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22日,第35届香港书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加强深港文化交流,助力人文湾区建设,在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深圳出版集团推出深港“共读双城”走进香港书展系列活动,以多元创新形式彰显湾区人文建设新风貌,为本届书展注入更鲜明的深港文化印记。
勾勒出人文湾区美好画卷,为湾区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动能
深港“共读双城”主题展位设立在香港书展主会场,重点呈现名家推荐“共读双城”好书、BookWalk文旅指南以及全新一代文化综合体“湾区之眼”的前瞻规划,立体展现深港两地人文交流与城市精神。现场展销赓续深港文脉相关主题的重点出版物500余种,涵盖文学、历史、科普、艺术、生活等多领域,助力读者深度探寻双城文化纽带;同时发放暑期消费优惠券,提升全民阅读便捷性与参与度,营造浓厚书香氛围。
活动推出“共读双城”书单,汇聚近年来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及两地读者青睐的重点书目。著名文学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教授黄子平受邀推荐具深港特色的阅读书单,既彰显阅读的思想深度与城市温度,也为读者提供丰富参考,进一步深化两地文化共识与精神共鸣。
为丰富读者体验,活动还推出BookWalk文旅指南,融合阅读、文创、观光、活动等特色元素,精心设计3条“阅读+文旅”特色线路——“罗湖/莲塘/皇岗口岸-罗湖区-福田区”“深圳湾口岸-南山区-宝安区”“深圳北-龙华区-龙岗区”,邀请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城市脉动,在行走中体会湾区文化温度。
深港“共读双城”项目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框架下,由深港两地政府共同主导的“全民阅读双城共融”跨城文化行动和活动品牌。此次香港书展现场,深港“共读双城”项目集中展示了文化、艺术、教育领域的交流成果,呈现了“深港共读山海相阅”系列活动等亮点内容,共同勾勒出人文湾区的美好画卷。
自深港“共读双城”项目启动以来,通过深圳读书月、世界读书日等重要节点,持续组织丰富多样的跨城阅读活动,不断增强两地市民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提升全民阅读质量,为湾区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动能。
第35届香港书展:内地展区精彩亮相,近2万册精品图书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7月16日,第35届香港书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今年书展以“饮食文化·未来生活”为主题,40多家内地出版单位组成的参展团携近2万册精品图书参展。从政治理论思想著作、重大国家出版工程到珍贵抗战史料,从应景的饮食文化宝典到前沿的科幻漫画IP,再加上川剧变脸、长嘴壶茶艺的现场演绎,这场兼具思想深度与烟火气的文化盛宴,展开双臂欢迎海内读者赴约。
共赴文明之旅。走进540平方米的内地展区,仿佛穿越一场文明之旅——四川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与活字印刷字盘交相辉映,“文明山脉出版之光”的设计主题在这里变得可触可感。展区内,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及相关学习读物的繁体版、简体版、英文版立体陈列,形成一条贯通思想与实践的长廊——从全景展现治国理政方略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到蕴含早期实践哲思的《之江新语》,从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精髓的《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到擘画全球互联互通的《习近平谈“一带一路”》,这些承载时代命题的经典之作如灯塔矗立。它们既是解码当代中国发展逻辑的权威读本,更传递着坚定道路自信与共荣天下的天下情怀,让读者在书卷中感受到引领时代前行的强大思想力量。
