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60年的民生印记之『住』

yangguangjingpin 2010-12-13 17:07:28 (编辑整理:广舒) 总第060期 放大 缩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姓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土砖房到红砖房,再从红砖房到水泥铺的单位宿舍,再到现在的高楼大厦,那些地毯、窗帘等室内的装饰,曾经“专供外国人”使用,而我们已经实现了从“居住”向“享受”的升华。虽然“住”只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一个很小的组成元素,但普通老百姓的居住品质也能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那么,60年来我们的“家”都经历过哪些变化呢?在新中国迎来60华诞之时,我们有意识重新梳理这个历程,不单是为了回忆,更重要的是为了见证未来。

改革开放前“忧”其屋 新世纪以来“优”其屋

56岁的太原铁路局职工孟宪邦,亲身经历了住房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以前,是居者“忧”其屋,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新世纪以来,向着居者“优”其屋迈进。

 孟宪邦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居住环境时说:“我父亲是干部,在上世纪60年代初,单位就分给了我家两间房,虽然不足30平方米,但是在那个年代,有这样居住环境算很不错的。那时,父母住一间,我们姐弟三人住一间,很多同学都羡慕我们。”在当时,孟宪邦家里基本上没有家具,换洗的衣服、被褥就放在几个纸箱子里。由于烧炭做饭,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外边做饭,遇到天阴下雨、下雪,只好把生好火的炉子搬进屋内做饭,房间充满了油烟。

后来,孟宪邦渐渐长大,感觉房子越来越狭小。1975年,20岁出头的他,在自己家旁边依着一堵土墙搭建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屋,就像电影《没事儿偷着乐》里张大民一样,有了自己独立的屋子。透着风、漏着雨,就在这个小屋,孟宪邦成了家。

1979年,孟宪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太原铁路分局,并很快担任了主管技术员。那个时期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孟宪邦也是这样,期盼着单位分房能尽快轮上自己。1983年底,这样的机会降临到孟宪邦头上。“由于工作出色,单位领导提前考虑为我分房,我有了一套40平方米的楼房,有独立的卫生间,心里觉得挺美的。”在当时被称作“一间半”的楼房里,孟宪邦住了8年。第一台电视、第一台洗衣机等诸多的第一,都是在这个家实现的。1991年,经过单位调整,他再次享受到福利分房,住进了一套“两间半”的楼房里。55平方米,孟宪邦当时感觉好极了,宽敞明亮的客厅,温馨舒适的卧房,煤气、自来水、厨房和厕所配置齐全。

从上世纪80年代新住房时代开始了,住房政策出现了分水岭。一方面“福利房”仍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原先分配的“福利房”以及各式各样的自建公房折价转卖给了使用者。1995年,孟宪邦将单位分给他的楼房按其工龄,扣除房屋折旧,花了一万元出头买了下来。“当时虽然没有给大红本,但单位承诺归个人了。一个自己拥有的私产房,再次让我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转眼到了1998年,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住房实物分配被取消,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许多人的住房轨迹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01年,孟宪邦的单位集资建房,每平方米1800元,“如果要买势必是家里最大的一笔开支,但想到三室两厅的舒适环境,还是决定花20多万元买下这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而言之,是收入水平提高了,不担心这样的负担。”孟宪邦说。

新居装修一新,高档家具,名牌家电。2004年,孟宪邦搬进了新宅。如今,小区是花园式社区,常年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全天候封闭式管理,电子监控,智能化安保。房子造型也非常新颖,设计合理,空间流畅,通透的大飘窗,视线特别宽阔。

从同挤一间土房到孩子个个有家

王怀怀老人今年76岁,保德县义门镇贾家峁村人。回忆起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家,老人竖起大拇指夸起了共产党。“我是个贫农,解放后国家实行土改政策,政府给我们分了地,还分了房。那时甭提有多高兴了。”

