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60年的民生印记之『食』

yangguangjingpin 2010-12-13 17:07:28 (编辑整理:唐芳) 总第060期 放大 缩小

一粒米里看世界,两根箸间话国情。谈起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生活变化,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化。60年间“餐桌”的内容、品质在不断转变,真实生动的反映着中国的沧桑巨变,从建国初期的吃糠咽菜、有啥吃啥,到凭票买粮买油,再到现如今吃啥有啥,无论你身在都市,还是居住乡间,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能令你品味出: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由原来的饱餐型转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建国60年来在饮食上留下的轨迹吧!

建国初期至文革时期

窝头相伴的童年,粮票是命根子

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一个被战争和掠夺破坏得满目疮痍的社会,社会生产力根本不足以解决民生温饱问题。国民吃的都是些杂粮粗面,北方是窝窝头、玉米面馍馍;南方也是糙米粗粮,而且有这些也已经是很不错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粥没少喝,野菜没少吃,白面白米恐怕就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梦想了。据有关资料显示,地主家最有威望的长者一年也只能吃到几次白面,其他家族成员都是以粗粮为主食,一般人家吃的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了。

计划经济时代,物品奇缺,求大于供,只能采取凭证分配的办法。那时,中国人有了粮票才能在街上买吃的。从1954年中国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后,1955年到1982年共印制了9种年版33枚全国通用粮票,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用粮票购买粮食用品,其中还包括食油……

说到粮票,如今恐怕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都不知道其为何物,但是它在许多过来人的心目中依然印象清晰,甚至还有着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粮票始于1955年,直至1993年才光荣“退休”,其间一直扮演着调节社会供需的杠杆角色。它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一斤地方粮票大概相当于人民币两毛钱,假如去早点摊上买包子、油条等食品,如果没有粮票,就要相应地多付一些钱来抵粮票。粮票一般不是直接发放的,城市居民需要米面的时候要凭购粮本到指定的粮店购买,粮店的工作人员会直接在粮本上根据人口定量记载购粮斤数。不过,后来随着粮食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各地都陆续放松了这种限制,粮本上节余的粮食可以用粮票发还给居民。因此,不少家庭都多多少少地储存了一定数量的粮票。

大跃进让几亿中国人过上了集体公社的生活,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锅饭、集体灶又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所有的社员围在一起吃“一锅饭”也是中国人素来提倡集体生活的反映。1959年起我们国家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农民在石碾上磨剥完的玉米粒的玉米棒子芯,用它们来做窝头吃。“吃糠咽野菜,家人去厕所得另一个人陪着去帮助抠大便。当时,一下课,同学们呼啸着跑到学校的菜地里,去捡拾白菜根,茄子和辣椒的嫩叶和嫩茎生吃,因为年龄小,不懂事,经常采摘一些有毒植物来吃,中毒事件屡屡发生。”1959年至1961年的这次全国大饥荒再次让中国人在“吃”上饱受煎熬,这个时段是中华民族的大灾难,草根树皮竟然也都“供不应求”。

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讲,由统购统销带来的饮食消费模式的改变是他们对建国初期计划经济的最深体会。不仅粮、油需要凭票购买,连棉布和日常用品也开始变为凭票供应。于是一股朴素的饮食之风逐渐在各阶层城市居民饮食生活中发展开来。建国前已经介入城市居民饮食生活中的西式饮食突然戛然而止了,各大城市的西餐饮开始败落直至消失,国民对西餐的否定情绪也慢慢滋长,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里,还有一些城市的西式餐饮在勉强维持的话,那么到了五十年中期以后,西餐、西餐馆只存留于一些城市居民的记忆中了。一些有名气的大饭店也顺应这一餐饮界朴素之风改革起来,由原来以名贵菜为特色的饭店转为提供大众菜,大锅菜的饭馆。

70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初期:

饭馆多起来,中国第一家民营餐馆开业惊动美国合众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随之,各行各业也都蠢蠢欲动起来,餐饮业也不甘落后,瞅准了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改善的契机,努力弥补着这些年来的荒芜。人们餐桌上的菜样丰富了起来,街上的饭馆也多了起来。传统的八大菜系在沉寂许久之后也复苏繁荣起来。中国人开始有精力来讲究“吃”了。

这时的城市居民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束缚,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国民不仅对肉食、蛋白质的摄入增多,而且日渐对饮食多样化的要求也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发展。人们更是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欢迎着西餐厅的重返。

