及福利待遇,导致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珠三角企业用人成本普遍提高,曾经的成本优势正在慢慢消失,这也迫使一些企业加快了产业升级步伐。

诚品实业总经理张吉来说:“现在不仅招工困难,工资待遇提高的幅度也很快,在成本上压力很大,这逼迫我们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诚品实业今年投放了一批新的机械设备,以前需要5、6个人完成的一组作业,现在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工业化程度大为提高,这对缓解“民工荒”也大有帮助,当然投入也增加了不少。在产品结构上,他们也开始逐渐加大高端产品的研发投入,毕竟高端产品的技术含量更高,更具有竞争力。“民工荒”逼迫产业升级提速,这或许是珠三角企业的意外收获。

从民工慌到民工荒,中国劳动力市场悄然演变

短短半年,珠三角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截然不同的转变,从打不到工的“民工慌”到招不到工的“民工荒”,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着悄然变化。

据了解,金融风暴肆虐时,东莞劳动力市场至少失去了60万个工作岗位,近百万人被迫离开东莞。一部分人回到家乡,受惠于当地政府的就业创业政策而留在了家里;另一部分人则流向了长三角以及西部,还有北京、大连等地。

求职人群发生较大变化。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教授分析指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显示,求职群体的年龄出现结构性变化,新求职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约占70%。新一代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除工资薪酬外,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且把就业地区环境、就业企业工作场所环境及周边生活环境列为就业选择考虑的条件。相反,企业招工时一般提出岗位要求“吃苦耐劳”的前提,而忽视员工自身发展的诉求。因而,相当部分新劳动力不愿意从事流水线的一线普工工作,就业流动性加大,也造成了局部地区出现用工紧张。

国内地区差异缩小使外出打工者减少。有专家指出,人才的流动是因为有落差才发生的,能够形成流动是因为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形成包括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落差。随着东部与中西部在工资以及福利待遇上差距的缩小,加上当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和就业扶持政策,东部的吸引力较之以前下降,同时,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再去打普工,而更倾向于专业技术和管理经营类岗位。

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金融风暴发生后,农民工就业趋向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输入地由原来的以珠三角地区为主,转变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西部地区;二是吸纳农民工就业较多的企业逐步由出口加工型向内销型转移;三是在输出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农民工由转移就业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就地创业转变。#p#副标题#e#

内需扩大带来用工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向好,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宏观经济形势回暖。而在用工需求的增量中,市场结构调整带来的岗位需求成为令人欣喜的亮点。

 秦薇来自四川,原来是一名流水线工人,8月初,她在佛山一家陶瓷厂找到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这个厂因为拓展内销市场急需一批销售业务员。1000多元底薪,加上业务提成,这个收入让她感到很满意。目前她正在厂里参加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以胜任陶瓷产品销售工作。

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的陶瓷产业、张槎的电子机械产业是当地主要产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一直较大,但近期,业务销售人员成为最抢手的人才,具有2—5年工作经验的销售人才最受青睐。一些企业老总表示,扩大内需政策给企业带来很多商机,企业比以往需要更多业务销售人员。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协理张万全说,公司今年以来招了2000多人,上两个月就招了七八百人,原因就是内销订单明显增加。据了解,艾美特内销订单今年增加了15%。

另一方面,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取向,带来经济格局发生积极变化,这也直接拉动了就业。

广东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上半年,广东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为63.7%,比去年同期提高26.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解决100万人就业,第三产业现在已成为拉动广东就业的主力军。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在广东人力资源需求比重中占5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占比20%左右,需求呈两位数增长,这已成为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

回乡创业成为农民工的选择

庐江县力拓体育用品公司老总黎纳新,曾和一批老乡在浙江打工多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他敏锐发觉,不少外贸产业由沿海向中部地区转移。瞅准这一机会,他毅然回乡创业。日前,他的企业在政府支持下顺利落户“凤还巢”创业园,企业生产的运动手套、帽子等产品全部销往欧美市场,日前在手订单1500多万元。老黎首先对返乡农民工敞开了大门,目前解决300多位本地返乡农民工就业。

如今,在庐江这个农民工输出大县,大小创业园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工创业的实训基地、孵化基地和示范基地。目前的就业形势回暖带有“补工”性质,提高劳动力素质才是根本。

相对企业而言,政府部门对当前的用工形势回暖出言谨慎。订单量少周期短、国内市场没有完全打开、主要的出口市场需求仍然萎靡不振……眼前的短暂回暖带有不少季节性、偶然性的因素。这是珠三角面临的隐忧。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说,过去构成珠三角人力资源市场最主要需求的是制造业,制造业招工多为批量招工,占人力资源市场岗位近一半。但今年以来制造业招工多为补员,占人力资源市场比例最少下降到20%左右,即便是当前,招工的数量和规模远远小于往年,依然没有摆脱补员的痕迹。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也提高了。”张宝颖介绍,根据广州到2012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目前技能人才缺口50万人左右,“目前用工市场技能型人才非常短缺,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广东有就业岗位,但缺乏中级以上技能型劳动力,尤其高级技工供求缺口大。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的加快,技能型农民工会进一步紧俏。”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技工的求人倍率为1.37,技工缺口累计达75.4万人次;而同期普工的求人倍率为0.74,市场普工供过于求达72.7万人次,显示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据了解,2008年,广东全省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8.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4万人。今年,广东将进一步实施技能普惠制度和“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将培训农民工400万人次,其中外省初级以上技能农民工100万人次。22所技工学校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点。

几天前,来自安徽铜陵的吴淼到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找工作。她原来在东莞一家工厂做工,金融危机爆发后工厂暂时停工,她也来广州“闯一闯”。但陈芳很快发现,由于没有经验、不懂技术,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陪她前来应聘的同乡谢静已回了老家,准备读个大专再出来闯。“还是要有一技之长,那样才有好工作。”陈芳说。

由此可知,农民工流向是我们观察中国经济动向的一个窗口,看到这些变化,最应该警醒的恰恰是那些面临招工难的沿海地区,无论外需萎缩的国际市场,紧张的国内劳动力环境,还是我们日益强调的生态资源环境,都在压缩简单加工制造业的空间。尽管过去20多年里,不少沿海地区靠加工制造业赚到了第一桶金,但从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趋向看,继续一条路走到黑只会越走越窄。如果这些地方不能顶住出口下滑的压力,真正把产业结构由低转高,摆脱对内地廉价劳动力的严重依赖,未来将用脚投票的就不止是农民工了。

就像民工潮的来临是市场推动的一样,民工潮的退去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无论潮起潮落,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敏锐地把握其中的动向,对经济发展、产业模式做出提早规划,不要被晾在了沙滩上。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