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源远流长 锦绣河南

yangguangshenghuo 2010-12-13 17:07:28 万祎 总第007期 放大 缩小

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说:“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州又适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无溃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邓,实包淮、汉之防,许亦形胜之区矣。岂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称地利乎。”地处中原,河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这里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铸铜技术和冶铁术的发明首先出现在这里,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后世最大的儒、道、墨、兵、杂诸家曾活跃在这片土地,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它的释源是洛阳白马寺,禅宗祖庭是登封少林寺。有影响的汉学、玄学以及北宋的理学也都是在中原发迹。

河南得天独厚的中心地理位置和源远流长的文化造就了河南今日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人文自然风貌。中国八大古都,四个在河南。举首仰目之间,有近百年,上千年的文物历史的文物古迹随处可见。河南发展人文旅游具有优渥的先天条件。河南政府也充分意识到了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中心所蕴藏的巨大的旅游潜力。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其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扶持和培育。2005年10月和2006年8月份,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省政府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工作会议,系统解决了该省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认识、战略重点和工作措施等一系列战略性问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视察旅游,省委书记徐光春先后对旅游工作做出重要讲话及8次指示,做出重要批示16次。省长李成玉任常务副省长期间曾分管旅游工作,组织实施了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工程建设,2006年6月又专程调研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作为该省重点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先后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建立了旅游业发展的激励机制。重点打造的“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洛阳龙门石窟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少林寺综合整治工程完工;清明上河园经过两期开发,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郑州、开封、洛阳、登封等9个城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云台山今年门票收入将超过1.5亿元,少林寺将突破1亿元,龙门有望达到亿元。“三点一线”已成为河南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黄金旅游线路。

2005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0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5.4%和26.4%。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由2003年的全国第12位,跃居全国第7位、中部首位。

2006年1-10月份,该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166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26.4亿元,同比增长30%,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同时,产业规模迅速壮大。该省共有国际、国内旅行社946家。旅游星级饭店426家。4A级旅游区50家,3A级旅游区27家,2A级旅游区19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个。导游员11000人,旅游从业人员43.88万人,基本形成了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

旅游业的持续火爆拉动了消费、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2006年上半年,该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26个月增长14%以上。同时很多人是通过旅游认识河南、了解河南,从而热爱河南、投资河南。

为了让更多的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人,真实、全面而准确地了解河南,2006年 12月14日至18日,河南张开双臂,以其博大的胸怀迎接了“中原文化港澳行——感受开放河南”港澳媒体集中采访团。

作为文物古迹采风采访活动的一部分,记者一行从郑州始,经洛阳、开封、许昌、登封、漯河等市。一路走来,惊叹声,唏嘘声,笑语声不断,一幅由历史文物古迹组成的画卷在我们的眼前徐徐铺展开来,中原深厚的文化以其特有的力量感染着每一个同行的记者。

世界文化遗产 佛教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

西南行五十里,山冈忽断,即伊阙也,伊水南来经其下,深可浮数石舟。伊阙连冈,东西横亘,水上编木桥之。渡而西,崖更危耸。一山皆劈为崖,满崖镌佛其上。大洞数十,高皆数十丈。大洞外峭崖直入山顶,顶俱刊小洞,洞俱刊佛其内。虽尺寸之肤,无不满者,望之不可数计此所记叙,即著名龙门石窟。

—— 《游嵩山日记》徐霞客

洛阳龙门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的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说:“洛都之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最具永恒魅力的当属奉先寺。这是一组斩山为石、依崖临壁凿就的群像。主佛卢舍那是中国古代人物雕塑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她丰颐秀目,仪表堂堂,一泓秋水般深邃的目光微微向下俯视,默默传递着慈爱与安详,洋溢着关注人间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之光。

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其载体大都为石头,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龙门石窟就以石刻的形式记下了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那段已经消失的文明。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雕刻艺术宝库。追溯源远流长的历史,拂去千年岁月的风尘,龙门石窟,这朵石刻艺术奇葩,将永远绽放在世界的东方。

记者手记:

来到龙门石窟的时候已是下午,冬天正午的暖阳开始西斜,天气让人感到丝丝的凉意。但龙门石窟跨越千年依然精美的雕刻还是令游客唏嘘不已。遗憾的是因为时代原因,很多佛像的手和头都被毁坏,这也使得那些历经时间依然保存完整的佛像在残缺面前显得弥足珍贵。

