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2025年两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特别关注 2025-04-05 本刊记者/陈一 总第333期 放大 缩小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5年全国两会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词,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全球技术竞争加剧与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正在形成双向赋能。

  科技创新如何赋能资本市场

  两会期间,“科技”成为贯穿资本市场叙事的主线,正如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介绍:“经济主题记者会,快要变成科技主题记者会了”。吴主席的幽默感慨折射出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时代图景——从去年12月DeepSeek开源V3模型引爆全球资本市场,到年初民营经济座谈会上对“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再到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人工智能+”落地场景,科技创新正在重构资本市场的价值坐标系。春节后A股、港股科技板块的强势表现,本质是市场对科创企业进行定价权重构。

  赋能资本市场结构优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以证监会主席吴清为首的代表委员们建议放宽对未盈利企业的上市限制,增加IPO供给,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助力其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长远发展。

  资本市场在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创新药为例,科创板开板以来23家未盈利的创新药企成功上市,首发募资近700亿元,为其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些企业不仅实现了核心产品的上市,还推动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重要贡献。

  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对资本市场资产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Wind数据显示,2023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达9.2%,显著高于全市场2.1%的平均水平,有效提高了资产质量和资本溢价。证监会“支持科技企业16条措施”落地后,2024年已有27家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技术协同,如美腾科技通过分拆矿业智能装备业务上市,既优化了母公司资本结构,又为市场细分领域注入创新活力。目前,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已超过四成,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领军企业。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不断完善,以科创板、创业板等系列改革为契机,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科技含量”,为增强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夯实制度基础。

  站在全面启动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新起点,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前沿,资本市场要在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持续加力:既要通过“绿色通道”加速硬科技企业上市,也要培育“长期资本”护航技术攻坚;既要用好科创债、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工具,也要建立多元包容的投融资机制。此外,资本市场要突破传统要素投入的线性思维,构建“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从科创板对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制度包容,到并购重组推动的产业整合,将科技创新内化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