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开业惊动美国合众社——“悦宾”隐藏在北京东城区的翠花胡同里,平时这里一片宁静,而在每天饭点时推开“悦宾”的门,恍惚间好像走进了20多年前的公社食堂,一派热火朝天。当时一个美国的记者说,3天之内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开了个体饭店,合众社报道了这个消息……

80年代:西式快餐、洋快餐遍地开花

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老百姓的餐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冬天也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蔬菜,大白菜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很多家庭开始随吃随买。

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年夜饭,这时可比10年前丰盛多了。家住呼和浩特市的刘美丽回忆说:“那时候过年,一大早先到菜市场挑一条大鲤鱼,做个整条的糖醋鱼,取‘年年有余’之意。猪肉有多种做法,或者炖盘排骨,或者蒸碗四喜丸子,敞开吃保管够。海鲜成了那个时候的俏菜,平时吃得少,过年就当换换口味,油焖大虾的香味,现在还记得。年夜饭一般有八大碗,端上来满满一大桌,一家人吃得挺高兴。”到了80年代后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把禽、蛋、奶、水果、蔬菜等包括在菜篮子工程里统筹解决。经过近10年的努力,才彻底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的局面。粗粮食品逐渐从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1984年4月20日,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西单南口的西绒线胡同开张。当时的市领导张百发前来剪彩。美联社记者发出的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当天,义利快餐厅150平方米的店堂挤满了来宾,大家品尝汉堡包、火腿三明治……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出中国内地第一家店时已有炸鸡、土豆泥、百事可乐等八款产品。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知名洋快餐的必争之地……

经历了缺衣少食的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逐渐让老广口袋里的余钱多了起来,而最具有代表性的饮茶文化在这个时候开始重返历史舞台。早晨在茶楼叫上一盅两件,倒上一壶普洱,慢慢叹上一个上午成为不少老广假日的指定行程,“饮咗茶未”也逐渐成为老广们碰面的口头禅。许多茶楼、大排档更逐渐开设夜茶、下午茶,甚至从早到晚茶市不断,兼午、晚两餐。茶楼打烊从一天多次变成一次了。这就有了“饮茶直落”的诞生。

90年代:流行下馆子,饮食多元化

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老百姓食品消费的场所、形式发生了变化,饮食消费领域不断扩展。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进餐馆尝尝鲜再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谁家有喜庆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一桌,又省事又有面子。那时候刚时兴自助餐,很多市民都要去尝一尝。北京市民张存刚一想起第一次享受自助餐的经历就禁不住笑出声来:自己过生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吃自助餐,既为了饱口福,又为了庆祝生日。可是每位30元的价格实在不低,大家都想着得对得起那些钱,可是没管肚子的感受,一顿饭吃下来,全家人肚子几乎都鼓了,溜达了一大圈才消下食去。可见当时的老百姓下饭馆要的还是经济实惠。

再往后,餐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90年代中期开始,鲍鱼、海参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尤其以鲍鱼最为吸引人的眼球。那时候,呼和浩特市有一家顺风饭店,以经营粤菜、基围虾、生猛海鲜为主,生意特别火。当时,老百姓主要是奔着吃海鲜去的。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全国各大菜系互相渗透,南菜北做。同时,已经从餐桌上消失的粗粮又意外地受到了食客的青睐,重新成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老百姓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随着生活的富裕,中餐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等纷纷进驻,人们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

在广州,“食”众口皆碑。粤菜取百家之长,用料广而精,配料多而巧,味重清、鲜、爽、滑,讲求镬气,尤以小镬小炒著称,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鲜”,菜肴有“香酥脆肥浓”之别,“五滋六味”俱全,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食客的推崇。岭南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川的特征,在饮食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广州除粤菜外,川菜、鲁菜、淮扬菜、湖南菜等其他菜系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西餐、日本料理、韩国菜、东南亚风味、中西快餐等异国美食也在羊城纷纷亮相,如三套车俄罗斯西餐厅,全球著名连锁品牌必胜客餐厅等等。今日羊城,多种菜系并存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经营格局已经形成。

都市的发展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网络的发展,白骨精的繁忙生活和宅一族的出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正在逐渐转变,而新的“食”代也已经到来:便捷、高效的外送服务已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特别是工作用餐、家庭聚会、节日聚餐……外送需求越来越大,更多市民选择专业餐饮外送服务,这也将成为专业外送品牌在中国发展的契机。这其中有代表性的品牌包括国外的知名品牌必胜宅急送等,打个电话就有美食送上门的便捷用餐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新的生活方式迎来了新的“食”代。