王怀怀老人共有8个孩子。其中4个就是在政府分的房子里出生的。当时一家6口人就挤在一间房子里。后来,孩子们逐渐长大,老人在山坡中间,又挖了一眼土窑,空间稍大一些。她让大点的孩子们在土房住,自己和老伴在土窑住。

1978年后,王怀怀老人家生活比以前宽裕了些。那时候,孩子们有的已经结婚,为了让他们能住得更好,老人决定建房子。就这样,又建起了三眼窑洞。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出生的孩子们陆续又要结婚,住房再次紧张起来,老人又开始操持着建设新的住房。之后,老人的三眼窑洞变成了七眼。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老人的生活渐渐富足起来。“生活提高了,收入提高了,孩子们渐渐也不需要我管了,他们自立门户,自己操持自己的事情,住房一大再大,家里的东西也越来越和城里人一样。”王怀怀老人说。#p#副标题#e#

矿山棚户区居民实现“安居梦”

77岁的柴玉莲老人,曾经在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同家梁矿的棚户区居住了55年。2007年,她作为首批居民入住同煤集团安置新居。在此之前,老人认为能在有生之年,住进有暖气、煤气的楼房 做梦都不敢想。

柴玉莲老人回忆说,1952年20岁的她与矿工结婚,婚后的住房就是依托矿山凿出的一眼窑洞。婚后的柴玉莲,每天要到河湾去担水。由于交通太不便,她轻易不出矿山。柴玉莲的孩子们都在这个“老窝窝”出生、长大,多年过去,“老窝窝”依旧没有变大。“那房又低又窄,上了炕就直不起腰。”后来,孩子们一个个离开了棚户区,有了自己的家,留在“老窝窝”里的只剩下老两口。

棚户区地处矿区周围的山坡或沟畔,位置偏僻,没有公共厕所和垃圾场,没有下水管道,到了夏天蚊蝇乱飞,有人干脆形容那里是“矿区的农村”。居住在棚户区的大多数是退休矿工及工亡、工残家属和低收入的员工。棚户区成因多样,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矿企业重生产轻生活,在职工的住房上投入的资金有限;二是随着房改政策的出台,矿区虽然新建了大批住宅楼,但居住在棚户区的职工却大都已经退休,收入低,无力购买;三是部分职工将楼房给了儿女住,自己仍居住在棚户区。

这些50多年前修建的平房从未翻修过,现在早已成了低矮破旧的危房。2005年年底,柴玉莲老人听说有一个庞大的、惠及近30万居民的“大同煤矿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治理改造工程”正在酝酿。这一年,柴玉莲和许多矿山棚户区里的居民们都开始做起了“安居梦”。

2006年,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列入了《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山西省2006年承诺为群众办好的12件实事之一。也就在同年,“两区”治理改造一期工程矿工家属住宅楼拔地而起。在短短8个月内,一期工程373栋住宅楼竣工,和柴玉莲老人一样,同煤集团公司有2万户居民分到了楼房。在山西省大同煤矿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住了大半辈子的人们,有生第一次住进有大窗户的楼房、第一次用上暖气。

三迁居

在短暂的三十年中,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马光仁迁了三次居,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居住面积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舒适。

马光仁的家是在镇(原来叫人民公社)住地的一条街上,三间正房,两间南屋,家中四口人,父母和一个弟弟,弟弟小他3岁。1974年初,马光仁结婚住在两间南屋里,1975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全家6口人,其乐融融。1978年,马光仁弟弟已经21岁了,到了该订婚的年龄了,可还是住在北屋的里间屋内,父母住外屋。有几个媒人上门提亲,一看,连个住房都没有,结婚可不能结到里间屋,就算了。父母多次找大队(当时是大队)党支部书记,五次写了申请,终于在1978年初分得一块宅基地。宅基地在村边子上,离家足有1里地。宅基地划分后,全家就张罗着盖房。当时,马光仁的父亲又刚做完胃大部切除手术,为做手术,花空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只好东挪西借,石头是托一个亲戚给买的一个旧房落的基础,墙是土坯的,总算盖上了三间“新房”,新房子还没干,父母就撵马光仁夫妻俩到新房去住。那时,正是冬天,进屋后,冷得直打哆嗦,晚上睡觉前,先在屋里点上点柴草,烘烘屋里。由于屋顶是白石灰捶顶,白灰用得少,屋顶出现了裂缝,逢到下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边不下屋里还滴答。往往,炕上、桌子上都放满盆盆、罐罐,来接雨水。晚上睡觉,不得不找个不漏雨的地方,打一个地铺,合合眼,熬到天亮,这样的日子,一直熬了四年。