站在大佛面前,再狂傲的心也都开始谦卑起来,因为佛像依山而刻,每个人行至此处,都需抬头仰望大佛。你仰望佛,佛却淡定看着对面的山水,神色不动。而你在俯仰之间,佛的禅意已经悄然传递,至于是否能领悟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p#副标题#e#

深山藏古刹——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正如《说嵩》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样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和《大少林》。据文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来洛阳,他生性爱幽栖,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诏于少室山阴,筑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少林寺原有建筑较多,分布较广。

现在少林寺包罗的范围除主体建筑常住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园,钵盂峰下的二祖庵,寺东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围的古塔、碑刻等。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少溪河北岸,院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卢阁)和地藏殿等,常住院自山门至最后大殿南北长300余米,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前后六所院落。

山门是少林寺最前面的建筑,创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额悬"少林寺"黑漆方匾,为清康熙皇帝御书。据《少林寺志》载:此匾原悬于大王殿正门上方,大王殿焚毁后,移于此处,入少林寺山门,是一条宽阔的慢斜坡形雨道,两旁有许多重要的碑刻,有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还有日本僧人邵元所撰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碑文反映了邵元和息庵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古代中日人民的友好关系。郭沫若为此曾题诗说:“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寺内还有《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唐嵩岳少林寺碑》、《宋苏东坡观音赞》等。另外还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书写的碑刻。这些碑刻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都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碑林的尽头是"三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即藏经阁),1928年这三座重要建筑都毁于军阀的兵火。除三大殿之外,被大火烧毁的殿堂还有:钟楼、鼓楼、客堂、库房、香积厨、东西禅堂、紧那罗殿、六祖堂、阎王殿和龙王殿,还烧了7棵大柏树和"五品封槐"等。据说,大火蔓延了40余天,这是历史上少林寺最惨重的一次火劫。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已决定对被毁的建筑进行修缮和整理,天王殿、紧那罗殿、六祖堂、东西禅房和僧院已重修复原。紧那罗殿的护法、妙法、持法三尊4米多高的法身,魁梧地挺立在殿中。六祖堂内恢复了达摩、慧可等禅宗六代祖师朝拜观世音菩萨的一组泥塑。菩萨身后是一组巨型山水图景,表现的是达摩只履归西的故事,寺内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重建工程于1986年6月完成,1985年7月寺内还新建了拥有14厅的捶谱堂,堂内塑造有坐掸、念经、练功、小洪拳、大洪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朝阳拳等204身拳武僧,形像逼真。特别是十三棍僧救唐王、明代小山和尚挂师平倭寇等,英姿飒爽,给少林寺大增风彩。

除法堂、千佛殿等主要建筑外,少林寺西侧还有塔院等。据记载,从隋代起,少林寺内就有塔院的建置,唐、宋时又加整修。现在塔院内有古塔两座,同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少林寺僧广庆所建。

少林寺为千古名刹,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记者手记:

到少林寺时已经夜幕降临,寺庙内华灯初上,白天如织穿梭的游人已经离去。导游借电筒的微光为我们讲解少林寺的历史,静谧的寺庙中回荡的只有在幽幽诉说的过去。看远处,寺庙的斋堂饭点已过,有用过斋饭的僧人从我们身边经过,并不注意身边的喧闹。

终于,连电筒的微光也开始黯淡下来,我们才缓缓离开还未真正看清的少林寺。从上面的大殿下来,走侧门小道往出口方向,路过的一位拄拐老僧人为我们指引出去的方向。微弱的光线下,老僧人清濯的身影拄着拐杖,俨然世外高人般模样。有记者上前想与其合影,老僧人并未回头,淡然挥挥手,缓缓走过少林寺的门口,那个背影仿佛时光倒流,一千年都不曾改变过一样。

光线昏暗,什么也没看到,但依然心怀满足地离开。默许有缘哪天再来。

中华第一古刹——白马寺

华夏文明第一次大规模吸纳外来文化,是佛教的传入。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西天取经的故事。三年后,汉使同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亲自迎接。第二年,在洛阳西雍门外建起了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

从此,在东土大地、洛河之滨、天子脚下,便有了中国最早的佛寺,它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赖以发荣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历来被佛教界尊称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内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寺内的主要建筑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五座大殿错落有致,严谨有序。

大雄殿内的23尊元代“夹苎干漆”造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他们全都是由丝、麻制成,每尊重量仅有3到5公斤,从元代至今700多年来未经修缮,仍然色彩如新,是国内罕见的稀世珍品,也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寺内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不多,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洛阳白马寺被尊称为“中国第一座古刹”,而凑巧的是号称“中国第一座古塔” 齐云塔也位于白马寺院内。齐云塔院是中原第一座比丘尼道场,最早来华的印度僧人禅居于白马寺,最早传入的梵文佛经收藏于白马寺,它是中国最早的译经道场,中国的第一个汉人和尚在这里受戒,正是这些第一使得白马寺能够稳居中国伽蓝之首座,而永远彪炳于中国佛教史册之卷首。

