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月明星稀,孝为宗兮

pinweiyuedu 2010-12-13 17:07:28 (编辑整理:唐芳) 总第060期 放大 缩小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 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务院2006年5月20日批准该节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起为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30000多人。#p#副标题#e#

中秋节的文化蕴涵

“中国人的心态、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现得生动而自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介绍了中秋节衍变为仅次于春节的中国秋季大节的过程。

 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近世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开始出现,到明清,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萧放认为,中秋节虽然晚出,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如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月亮天体崇拜。《礼记·祭义》所谓:“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在古人看来,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

唐人精神浪漫,中秋赏月玩月成为唐朝文人的时尚,白居易就留下了“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的诗句。月神的神话在唐朝出现了新的情节,月宫中除了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外,添了一位吴刚。月神由原始的宇宙主神演化为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月宫似乎是天地之间的第三界,月亮的高远清凉在唐人那儿唤起的是宇宙空阔与人心交感的美学意绪。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中秋放假一日。明清后,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中秋成为民众生活中的重要节点,上升为与年节端午并列的民俗大节,节俗活动丰富多样。

萧放认为,中秋在传统的四大节日中,虽然成型最晚,但影响很大。部分原因是中秋节俗有久远源头,更重要的是中秋节俗贴近了民众生活和精神的需要。

“如拜月与赏月,在中国人心中,月亮始终具有柔和与光明的象征,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向往。”与西方社会对太阳的崇拜完全不同,中国人的许多节日都考虑了与月亮的对应关系,中秋佳节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在人心日渐疏远的今天,中秋赏月仍然寄托着中国人“天上月团圆,地下人团圆”的情怀。对于今日中国人来说,每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洗礼。

“中秋佳节顺应着中国人的感情需要。”中秋夜,人们沐浴同一轮月光,共享象征团圆的月饼,品尝新收获的瓜果,分享亲情与友情,是中国人极为重要的精神需要。

“更重要的是,中秋节代表中国人生活的理想境界。”“人月两圆”的意境,自古就是中国人特别追求的美好人伦境界。中国古代就称中秋为“团圆节”。圆润澄澈的中秋明月,给国人一种精神提示,以天上的圆月来促进人事的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至今仍是中秋节日人们引用最多的祝愿。

“中秋是中国的传统大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天体的崇拜,复合了古代秋尝与祈求子嗣等内容,蕴涵了中国人家庭团聚、分享亲情、向往美好的人伦理想,具有整合与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萧放说。

孝道应顺势而为

我国历来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赋予春节辞旧迎新,祈求幸福,亲属团聚、祭祖拜友的意蕴,赋予清明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赋予中秋节以团圆的文化内涵。然而关于“孝”,我们已经很久不谈了。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五四”运动开始,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对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口诛笔伐,“三纲五常”被打翻在地,孝也被扔到爪畦国去了。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中,孝再次被翻出来,理所当然的列入“封、资、修”“牛鬼蛇神”,加以横扫、打倒。长期以来,人们不愿谈孝,不敢谈孝。孝的问题成为“禁区”。致使当今年轻一代不知孝为何物。对父母千辛万苦养育之恩无反哺之心,对父母失却应有的尊敬、甚至虐待父母,不赡养老人。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孝道”,孝道乃孝亲之道。“孝”是全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指个人对于家庭、对于双亲必须尽到的义务,是道德所崇尚的五伦之首、百善之先,是增强家庭凝聚力、促进社会安定祥和的根本所在。广为流传的《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孝”是进入家庭生活最早的伦理道德,伴随着社会的脚步与历史一起前进。在家庭和社会上,“孝”始终是非常重要的道德伦理。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孝道德对维系家庭伦理、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历史作用。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如春节、仲秋节、重阳节,许多习俗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尽孝注重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的结合,在目前社会中突出精神慰藉尤为重要,在家庭“孝亲”的基础上,由对家庭内部的关切,推广到家庭外部的人们,进而推广至国家、天下。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由内到外、从知到行、从小到大的循序渐进的扩展过程。体现在价值理念和追求上,就是修身“成仁”,实现“仁政”的社会理想。

不可否认,在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由于各朝各代封建统治阶级为巩固政权,利用孝道德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使“孝”不可避免的掺进一些封建糟粕,但孝作为中华民族重要道德伦理,核心是好的。今天,我们站在21世纪角度看待“孝”,应批判其封建糟粕,保存并且宏扬其伦理道德的精华,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时代重要的道德伦理,而不应一概否定。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