1983年,由于村庄地处黄河滩区,地势低洼,易淹,上级批准,整村进行搬迁,马光仁又分到新的宅基地。那时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马光仁在学校教书,记一个长工,每月领十几元钱的补助,家中接连喂了几个肥猪,又喂了一个母猪,卖肥猪和卖小猪攒了点钱,生活富裕了不少,马就不惜花3000多元钱盖起了五间新瓦房,窗明几净,又用一年时间盖上了偏房、大门,修了院墙,好一个舒适的四合院。

2000年,马光仁的儿子和儿媳都在长清城上班,有了一个小孙子,为方便孙子长大后在城里上学,他又凑了11万元钱在长清城里买了一处130多平米的楼房,因为住一楼,前面有一个60多平米的小院,又盖上小南屋、大门。祖孙三代五口人,生活得有滋有味,不愁吃,不愁花,孙子在石磷小学上学,与家一墙之隔,北边有公园、医院、商店,挨着家就有四五家饭店……

30年,三次迁居,真是吃着甘蔗上楼,步步高,节节甜。#p#副标题#e#

从“房外厕”到“房内厕”

小的时候,英涛就发现他们家的厕所和别人家的不同,别人家的都是没遮没盖,日晒雨淋,而他们家的却被做木匠的父亲弄成一个小木屋,看着这间小木屋和一群灰溜溜土墙的厕所呆在一起,真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说起这个小木屋的厕所,需要感谢英涛的姑姑,她在解放后没多久,从城里带回了英涛的姑父,准备在家里办酒结婚,谁知道姑父在家呆了没两天,捂住肚子直叫唤,说什么也要回城里去,不再等到结婚办酒了。英涛的爷爷和奶奶慌了,以为什么事情得罪了城里的姑父,谁知姑姑一说,才明白都是屋后那厕所闹的。英涛家原来那厕所和村里许多人家的厕所一个样,一口大水缸齐腰埋在地底下,两块条形拱砖往水缸上一放,四边围点草席子,或是垒个乱石墙,就是一个厕所。厕所里纸也没有,都是一根根削好的竹片,有的村民更省事,就是几块河里捡回的鹅卵石。就这如厕条件,怎么让英涛在城里的姑父吃得消,过得习惯。

没有办法,做木匠的父亲想了几个晚上,终于想出弄成一个小木屋,在水缸上齐整整的摆上木板,然后再在木板上掏一个洞。然后还有放草纸的地方。就因为这个小木屋的厕所,全村都轰动了,都跑来参观,有些人还不忘记在英涛家的小木屋的厕所享受一把。这可不行,英涛父亲又赶紧弄了扇门,把厕所锁住。这一锁让村里的人笑话英涛家好一阵子,动不动见到英涛家的人就笑话他们家,厕所上锁防偷粪。英涛姑父没住多久就走了,但小木屋的厕所却成了村里一道景,只要上面来人,村干部都会带到英涛家说,人就你家招待了,你们家干净,上面人住得惯。其实言外之意,无非就是那个小木屋似的厕所。