时至今日,每年元旦,中外朋友都要聚集于白马寺来聆听“马寺钟声”,用108下钟声消除心中一切烦恼。

记者手记:

在微熹的晨光中,我们穿过牌楼,踏上石桥,走进白马寺,一座纪念为唐僧驮经书的白马修建的寺庙。刚一进寺庙正门,就有悠远洪亮的钟声入耳,整个人顿觉六根清净,才意识到这已是佛门净地了 。

走入正殿,游人如织,见侧门边坐了一个僧人,表情安然淡定,正迎着晨光冥思中,周围的喧闹似都不入他的耳中。再入后院,有僧清扫庭院,有的喂食鸽子,有相互交谈者,但无一例外,表情都有出世一般的超脱感。

寺庙的历史来不及倾听,缭绕不断的香火与早晨清洌的阳光相互映衬,只觉得安然自在,这是否是另一种佛缘呢?

时光倒流的圆梦之旅

——清明上河园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园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清明上河图》,而且用巧妙的创意把历史活化,使游人进入园区,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一幅活动的历史画卷,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景区占地600余亩,其中水面180亩,大小古船50多艘,房屋400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成为中原大黄河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

园区内建筑古朴典雅,景区环境优美。北宋的民俗风情与市井文化一目了然。在景观中还融入了一系列有民俗市井气息的剧目表演、娱乐项目,意趣盎然。恢复再现了女子马毬、蹴鞠表演、水上秋千、斗鸡、斗狗、皇家皮影、水上傀儡、晟钟乐舞。游客到此不单观赏,有些节目还可以参与其中,可谓是其乐无穷。除了这些常规表演,清明上河园还开发了古代攀岩、鬼谷探险漂流、水上竞标、大宋游艺等宋代游乐项目,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娱乐集中表现地。许多反映宋时的民风民俗、工匠生活的场景,配上景区创编的汴河漕运,大宋科举,王员外招婿,梁山好汉劫囚车等精彩的剧目表演,一定会让您目不暇接,意犹未尽。

清明上河园以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宋文化内涵、全新的古代娱乐设施、新颖独特的表演剧目、全新的休闲度假理念,立志打造中国古代迪斯尼乐园,引领中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给游客一个充满惊喜的娱乐体验,游客至此,必然乐而忘返。

记者手记:

“娱乐”是在这里最大的感受,正如广告词所宣传的一样——感受时光倒流。

迎面走来的是叫卖炊饼的武大郎,路边商贩在吆喝卖的是自己捏出来的糖人。走上桥来,俯瞰桥下,有粮船经过,与另一船相遇,居然打斗起来,原来是抢粮船的,但请你不要惊慌,这是游园特地安排的表演,游人围着河边看的有滋有味,不时传来叫好声以及阵阵掌声。

马车、杂技、民间艺人、功夫表演、踩高跷,整个乐园洋溢的是古香古色的“娱乐”气息,让我们这些浸淫在现代文明中的人眼前一亮,可尽情享受一番古代市井文化生活的乐趣。

开封包公祠

出生于80年代的人,一定都记当年那部红遍大江南北的《包青天》的电视剧,这部在当时万人空巷,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的连续剧讲述的就是执法如山、名垂青史的黑脸包拯,“三口铡刀”的传说妇孺皆知,老百姓都尊称他为包公。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赢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知县、知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他当过的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老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

《宋史》第316卷《包拯传》中说:“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闾里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进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又说:“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正史中记载的包拯,是一位公正廉明的清官。

为纪念这位先贤,开封市政府在碧水环抱的包公湖畔修建了占地一公顷左右的包公祠,以供后人瞻仰。包拯在北宋时期曾任开封府尹,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其功德为后人世代传颂。全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风格古朴,庄严肃穆。

 包公祠占地1公顷多,是一组典型的仿宋风格的古典建筑群。它气势宏伟、风格凝重典雅。祠内主要建筑与景现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厢廊大殿、东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龙亭与喷泉、小桥流水、磷峋奇石。其中大殿内高3米多、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引人注目,包公蟒袍冠带,正襟端坐,一手扶持,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不可予夺的浩然正气,是集历史、思想、艺术于一体的包公写照。雕像两旁陈列着反映包公真实生平和清廉品德的历史文物与典籍。

