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刮目相看新河南

yangguangshixian 2010-12-13 17:07:28 万祎 总第007期 放大 缩小

龙门石窟、殷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少林武功名扬世界、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吸引着如织的游人……提及河南,千年沉淀的历史文化色彩永远氤氲其中,但这些都已成为历史。

今天的河南已经呈现出了惊人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578亿元,成为全国第5个经济总量超过5亿元的省份;2006年农业粮食总产量突破1000亿斤大关;工业生产总量由全国第7位跃居前5位,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为何如此迅速?河南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取得了什么成效?发展文化产业如何破题?怎样提升河南的“软实力”?如何进一步扩大河南与港澳的交流合作?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回答了记者关心的诸多问题。亲切纯朴的言辞、坦诚开明的态度、有理有力的分析,使我们对生机勃勃的河南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

河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粮仓”和“国人厨房”,河南农业在中国占据首屈一指的地位。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72.8%的农业大省,河南农业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对全国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动全局。

  谈及这个问题,这位曾长期抓农业工作的省长颇有感触。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河南肩负着重要责任。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粮食的安全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基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不了,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就无从谈起。中央对这个问题相当重视。我从1992年调到河南,1994年河南曾经遇到过一次大旱,这一次旱情使得粮食产量减产20%多。仅仅一年的旱灾,使我们为1995年的救灾工作付出了很大的精力。有一个90万人口的大县,粮食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最后我们向国务院打报告动用了国家的专储粮,才度过了青黄不接的时期。所以河南1995年那一次救灾给我的启示就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缺了粮,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补得起。近1亿人口的河南如果缺了粮,哪个省也补不起。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正是因为认识到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我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逐年攀高,不仅保证了近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河南省食品工业提供了原料,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目前,食品工业已经在河南省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销售收入已跃居全国第2位。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保障问题,认真落实土地征用补偿政策,尽力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把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可以说,河南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农业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粮食产量上去了,农民的收入也就提高了,生活自然也就好了。当然,政府在农村问题上采取的“惠农政策”在此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已开始成为占据河南农村议事日程上的重要问题。

谈到这里,李成玉省长脸上流露出欣慰的表情,他说,我们河南在五年以前,财政开支只有500亿元,然而2006年前10个月,光投入到农村的就已超过300亿元。这些钱为老百姓解决上学补贴、看病医疗、修路吃水等基本生活问题。

目前,我们还从地下打深井,从地下引出没有污染的水,通过自来水管道一直通到农户,一年解决200万人的吃水问题。2007年共有4万多个行政村都将通上柏油路。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每年都将投入60个亿给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全村通柏油路水泥路,河南是最早的省份之一。河南在新农村建设中,采取了理性、务实的态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从全省来说,我们主要是从实实在在的事情做起,着手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农村道路、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医疗等问题,省财政投向农村的资金为农民办了一些实事、好事。

建设文化强省 河南正在积极努力

谈到建设文化强省,李成玉省长说,河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几千年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并不能说文化资源大省就是文化强省,如何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把河南建设成文化强省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文化产业方面,河南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可以说我们还没有破题,还需下更大的气力。从当前情况看,我们既感到任务艰巨,也充满信心。河南过去是出版大省,积累了良好的基础,河南的作家很多,河南作家群体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过去并没有经营文化的理念。比如广告、动漫、影视业,河南都还在起步,但是河南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我们提出两大建设,已经把文化产业放在与经济工作相提并论的位置,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通过体制创新、艺术创新和运营方式创新,努力做大出版、影视、报业、娱乐等产业,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基地,增强中原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省八次党代会已把建设文化强省放到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因势利导,加强扶持,积极推进,使河南文化产业尽快有大的突破。

#p#副标题#e#

普及教育 让河南明天更美好

当记者提出河南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硬实力”增强,如何进一步提高“软实力”的问题时,李成玉省长对此总结说,增强“软实力”,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在教育方面,河南一向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即使一些贫困地区,也都在发展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在河南,家庭经济无论贫富,都要供养孩子读书,这是河南历史上就延续的好传统,这也为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河南高等教育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校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全省高校已超过百所;高中阶段教育普遍受到重视,教学条件显著改善,每个县都有一两所高质量的高中。基础教育在全国率先通过“普九”达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在财政实力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河南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开始逐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两免一补”全部落实到位,教师工资按标准及时发放,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提前一年完成,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逐步提高。从2006年起,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把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课桌凳全部换新,让孩子们坐进新教室,用上新课桌凳。

