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传承中华文化 展示文化名城——第13届深圳文博会明星闪耀

文化中国 2017-06-06 15:06:10 本刊记者 毕晓宁/文 总第239期 放大 缩小

《一代宗师十世班禅》56米巨幅唐卡

  5月11日,为期5天的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称“文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让参观的游客感受到了创意文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在文博会2号展馆内的活字印刷体验区,不仅可以让体验者欣赏古代活字印刷技艺,还能让体验者“穿越”历史,回到过去,通过亲手体验检字、排版、选纸、印刷等活字印刷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做一回真正的印刷匠人。“我们相信文化与艺术的需求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大。我们也会一直以文字为媒介,传播汉字文化,让传统文化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该展区负责人说。

  在5号展馆内,钟鸣鼎食——曾侯乙编钟暨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移动博物馆也引来不少参展商和观众驻足。56件精美的青铜器复制品尽数亮相,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充满历史韵味的青铜器,还能通过展品前的滑轨透视文物3D导览系统,了解其信息。该展区参展商介绍,这是博物馆大题材首次进入文博会,移动博物馆核心理念是数字人文,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被数字化的整个博物馆可以搬至商场、社区、学校,让市民随时随地看博物馆,了解文化,学习历史。

  东莞展区展现文化名城内涵

  在文博会上,广东东莞共有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好合苑(东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广东沃赛科技有限公司、东莞马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凤岗婚庆基地、崴尔音乐6家文化产业单位亮相文博会,组成东莞展区。

  东莞已连续5年以城市组团的方式参展文博会,在学习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推广东莞文化企业品牌、促进文化产品和项目交易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次文博会,东莞以“文化+”为主题,着重展示具有东莞特色的文化创意设计产品及前沿科技项目,向国内外客商展示东莞的文化名城建设成果、文化企业实力和文化创意产品项目,塑造本土知名文化品牌形象。

  作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东莞可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之作。东莞展区整体设计和精神内核把握的策划单位——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参考了可园的局部轮廓和结合砖瓦元素,综合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搭建文博会中独具岭南特色的展区形象,突出东莞元素。

  展区的内涵在于麒麟文化,除了展区主视觉中间位置悬挂的3张大型麒麟题材的藏书票,在每个展出单位的标志前均有以麒麟主题浮雕为原型设计的logo,浮雕logo成为主要视觉标识统一所有参展单位。还有以全息投影技术和交互技术展示的麒麟头,利用预编程的光、色、影变化,实现高科技视觉创意交互体验。从整体到细节,处处能感受麒麟文化渗透整个展区。

  承担展区设计工作的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是集文化创意创新成果转化基地、设计服务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于一体的研究基地,也作为参展单位参与其中,主要展示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意开发的多个应用案例。

  文博会期间,逾三百件文化创意产品和案例同时展出。比如,融合中国文化精髓典藏和新东方古典设计的故宫·柳燕竹韵杯,融合现代科技与东莞典型符号制作成的迎恩门城楼AP、金鳌洲塔AP,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可园砖砚,可以裸眼分辨的静态3D壁画,翻开书即展现立体魔法世界的AR魔法书,让人如坠梦幻童话的华丽婚纱……让观众充分感受东莞的传统文化、前沿科技和创意构思。

  除了精彩纷呈的展品,东莞展区还准备了多种多样的趣味性小活动。比如,线上的微信抽奖,线下的技艺传承人现场邀请观众一同制作麒麟头、小型工作坊体验陶瓷制作、VR游戏体验、不插电音乐会、婚纱表演等,希望通过独特新颖的互动方式让观众参与其中,深刻体会“文化+创意”、“文化+科技”的内在含义。

  新疆文创产品受青睐

  走进文博会乌鲁木齐展团,质朴的桑皮纸画讲述着岁月印迹,蜡染艾德莱斯系列礼服高贵典雅令人驻足,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库布孜被赋予新的“外衣”……这些文创产品,通过艺术家的巧手,无一不体现着作为四大文明交汇地的新疆,多元文化在这里的融合与碰撞。

  “华丽的藻井,在每个宿醉的夜晚,是我梦里,万夫莫开的雄关。”在乌鲁木齐丝路拾香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展品中,一条名为“首饰藻井”的围巾引人注目。藻井艺术纹样作为维吾尔族传统建筑装饰的核心,成为围巾装饰的一部分。

  今年是该公司第三次参加深圳文博会。该公司总经理韩玮对文博会的诉求并不仅限于销售,“这些产品带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还具有解析新疆民族文化并挖掘的价值。”韩玮说。公司采取“互联网+文化创意”模式,产生整合效应。“实现从传统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现代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了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现在产品已远销到意大利等国。”韩玮说。

  多元文化在新疆碰撞,厚重的历史沉淀也成为文创企业灵感的源头。库布孜是哈萨克族诸多乐器中较古老的一种,用木头制成。新源县的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塔斯肯·达列力别克为其披上新外衣。此次文博会上,他自制的牛角哈萨克族乐器库布孜演绎出悠扬旋律,引来众多观展观众的目光。

  新疆和田地区手工制作桑皮纸的技艺,被称为人类造纸术中的活化石。这项古老技艺,在蒙正茂手下,形成了香包、桑皮纸画等几十种衍生品。此次文博会上,蒙正茂与兵团农八师150团旅游局达成合作意向,150团旅游局局长白兴成说,希望能引进到当地,让游客体验这种古老技艺的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产业链。

  台北故宫专家在文博会开讲

  “释秘——触碰台北故宫书画藏品之魂”讲堂在艺展中心开讲。来自台北的专家带来《富春山居图》等名作复制品,并详析台北故宫书画藏品之精妙,吸引了大批市民到场聆听。

  本次活动是本届文博会深圳工艺美术集聚区分会场艺展中心的重要活动。担任演讲嘉宾的是台湾书画顶尖研究者朱惠良博士和台北故宫字画专业导览讲师叶滨生。讲堂上,两位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台北故宫的文创之路、两岸故宫合展的成功案例与精彩花絮,并在现场解读《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画,同时就画作在空间设计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台湾古琴艺术家刘缮维在现场进行了表演,精彩的 “茶与乐的对‘画’”获得了观众阵阵掌声。随后,两岸艺术家还举行圆桌论坛,共同对话两岸书画文化。

  《一代宗师十世班禅》56米巨幅唐卡闪耀文博会

  5月11日,一幅长达56米的巨幅唐卡作品《一代宗师十世班禅》惊艳亮相文博会,引来了众多观众的驻足围观和评论。它的总设计师、主创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实际上,这幅历时5年制作的珍贵唐卡,正是国家民族画院唐卡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桑杰本主导创作的。

  说起唐卡,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制作唐卡的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桑杰本8岁开始学习绘制唐卡艺术,40余年从未放弃。从2012年起,他带着自己60位学生历时5年,终于把这幅全面描绘西藏历代班禅尤其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一生事迹的高1.8米、长56米的唐卡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幅唐卡完成,我的心愿也就圆满了。”桑杰本说。至于这幅煌煌巨制的最后归处,“我希望国家的博物馆可以收藏,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了解藏族的艺术,也了解十世班禅一生对国家和宗教的贡献。”

  据了解,《一代宗师十世班禅》是一幅弥足珍贵的唐卡杰作,通过高超的唐卡绘画艺术手法,全面反映了藏传佛教领袖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生平事迹。画卷将世界屋脊灵秀神山冈仁波齐的自然生态和极乐净土“香巴拉”的人文心态,融入1.8米高、56米长的巨幅唐卡,绘就了2500多个人物形象和泱泱中华的锦绣河山。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