21世纪:饮食成为一种文化,人们更多追求健康饮食

到了21世纪初期,中国的饮食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个空前高潮。人们不用再为吃什么发愁,而是更多的根据我国特有的饮食文化谋划怎么吃的问题。

从特质看,21世纪初期我国的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更要讲究怎么吃得健康、怎么吃得更养生,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于是,家庭主妇们开始寻求健康主题,对水果、蔬菜极为重视: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连花生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总之,什么食品搭配有利于健康,已经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如今,大超市里牛肉按部位卖,肉馅要分肥瘦,鸡蛋是纯天然的,各种奶制品琳琅满目……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方便上班族,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半成品,荤素搭配,买回家以后炒熟即可。现在人们讲的是要吃好、吃出文化和健康。一日三餐要讲究营养搭配,肥肉最好少吃,多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鸡蛋一天不要超过1个,早晚吃点水果可抗衰老……

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由原来的饱餐型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近几年,高粱、玉米等杂粮再度走红,它反映了老百姓对杂粮中微量元素的重视,对传统膳食的重新认识。与餐饮形式更加多样化相匹配,人们对就餐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园式餐饮、园林式餐饮、野外餐饮以及露天餐饮都非常受欢迎。另外,社区餐饮也有了很大发展,今后家庭送餐将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链接

记忆中的零食

望着如今超市商场里包装得花里胡哨的糖果、饼干,很多人突然感慨起小时候那些爱吃的零食。它们包装简单,价格便宜,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漫长的童年。尽管现在早已经找不到它们的身影,可那些深刻在脑海中的酸甜味道却成了永远不会消失的童年回忆,亦是回味共和国60年的一面侧镜。

搅糖稀:学校门口总有卖糖稀的,一个很旧的木头箱子,里面有个黑糊糊的小锅。半透明的糖稀在锅里冒着热气,不时的冒出泡泡。并不富裕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掏出5毛钱,换来两根短棍,加一团半透明的糖稀,搅一搅,拉一拉……

无花果:一个小小的长方形袋子,上面印着咖啡色的“无花果”三个字,每包先是五分钱,后来涨到了一毛。这里面装的是长长的细条丝,味道酸甜,很有嚼劲,拿过之后手上还会留下白色的粉末。记得小的时候曾和伙伴讨论过它的原料到底是什么,最后一致赞成它是萝卜丝的说法。

开胃丹:说起它的全名“济公开胃丹”怕是没几个人知道,但是提起它“老鼠屎”的别名,许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大名鼎鼎的它外形的确与别名十分符合,一粒一粒黑褐色,直径两三毫米左右大小,味道也是酸酸甜甜的,数量上也很吸引人,小小的一包就能吃上半天。记得刚是袋装,后来改成了类似清凉油的塑料包装,因为每次都是直接放到嘴里倒着吃,以致后来它们因为口水的“泛滥”都集结在出口倒不出来。

山楂条:它的大名应该是“果丹皮”,但是山楂条这个叫法似乎更深入人心。五六厘米长宽的山楂片被卷成条筒状,外面就包着一个薄薄的透明塑料膜。吃的时候要把它卷开,撕一点放到嘴里含着。一毛一根的价格很实惠,所以每次都会买上好几根。

瓷瓶酸奶、北冰洋汽水、娃娃雪糕:这些老北京的传统零食,不知道当年拥有多少粉丝呢,实惠地装满整个白磁瓶的酸奶,至今仍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热卖。北冰洋汽水,那时候带给孩子们带来的震撼一定超过现在的芬达。而每次想起娃娃雪糕都是一阵唏嘘,即使现在冷饮多到数不胜数,但是依然没有谁能取代它在大多数70、80年人心中的地位。戴着帽子的大眼娃娃的笑脸造型,帽子、眼睛、嘴是灰咖色,其他部分则是奶白色,口感润滑爽口香甜,它的包装袋有点类似纸质,白底条纹,现在看来也还算得上是简洁大方。娃娃雪糕、紫雪糕、冰砖都是我们写暑假作业的巨大动力。

爆米花:爆米花在一些乡镇被叫做“米胖”,这个称呼倒是既形象又生动。小的时候只要看到有老头抗着黑锅出现在村里或者街上,都会激动万分的跑回家里告诉爸妈。拿了点米、准备点甜精、捎上点柴火就可以排队等候了。每到“嘭”一声巨响,就是小孩最开心的时候,那堆白花花的爆米花又香又甜,够吃好久。那个时候还有做“膨化果”的人也会开着酷似拖拉机的机器去村镇,现在只能看到县城街头有很多外地人拖着大大的塑料袋在叫卖,但是也见不到制作的过程了。