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家训、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其出仕明志诗开宗明义写道“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使一个大义凛然、正气冲天的包公跃然纸上;包公晚年留下的铁严家训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更充分反映出包公嫉恶如仇、清廉传家的高贵品质;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有北宋开国以来148年中183任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可谓京官的花名册),唯有包公名下有一条深深的凹痕,这是人们观赏碑刻时总在其名下指指点点,天长日久磨出来的,这正是历代人民爱戴包公的见证。

元代诗人王恽赋诗赞日:“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顷扬包公和范件淹的盛德和威名光耀千古,把贪官污吏比作可恶的乌鸦,既使千百年后,见其碑犹如见二公其人,仍谅惧万分,不敢近前逗留。可见“包青天”名不虚传;东西展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特别是东殿的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俱现、栩栩如生,倍受中外游客赞扬。

记者手记:

包公清廉的名声已经传遍整个中华大地,几乎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来到包公祠,面积不大,但很精致,清雅别致的牌楼,雕廊画栋的祠堂无一不表示着后人对他的尊重。在这里,我们看到包拯的家训,为纪念他竖立起的石碑,以及被游客摸得凹下去的名字,还有模拟包拯判案的蜡像雕塑,人们的敬抑俯仰皆是。大概真正为百姓做事的人是会被人们怀念的吧。

黄帝故里——辕丘轩

 轩辕丘是轩辕黄帝的诞生地。关于黄帝生于河南新郑轩辕丘,历代史书多有记载,战国《竹书纪年》曰: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汉代《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集解》引:皇甫谧曰:(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宋代《太平御览》、《册府元龟》、《通鉴外纪》等皆云黄帝居有熊国轩辕之丘。明代《大明一统志》、《河南通志》说:轩辕丘在亲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清代《大清一统志》、《开封府志》、《新郑县志》、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刘充勋等编著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皆记述:轩辕黄帝氏,少典之子,母曰附宝,见电光绕斗感而有孕,生帝于轩辕之丘(在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故曰轩辕氏……。国于有熊(即新郑)。民国年间《辞源》、《中国人名大辞典》、台湾《中文大辞典》、《最新世界名人大辞典》等也都记述黄帝生于河南新郑是轩辕丘。199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确认河南新郑是轩辕黄帝故里、故都。关于轩辕丘的确切位置,史书、碑刻也多有记载:晋代《天下名胜志》说:新郑县城内有轩辕丘。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大殿碑记》说:古传,郑邑为轩辕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址,乃当年故址。清嘉庆二十八年和民国十九年《密县志》记载:密县大隗镇南3里许,有七圣庙,新郑轩辕丘距此四十余里。轩辕黄帝的诞生,新郑地区广泛流传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轩辕黄帝是天上的玉皇大帝,一日他拨开彩云往下界观看,只见山河壮丽,大地锦绣,可是人们却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活十分凄苦。玉皇大帝起了怜悯之心,不顾天神们的劝阻,化为一条黄龙,飞向人间。这时,正巧附宝的轩辕丘旁挖菜采果,突然见天昏地暗,乌云滚滚,一条黄龙围绕北斗七星旋转,咔嚓一声炸雷,那条黄龙向她扑来。她吓晕倒地,醒来时云开日出,觉得怀了身孕,经过二十四个月,产下一子,他就是轩辕黄帝。黄帝是天帝下凡因不可信,但是它却表明人们对轩辕黄帝的无比崇敬!后人为纪念轩辕黄帝功德于汉代永平年间,在轩辕丘前建轩辕故里祠,清代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令许朝柱立轩辕故里碑,以后这里便成了炎黄子孙朝拜圣地!

记者手记:

此行是记者在河南的最后一站,从大巴车上下来,就有导游为我们献上朝拜用的黄丝巾,还未进门,远远就看见黄帝巨大的雕塑,威严壮观。虽然天气有点寒冷,还是挡不住如潮的游人,黄帝巨大的雕塑前香火不断,虔诚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走入纪念馆的地下,一群着古装的演员正在演奏古乐。悠扬的音乐一起,人群瞬时安静下来,仿佛时光倒流到几千年前男耕女织的时代,颇有些意境。

“寻根祭祖”是此地最明显的符号,心怀虔诚,满心谦恭,来此祭拜给中华大地带来生机的黄帝,无论诚心许出的愿望是否可以达成,但让浮躁喧嚣的心态多一丝宁静幽远吧……这也不失为另一种更为可贵的收获。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