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立足湾区 阅读世界 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开门迎客!文化盛宴点燃深圳文旅新热潮!

阳光城市 2025-10-05 本刊记者/秋雅 总第339期 放大 缩小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初秋的深圳一片欣欣向荣,硕果累累。9月26日,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之一、新一代文化综合体、粤港澳大湾区地标级文旅目的地“湾区之眼”在万众期盼中正式开门迎客,现场人气爆棚……开业首日,前来参观体验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书城内人头攒动,浓郁的文化氛围漫溢在每一处空间里。

  “湾区之眼”聚焦自然开放、文旅融合、业态创新、商业活化、科技赋能五大核心亮点

  “湾区之眼”由深圳出版集团建设运营,落位前海城市新中心,宝安区宝华路1号,直通地铁5号线宝华线,聚焦自然开放、文旅融合、业态创新、商业活化、科技赋能五大核心亮点,以汇聚近10万种精选好书的新型阅读空间为驱动,落地一系列品牌首店、创新店与旗舰店,打造了星空花园、商业通廊、湾区民俗馆、专业级全能剧场等特色文旅场景,让“看书”不再是唯一目的,而是串联起休闲、体验、社交的文化生活闭环。

  开业当天,各主题阅读空间与互动区域吸引了大量读者驻足体验。位于北区一层的人文万象主题阅读空间,近3000m2的殿堂式布局庄重开阔,灯光柔和交织于书架之间,营造出沉静而开放的阅读氛围。北区二层的艺术花园,近2500平方米的空间拥有270°全景环幕视野,将自然光与城市景观引入室内,绿植环绕,营造“艺术与自然共生”的环境。专为青少年儿童打造的多元成长空间欢乐META位于南区负一层,以星辰大海等元素为设计理念,融合绘本阅读与社交实践,寓教于乐。

  多场高水准文化展览同步启幕,为市民带来思想与美学的双重滋养

  伴随书城开放,多场高水准文化展览同步启幕,为市民带来思想与美学的双重滋养。湾区民俗馆推出开馆大展“壁上丹青·盛世风华:壁画里的大唐”,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相互呼应的高清壁画图片、VR沉浸体验、文物仿制品等,将唐代的开放包容与盛世气象娓娓道来,搭建起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三体·四维空间作为华南首个《三体》主题科幻体验中心,配备VR大空间体验区与全国最大的“自然选择号”战舰装置,让科幻迷“走进”三体宇宙。浪浪山IP沉浸式大湾区首展以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主题,还原了影片中的经典画面,成为家庭游客和年轻群体的热门打卡点。“了不起的深圳黑科技”科技展厅则展现了深圳的创新硬实力,比亚迪、华为、大疆等企业的前沿成果集中亮相,全球首款全向避障无人机、智能抗流水下机器人等产品近距离呈现,让市民直观感受“深圳速度”背后的科技支撑。

  作为“湾区之眼”启航后的首场重磅文化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与深圳出版集团联合推出的大型直播活动《阅读中国·大湾区读书会》在当晚举行。文学艺术界名家云集:李敬泽、阿来、周国平、祝勇、杨红樱、张小娴、蔡皋远道而来,与田地、杨黎光、海漄、欧阳子毅等深圳本土文艺精英围坐畅谈,总台主持人海霞、李潘、张腾岳、石琼璘携手嘉宾,通过沉浸式访谈、深度阅读分享等形式,带领全国观众“立足湾区,阅读世界”,让“湾区之眼”的文化声量透过镜头传向全国。

  打造深圳文化生活新地标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新名片

  建筑美学的独特表达,文化业态的丰富多元,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创新探索,“湾区之眼”将推动“文化+公园”“文化+艺术”“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深圳文化生活新地标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新名片。9月26日至10月8日期间,“湾区之眼”将推出七大主题活动,持续为市民游客送上一场场文化盛宴,以文化力量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深圳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称号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各种业态多样、环境优美的阅读空间星罗棋布形成了“处处可读、人人可读、时时可读”的书香氛围,如今“湾区之眼”的开业将图书馆和书城打通解锁阅读空间的新玩法本刊记者带您一起来领略。

  开业即“出圈”“湾区之眼”现场人气爆棚,打造深圳文化生活新地标、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名片

  “湾区之眼”位于前海城市新中心,这里以13.1万平米的“双玉盘”建筑形态,自然地融入滨海绿轴。它的空间采用的是开敞式设计,既扎根东方文化传统,又深度融合自然生态,构建起一个多层次的生态体验路径。

