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话剧百年:为了未来的纪念

pinweiyuedu 2010-12-13 17:07:28 总第052期 放大 缩小

从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到今天现代戏剧成为民族文化之林中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话剧已经走过了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话剧,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西方列强以武力轰开大清国门之后,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在百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它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无论是抗战的硝烟、文革的摧残,还是商业大潮的席卷,都不曾使它改变自己的艺术品格和精神追求,相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它在挫折中锤炼,在嬗变中适应,在探索中发展。

百多年来,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中国近代的历史血脉相连,又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水乳交融。走过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一大批优秀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经典剧目应运而生,很多优秀的戏剧运动领导者应时而生。他们共同创造的不朽的话剧艺术成果,已经构成了百年话剧史的不朽篇章,并为今后的话剧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经验。

我们将与大家一起回眸历史,观照现实,探索前路,为话剧艺术的繁荣不懈努力。

□本刊编辑部

话剧舞台 百年沧桑回眸

□文/宋宝珍

谈起中国话剧的起源,人们常说,它是一种“舶来品”。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被动地接受了西方戏剧,在自足的文化形态中,硬性地植入了一种异质文化因素呢?其实不然。本世纪初,随着大清帝国的日趋衰败,一些有志之士遂把目光转向西方,试图从中寻求疗救中国社会之药方。正是在中国人探求革命的过程中,西方戏剧被引进来,应当说,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当然,也是一种历史的遇合。

中国人最早接触西方戏剧的,是一些出使西洋的外交官。他们或由于外交礼仪,或出于好奇,观看了他们称为“西剧”的演出。令他们感兴趣的:一是津津乐道西洋“戏馆”建筑之华美,其“规模壮阔逾于王宫”;二是惊异西方“优伶”地位之高贵,所谓“英俗演剧者为艺士,非如中国优伶之贱”,“优伶声价之重,直与王公争衡”;三是慨叹西方戏剧布景之逼真,“令观者若身历其境,疑非人间”;四是看重或夸张西方戏剧之社会功能。以法国为例,说法德战争后,法败,遂集巨款建戏馆,“盖以鼓励国人奋勇报仇之志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涌入中国之时,传统的戏曲也正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当时,一些戏曲界人士对古旧的剧目不足以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甚为不满,因此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改良戏曲的参照物,即中国人眼中的西方写实戏剧。当时著名的戏曲艺人汪笑侬(1858-1918),创造和改编了不少托古喻今的戏曲,藉以讽刺清政府的腐败,宣传“维新”。在这种时事新戏的演出中,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已划分得不是那么清晰,舞台布景也趋于写实。于是,我们看到“红顶花翎黄马褂”的时人,穿梭于有着写实布景的舞台上,甚至把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事改编入戏,人们把这种演出叫“时事新戏”。

1906年冬,一个旨在研究各种文艺的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成立。开始只设演艺部,由李叔同主持。主要成员还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马降士、曾孝谷等。春柳诸人,多为戏剧爱好者,他们推崇日本“新派”,即新剧;并以研究和仿效新派演剧为己任。他们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 ,获得东京中外人士的称赞。演出时“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

《茶花女》的演出成功,鼓舞了春柳社诸人的士气。不久,又演出了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剧中的分幕方法,以对话和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还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已显示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演剧形态的确立,因此人们叫它“新剧”。一般史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1912年,陆镜若、马绛士等人在沪成立了“新剧同志会”,随后,“新剧”和“新剧家”这样的名称,已经成为报章的常见词。

中国早期话剧有多个名称,如“新戏”、“新剧”,“文明新戏”、“文明戏”等,而在当初,文明戏是个褒义词。1913年秋,郑正秋(1888-1935)和他所组织的新民社,在上海推出十本连台戏《恶家庭》,演出哄动一时,引起剧界震动。于是在上海就出现了一个演出所谓“文明戏”的热潮,一些商人见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体成立达十几个,演出剧目上百个,从业人员近千人。1914年是中国旧历的甲寅年,因文明戏演出十分热闹,故被称为“甲寅中兴”。因文明戏演出的多是所谓家庭戏,从业者只顾赚钱,执意媚俗,展示家庭的丑恶,把表演粗疏,多采取幕表制演出方式,致使文明戏走向衰落,成了“恶俗”、“堕落”的代名词。

在文明戏误入歧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天津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因受过西方教育,思想开明,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鼓励学生演出“新剧”,并成立学生演剧团体南开新剧团。1916年,张伯苓的胞弟张彭春(1892-1957)自美国学成归来,他将在美国所学到的西方现代演剧的经验和知识,全部用于指导南开新剧团。他们编演的《一元钱》、《一念差》以及《新村正》等,获得了社会好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们把从西方引进的新的舞台演出形式称为“戏剧”,《新青年》曾经出版过“戏剧专号”,1921年,茅盾、汪优游等人曾发起组织民众戏剧社,他们还出版了6期《戏剧杂志》,20年代,田汉、洪深等开始登上剧坛,田汉以自己的戏剧创作确立了中国现代的戏剧文学的历史价值,洪深则建立了现代导演制。在整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

1928年4月,在一次上海戏剧同仁的聚会上,洪深提议,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以统一有关这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多种不同称谓,并使其区别于中国传统戏曲,以独立的艺术品格和崭新姿态屹立于中国艺坛。洪深解释说,“话剧是用那成片段的,剧中人的谈话所组成的戏剧”,“话剧的生命就是对话”,洪深的提议得到了欧阳予倩、田汉等人的一致赞同,从此,这种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的舞台艺术形式,有了自己的新的固定的命名,“话剧”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