时间永远是一驾飞逝而过的马车,转眼之间坐在马车上的人就老了,等到八十年代末,村里已经很难见到那些坐落在犄角旮旯的缸坑了,都把厕所从室外移到室内,也开始像城里的人一样,给厕所一个好听的名字——“卫生间”。英涛家也不例外,不但像城里的人一样,在卫生间内贴上了瓷砖,还用上了抽水马桶。可这都不算什么,最厉害的是英涛做生意的侄子,去年在市里买了一套复式的住房,有两间巨大的卫生间,不但把这两间卫生间分成主、客,还装修成冲浪淋浴休闲的场所,还在卫生间内分成干、湿两区。而她侄子买的那个多功能坐便器,不但可以温水冲洗,还可以暧风烘干。这个马桶就像当年英涛父亲做的小木屋一样,引来许多亲戚的好奇,一天英涛的堂姐也忍不住好奇,来侄子这儿看他的坐便器,她一边听侄子介绍什么喷头自洁,座圈加温、除臭、抗菌,一边好奇的把头伸进马桶内四处打量,谁知一股温水直射大姐的脸上,然后从马桶中伸出两把刷子直往堂姐的脸上刷,吓得堂姐一边缩头一边哈哈大笑。

这就是英涛家的如厕悲喜剧,和中国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家一样,一间普通的卫生间,却经历60年的变化,从最初的解决人的基本需求,到讲究质量、实用,到今天讲究风格,讲究个性。这样的变化,也是我们社会经济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在改革发展大环境下人性得到最大释放的一个缩影。

住房变化记录时代脚印

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允许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自此揭开了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

1984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扩大城市公有住宅补贴出售试点报告》指出:城市公有住宅补贴出售给个人,是逐步推行住宅商品化、全面改革我国现行住房制度的重要步骤。

1988年2月27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提出的《198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将“改革住房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作为1988年的经济工作总的方针之一。

1993年3月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关于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将“健全住房、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作为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十五大明确指出:要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改革住房制度。

1998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住房制度改革制度已经出台。

2001年3月5日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指出:要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的住行条件。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廉租房供应保障体系;发展房地产业。

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较大幅度增加对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p#副标题#e#

链接

住房消费六大变化

变化一:公房变私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形成了公有制住房独霸天下的所有制格局。以广东顺德城镇居民拥有私有住房为例,到2008年底私有住房的家庭比例达到99.0%。据统计,2002年底顺德24%的城镇居民 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含两套), 2008年底已上升到29%。

变化二:分房变购房

过去,在住房作为福利而实行实物分配的体制下,城镇居民获得住房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工作单位,人们拥有住房的能力主要与工作单位、工龄、技术职称、职务等有关。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之后,城镇居民获得住房的主要途径不是通过单位,而是通过市场。居民拥有住房的能力主要与受教育的年限、工作收入等因素有关。

变化三:生存到享受

人们更加讲究住房宽敞、明亮、舒适,环境幽雅、舒适的小区不断涌现;居民从平房搬进楼房,小房换成大房,同时花钱去精心装饰。

变化四:收音机变电脑

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初,收音机普遍进入居民家庭。至2008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94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购物和交往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变化五:不花钱到花大钱

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房租支出都在5元左右,人均月房租支出仅相当于一包香烟的价格。进入20世纪90年代,居民对水电燃料的支出直线增长,除支付房款外,购房家庭还会花费相当于房款36%的资金用于住宅装修。

变化六:小区生活更方便

20世纪80年代居民小区建设刚刚起步,各项服务功能比较欠缺,仅限于如小卖部、小食店等最基本的服务,小区绿化、物业管理处于空白。

进入20世纪90年代,活动站、幼儿园、理发店、饭店、商店、维修站、绿化队等各项社会功能一应俱全,一个小区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居民平均每人住房面积变迁

城镇 农村

1985年 5.34平方米

1990年 6.64平方米

1995年 8.21平方米

1997年 10.62平方米   

1998年 10.96平方米

2000年 20平方米

2005年 25.6平方米

2007年 27.3平方米

2008年 28平方米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