  开业当天,现场人气爆棚。一位深圳市民告诉记者,“湾区之眼”非常宏大,书的品种很齐全,“我们这些老年人到这来感觉很开心、很有收获。期待书城今后举行更多活动,让大家在这里能吸收更多知识。”一位专门赶在开业首日来参观的香港市民说,“湾区之眼”面积很大,很舒适,“这里不同类型的书都有,非常赞。我今天从香港过来,交通非常方便,推荐香港市民过来体验。”

  进入“湾区之眼”,由国际先锋艺术团队打造的主题阅读空间首先映入眼帘。这里汇聚了近10万种、超30万册精选好书,涵盖艺术设计、人文社科、亲子家庭等多个领域;巨大的落地窗将自然光与城市景观引入室内,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一位正在窗边阅读的市民告诉记者,看书累的时候,朝窗外看一看心情非常好。她表示,近年来能感受到深圳的阅读氛围越来越好了,这个书城满足了阅读爱好者的期待。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丰富的藏书,一批备受瞩目的特色文化品牌首店、创新店也纷纷落户于此,吸引了大量读者驻足流连,体验多元文化魅力。

  拾级而上,“湾区之眼”顶层是超2万平方米的星空花园,连通了建筑南北区,将成为举办露天电影、星空音乐会的“城市休闲客厅”,实现了书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共生。

  据了解,“湾区之眼”开业后,全年将策划举办超1000场艺文活动,推动“文化+公园”、“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深圳文化生活新地标、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名片。

  传统阅读空间与未来科技交融碰撞,沉浸式体验多元文化魅力

  文化与科技的沉浸式体验,也是“湾区之眼”重点打造的多元特色场景。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汇聚了深圳最新的科技成果。比如,集中展示三折叠投影仪、比亚迪“天神之眼”、全球首款全避障无人机等标志性应用,未来相关展品还将持续上新,让大众近距离触摸科技前沿。

  作为展现深圳城市气质的重要窗口,“湾区之眼”还引入多款首发、首秀的科技产品与互动项目,将前沿技术融入日常场景。比如,深圳首创书口印刷机,可以通过非接触喷墨技术,让每一本书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珍藏。“目前华南地区只有这一台设备,用户只要把文字、图片发送给我们,就能在其想要打的书上面去打印出来,做个性化的服务。”书城工作人员王瑞子说。

  作为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湾区之眼”带来不少“见面礼”。位于书城南区的深圳湾区民俗馆,迎来开馆首展《壁上丹青·盛世风华——壁画里的大唐》。该展览首次大规模系统性展示唐代壁画高清图片近80幅,并配套沉浸式数字体验、联名文创等,让千年壁画带领大家重回大唐。

  此外,华南首家三体·四维空间科幻中心等一批首店、首展也将陆续启动。近2000m2湾剧场内,亲子剧、非遗演出、香港优质剧目将轮番上演,为大家献上艺术盛宴。

  从开业当天至10月8日七大主题活动将轮番“炸场”。

  据了解,《三体》IP华南超级首展也将同步开启,13M恒星级战舰开业当天亮相,为市民打造沉浸式科幻体验空间和绝佳打卡场景。还有“浪浪山,嘻游趣”沉浸式主题展大湾区首展,将带来涵盖沉浸式美陈、互动福利、特色巡游、文创市集及多元演艺的丰富内容,为市民打造一场兼具趣味性、体验感与文化感的开业盛典。同样值得期待的还有赛博科技与传统国潮碰撞的国潮机甲巡游和主题市集,屋顶花园的主题音乐会与快闪交响乐,李敬泽、周国平、阿来、祝勇、杨红樱、张小娴、蔡皋等文化名家举行分享会。福利方面也是诚意满满,图书盲盒、民俗文创、餐饮券免费放送,还有超万张开业抵扣券等诸多惊喜静候市民。

  以阅读为抓手深圳涵养活力涌动的文化绿洲

  轻风拂雅韵,满城落书香。深圳人的精神桃花源再添一处。9月26日,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新一代文化综合体——“湾区之眼”,正式开放营业。当晚,“湾区之眼”开幕式暨大湾区读书会在深圳举行。会上,深圳发出三点邀约:诚邀全球作家学者共赴书香之约;诚邀全球文化企业、出版机构共赴合作之约;诚邀全球文化人才共赴发展之约。

  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作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更涵养了活力涌动的文化绿洲。深圳是第一个建造大面积书城的城市。1996年,当时全国最大的书店——深圳书城,正式开业。它是深圳人求知若渴的见证者,开业当天,10万读者涌入这座文化殿堂,开业10天,书城销售额达2177万元。