四川展区“圈粉”,巴蜀烟火漫香江。记者发现,126平方米的四川主题展区,以“巴蜀文脉润香江,川港书韵共流长”为主题,成为展场焦点。四川十年出版成果在这里“立体绽放”——既有主题类、少儿类出版物,也有数字融合产品,并巧妙融入蜀绣、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现场化身“四川生活美学秀”,川剧变脸的神奇莫测、长嘴壶茶艺的行云流水轮番上演,川菜、川酒、川茶的独特韵味与憨态可掬的熊猫文化图书、文创产品相映成趣,令香港读者沉浸式体验“天府之国”的魅力。川港“熊猫文化”联合推广战略合作签约、“东坡美学”主题对谈活动、“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丛书分享会接连举办,为川港文化交流注入澎湃新动力。
深度对话,书香连接心灵。书展不仅是阅读盛宴,更是思想碰撞的文化派对。作家徐则臣携文字世界,与读者共话时代洪流中的人生百态;《粤食记》作者“三生三笑”畅聊“饮食江湖”,从早茶点心揭秘至盆菜文化;科幻作家严曦则开启“宇宙脑洞”,引领读者踏上探索未知的思维之旅。
新书发布区藏着不少文化惊喜,当代中国出版社推出叶灵凤《寻古中华》《名画之旅》,唤醒古都文化记忆;燕山出版社携“中都三部曲”之《春雷引》,邀读者深入历史情境。最令孩子们雀跃的,当属厦门外图凌零图书策划的木偶剧《李白——铁杵磨成针》《水浒传——大名府》,精彩表演引得小观众目不转睛,掌声与欢笑中,童真与书香完美交融。
从深邃的思想著作到鲜活的烟火菜谱,从千年的巴蜀古韵到浩瀚的科幻图景,书展的每一页纸、每一场演绎,都在编织内地与香港深度对话的纽带。当金沙的太阳神鸟辉映香江的璀璨灯火,当川剧的水袖拂过书展的展台,中华优秀文化于此绽放出跨越时空的夺目光彩。
第35届香港书展精彩纷呈,书商推VR/AR提升阅读乐趣
从7月16日至22日,一连七日的第35届香港书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多家参展商推出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装置,增加互动元素,帮助读者提升阅读乐趣。
7月16日当天10时,展馆正式开放,在外等候已久的逾百名读者蜂拥而上,跑到书摊抢购“心头好”,一些读者为抢购图书甚至通宵排队。今年书展主题为“饮食文化·未来生活”,有读者特地到场购买上月离世的香港著名美食家及作家蔡澜的作品。
今年书展与“运动消闲博览”及“零食世界”同期举行,逾770家展商参加。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在书摊附近设置AI(人工智能)和VR/AR装置,吸引不少年轻读者,他们佩戴起VR/AR眼睛,在虚拟世界里与小说《小王子》《地心探险》里的动物、人物互动,玩得不亦乐乎。
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黄民杰告诉记者,除了此类简单的互动,参加者还可佩戴VR/AR眼镜进入虚拟世界,模拟自己在九龙城生活的片段,利用AI工具创作属于自己的“AI九龙城”绘本,一来可以熟悉九龙城历史,二来可探索新的阅读体验。当天,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等官员也到场感受科技带来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不少书商推出新书吸引读者。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执行主编程惠敏向记者说,今年带来关于北京、西藏、香港以及高铁等四个主题的新书,都与近期旅游业热门话题有关。“今年书展首日人流与去年相若,依然十分火爆。”
第35届香港书展吸引89万人次入场,夏日盛事圆满落下帷幕
7月22日,第35届香港书展连同运动消闲博览及零食世界展圆满收官,3项展览吸引89万人次入场。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张淑芬表示,香港书展一直深受市民及旅客欢迎,即使20日受台风影响,仍无阻书迷热情,不少人把握台风前后时间,踊跃入场参观及体验消闲文化活动,现场人流畅旺。主办方也提早及延长21日开放时间,尽力为展商及参观人士争取更多销售及参观机会,让这场夏日盛事圆满落下帷幕。
据介绍,今年适逢香港书展迎来第35届,年度主题是“饮食文化·未来生活”,香港贸发局特别推出三大优惠,反应热烈,有过万名1990年出生人士享用免费入场优惠。多场讲座座无虚席,多地知名作家亲临现场与书迷互动。同期举办的运动消闲博览及零食世界提供各式各样的体验和美食,与书展相互配合,带来协同效应。
据悉,主办方委托研究机构抽样访问逾860位入场人士,了解他们的消费预算及阅读习惯。调查显示,受访者今年在书展的平均消费金额为918港元,较去年微升,金额占全年购买印刷书籍平均支出的57%。
记者了解到,此外,三大展览超过九成展商提供电子支付服务,81%的受访者使用电子支付。有55%的参观者到书展的主要目的是购买最新书籍,49%是享受购书折扣优惠,感受国际书展文化气息的参观者占27%,显示出书展依然是书迷寻觅好书的场所,更是出版业界展示新书及推广销售的重要平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