我们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验收达标是最早的省份。你都不相信河南这么多的农村人口,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却做得相当好。我觉得还是老百姓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曾经到过一个贫困县,这个县从幼儿园建设,小学,初中,高中,重点高中,我都去看了一圈,非常受感动,一个财政在省里面最困难的县,教育办的这么成功,说明他们全民重视教育的这种意识非常强,做的非常好。

记者提起过去有些偏远地区中小学的危房改造问题,省长对前景表示了充足的信心。他说,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问题是下面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上一轮的视察里面,省里面一共是596万平方米的一级危房,国家给我们定的是3年时间,3年时间完成,河南用了2年,提前1年完成任务。

现在政府投入的财政里面,专门安排了长期用于学校危房改造的基金,我们每年安排有一定的教学面积,每年都有一部分房子,需要淘汰,改造。为此我们建立了长效基金。每年都要有资金投入危房改造。相信,河南今后的教育事业会越来越好。

发展提升河南人的信心

经济的发展直接反映到了最基层的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上,在河南采访期间,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饭店服务员,或者只是在街边锻炼的老人,每个人神清气爽,怡然自得。

“这次到河南,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都热情地介绍河南的新变化,精神好得让人赞叹,这是我见过的最自豪的出租车司机。”有记者由衷地发出感慨。

李成玉省长听到这些,微笑着谈到,“河南人民朴实、厚道、勤劳,今天的河南人对生活充满信心,来自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南形象的改变,也得益于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增强信心,才能改变形象,才能赢得尊重。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今天的河南,已经不是过去流行话语中的河南,外地人到河南看到经济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颇多;在外地工作的河南人回到家乡,也重新认识了河南。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河南,使人民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现在许多河南人都很自豪的讲,我们现在不一样了。由于过去的河南就业困难,所以河南人在求学阶段非常刻苦,最后都考上好学校好专业。在国外领事馆里,到处都可以碰上河南人,他们回来河南看看,就感觉不一样。芝加哥的总领事就是河南人,他回来看后,在国外都觉得做河南人很自豪。有这种自信心,更坚定了省委省政府发展的决心,只有发展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人们的精神状态好了,大家都热爱这个地方和本职工作了,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

现在许多省外的人都说,河南人腰板挺起来了,河南人自信心增强了。听到这些,我感到欣慰,由衷地高兴。我们也有这样的感受,现在出去讲河南说河南会有非常自豪的感觉。这说明近年来我们的工作思路对头、扎实有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响应。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更加努力,不浪费每一天,确保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让河南变得更加美好,让河南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通过加强与港澳合作 打开国际市场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成玉省长着重向记者介绍了即将于2007年1月在香港、澳门举行的“中原文化港澳行暨2007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有关准备工作,以及近年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李成玉说,作为内陆省份,河南经济的外向度还很低。为扭转这种状况,近年来全省上下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对外商投诉的重点案件,省政府分管领导亲自督办。今年全省利用外资已突破100亿美元,世界上一些知名的企业纷纷落户河南。今后,随着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步伐的加快,河南的人力、资源、土地等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河南一定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为做大郑州,振兴开封,我们正在推进郑汴一体化进程。郑汴城市连接线两侧功能区已开始规划建设,蕴藏着很多商机,希望有识之士抓住机遇,投资兴业。

李成玉说,河南与香港、澳门历史上就有很多联系,建国以后河南就成为供应港澳农产品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港澳企业在河南的投资显著增长,今年1至11月,全省实际利用港资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34.4%。希望通过“中原文化港澳行暨2007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进一步增强河南与香港、澳门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记者手记: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中央制定“中部崛起”的新形势下,河南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姿态,表现了不俗的发展潜力。深厚的文化为河南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河南人聪明智慧、勤劳实干的性格又为河南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撑。走进河南,深入城市农村的各个角落,我们才知道,河南值得我们关注的不仅仅只有历史文化,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等各方面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原更值得我们期待。

李成玉省长从教育谈到经济,从农业谈到港澳合作,方方面面,具体而又生动。对于这位宁夏籍,却在河南工作了14年的省长来说,河南已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对河南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厚感情。谈到河南取得的成绩,省长流露出满意的笑容,谈到一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又表现出慎重的忧虑。他对河南省内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发展形势有着独到的眼光。有这样的省长,加上大好的发展形势,记者相信河南明天一定会更好。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