  深圳是第一个推广“全民阅读”的城市。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书香是最温润的城市竞争力。深圳首创阅读文化品牌“深圳读书月”,以阅读涵养城市文化,形成了“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的文化自觉。深圳是第一个提出“文化立市”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城市。深圳深刻认识到,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拼经济、拼管理,进入到拼文化的阶段,将文化发展定为城市发展主题。

  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基础设施,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共有1201个服务网点(包含879家公共图书馆、322台自助图书馆)加入“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是名副其实的“千馆之城”。深圳是第一个“为阅读立法”的城市。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明确和规范了政府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作用和行为,为市民阅读权利的实现提供保障和条件。

  深圳是第一个建设“全国新书首发中心”的城市。每一场新书首发活动,都是全民阅读的狂欢。深圳以良好的阅读基础吸引全国极为重磅、极为优质的新书好书汇聚于此,在华南地区构建起了阅读文化与出版发行的资源高地。从这“五个第一”中,我们得以清晰窥见深圳全民阅读的奋进历程。这“五个第一”,既是深圳全民阅读的里程碑,也写就了一座城市以书香滋养文明的精神图谱。

  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探索书城新范式“湾区之眼”成为新的城市会客厅

  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如今,阅读已渗透于市民的日常行为,成为深圳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数据显示,深圳人均购书量连续33年位居全国首位,2024年,深圳市民年纸质书购买量为15.68本、电子书购买量为17.03本,阅读热情持续上涨。

  中埃文化交流使者阿巴斯·赛义德在活动现场,对记者表示,深圳在不断地为读者创造更好的环境,“我觉得很了不起!期待未来这里还能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把更多人带回阅读的世界。”在奥斯卡奖得主、英国导演柯文思眼中,深圳是一座能看到人们在地铁、公交上阅读的城市。政府积极建设各类阅读空间,供市民享受读书的乐趣,这是深圳打造全球标杆城市中取得的非凡成果。

  继深圳图书馆北馆后,深圳全民阅读空间建设迎来新的里程碑。“湾区之眼”的启幕,意味着深圳全民阅读与文化空间建设双双迈入3.0时代。它将满足市民读者日益旺盛的阅读需求,为深圳浓厚的读书氛围再添一把火。

  实现自然肌理与人文气韵的深度交融,成为深圳人享受慢生活的心灵憩息所

  以“公园里的书城”“书城里的公园”为特色,“湾区之眼”落地前海城市新中心,以13.1万平米的“双玉盘”建筑形态,实现自然肌理与人文气韵的深度交融,将成为深圳人享受慢生活的心灵憩息所。

  近10万种、超30万册精选好书汇聚一处,“湾区之眼”充分践行“阅读权是市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这一原则,将书城模式与图书馆系统打通,实现“新书不用买,扫码就能借”。

  以书为媒、不止于书。“湾区之眼”串联起书店、剧场、展览、亲子乐园、湾区民俗版等多种业态,预计全年将策划举办超1000场文艺活动,可实现文化传承与潮流消费的价值共生。

  当“科创之城”遇上“爱阅之城”,会擦出怎样的化学反应?“湾区之眼”以先进科技激活文化体验。

  此外,湾区书城业务遍及线上线下、批发零售、国际国内全链条、全生态,是新时代探索创新的书城新范式。当前,“湾区之眼”正全力打造文化生活方式的首选地、文化创新动力的策源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展示地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地标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是深圳新的城市会客厅。

  立足湾区,阅读世界,以独特的文化引力,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强劲新引擎

  文化深圳,不止于阅读。近年来,深圳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市民与艺术“零距离”。据统计,深圳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超过7万场次,即平均每天有超过190场次的文化活动同步开启。

  9月26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与深圳出版集团联合推出大型直播活动《阅读中国·大湾区读书会》,李敬泽、阿来、周国平、祝勇、田地、杨黎光等文学艺术界名家齐聚深圳。这场“湾区之眼”启航后的首场重磅文化活动,通过沉浸式访谈、深度阅读分享等形式,带领全国观众“立足湾区,阅读世界”。

  据记者了解,近期,先行示范区深圳文化领域“好戏”连番上演。譬如,9月26日,“陆域看台+水域舞台”双结构设计、全国最大的户外水上舞台——欢乐剧场,正式启幕。首场演出《有故事的歌》音乐剧全明星音乐会,邀请何亮辰、鞠红川、王晰、郑棋元等实力唱将同台献声,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音乐盛宴。从“湾区之眼”到欢乐剧场,这些风格鲜明的文化地标,既是彰显城市文明的精神符号,亦是展现深圳城市风采的鲜活窗口,以独特的文化引力,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强劲新引擎。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