小浣熊干脆面:一度把它念成“小完熊”而且拒不改正是童年时期极为丢脸的事情之一。对它的念念不忘,除了松松脆脆,咬起来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之外,还因为能收集卡片。一大堆小孩人手一包,嘴巴里吃得还没停歇,又开始比较起里面的卡片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有一套十二星座卡通造型的卡片,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星座启蒙教育。

烤红薯:小时候最喜欢的零食,大约就是烤红薯了,至今还依旧。天寒地冻的时候,总喜欢偎在烤红薯的炉子边,闻那诱人的甜香,和那份熏人的热气。不买,看看也是好的。家里有灶的时候,烧饭时会埋一个红薯进去,可是烤出来的味道并不太好,比较干。把红薯放在炉门里,封上炉门,就那样煨一夜,也能熟,只是皮太厚,损失的更多。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是小时最爱吃的,当时很稀有,酸酸的,甜甜的,只有过年前家人带着上街买年货时,才能偶然尝到。一串糖葫芦一般5个,卖1毛钱。吃冰糖葫芦是过年前的一个重要事项。倘若大人们忘了,自己也会拿着过年的压岁钱去买,等吃完了,这个年,也算正式过去了。现在有专门卖冰糖葫芦的店,很干净,也很讲究。冰糖葫芦不再是山楂的专利,花花绿绿的水果都上了串,不仅好吃,也好看,依旧是酸酸甜甜的味道,品尝的人却再也回不去了。

棉花糖:棉花糖是用白糖做的,白糖倒进去一抽一抽就出来絮状的糖丝了,缠在手上粘粘的。其实并不好吃,可是小的时候,还是喜欢在放学的时候,凑到做棉花糖的摊子旁,看很久才回家。现在的人大多讲究健康了,棉花糖这东西很难见到。

五香瓜子:喜欢五香瓜子的味道,甚至吆喝声:一毛来,吃热的。那时去上学的路上,总是会在路边的瓜子铺上买一点,那种香香脆脆的滋味让人难忘。现在路边偶尔也会见些现炒现卖的瓜子铺,价格已经变成了四、五块一斤不等。等到买了以后,才知道上当了,已根本不是记忆中的味道。

泡泡糖:这里说的可不是现在的泡泡糖,而是一种长长的用好像油纸包着的那种。五分钱一个,买来后先把那甜的有些过头儿的味道嚼没,然后就是大大的泡泡再等你吹了。

酸梅粉:一毛钱一袋,粉酸酸的,里面有一个小勺子,勺把上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哪个70后没攒几个酸梅粉的小勺子呢?每次攒钱就为了下次去买不一样的小勺子。每次买来总是先和小伙伴们看图案是什么然后再吃,收集了好多勺子之后大多也被各自的长辈给扔了。

麦乳精:“那时候麦乳精太稀奇哦,我到同学家,他妈妈给我冲了一杯麦乳精,杯子可以照到对面的啦,他妈妈就放了几粒,她当鸡精放的。”周立波关于麦乳精的段子相当经典,描述的就是麦乳精当年的火爆和稀缺。那个年代,能天天喝到麦乳精的孩子可以拿这个吹牛了。

高粱饴、大白兔:直到后来家长们发现吃糖果对小孩子牙齿不好,高粱饴、大白兔才成了平日里总被收缴,只有过年节的时候才能吃上的好东西。大白兔,奶香好浓啊。

跳跳糖:这种神奇有趣的糖果,不知道带给多少孩子快乐。那时吃跳跳糖其实是很奢侈的,一袋跳跳糖顶上十几个棒棒糖了,可是,谁能抵挡住诱惑呢?都要亲自验证一下有糖粒子在嘴里蹦的感觉。使劲捂住嘴巴,口腔内被不断撞击,唯恐张开嘴巴,糖就跑出来了。

麦丽素:外面的巧克力很柔软,里面的脆心很酥香,80后在童年的时候已经从麦丽素中知道了“混搭”的魅力。怎奈家长们不得不实行“麦丽素配给制”,哦,那令人渴望的巧克力球!

这些我们记忆中的零食,其实现在想起来,未必有多好吃。放在今时今日,许多怕是连卫生都不达标的,更不用说营养价值了。但就是这样的小食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承载了我们美好的童年记忆,记录着我们成长中的细枝末节,让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回忆真切清晰,也让记忆里充满了温暖。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