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履行新闻工作职责使命

深度 2020-07-23 17:05:35 张百新/文 (作者为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总第276期 放大 缩小

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公布以来,在新闻行业及社会各界引起良好反响。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准则》修订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好自身工作、履行好职责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准则》,掌握其核心要义,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本质上是党的政治工作,党的新闻媒体本质上是党的政治机关,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新闻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准则》旗帜鲜明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政治坚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听从党中央指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准确把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于新闻生产全链条,落实到新闻工作各岗位,延伸至新闻产品各形态,对损害党的权威、危害党的利益的言行敢于斗争、敢于亮剑。要精准把握时度效原则,善于用时度效标尺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等,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避免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等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牢牢站稳的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中,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要求大家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这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矢志遵循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党的作风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要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必然路径。《准则》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持人民情怀,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

长期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秉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留下了一篇篇传世佳作,树立了一座座不朽丰碑。近年来,新闻界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为民记者”,他们发扬“四力”,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坚守勿忘人民的百姓情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落实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去,通过“脚力”的奔走实践,更好地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通过“眼力”的广大精微,更好地洞察世情百态,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森林和树木、一指和十指的辩证关系;通过“脑力”的深思审问,更好地实现守正创新;通过“笔力”的精确阐释,更好地让主流思想入脑入心,真正实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恪守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原则,既是新闻报道坚持的基本原则、衡量新闻价值的基本尺度,也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准则》对此专门予以强调,要求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努力到一线、到现场采访核实,坚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

一段时间以来,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等问题时有发生,对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广大新闻工作者要牢记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坚持实地采访、现场采访、直接采访,对新闻事实反复求证、多方核实。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历史发展脉络、客观规律全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洞察本质、明辨是非、把握规律,分清主流与支流、整体真实与个体真实,全方位、多层面报道社会现象。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抵制为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发行数量、收听收视率而故意扭曲事实、编造新闻,防止为片面追求时效抢发新闻而造成报道失实。

改进创新,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工作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新闻舆论工作创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强调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立足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只有大胆创新,舆论阵地才能守得住,党的声音才能传播得更远。《准则》强调坚持改进创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顺应全媒体发展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理念创新,保持思想的敏锐度和开放度,深入分析新媒体发展规律,运用新科技、构建新平台,以新的思路推动新闻舆论工作实现新发展。要坚持内容创新,提升内容品质、丰富内容表达、拓展内容呈现,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要坚持手段创新,充分挖掘已有资源,发挥传统优势,用好互联网平台,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继续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深入发展。新闻工作者还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积累,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遵守法律纪律,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工作底线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高阶位党内法规形式,对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制度安排,标志着宣传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守法律、守纪律、守规矩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底线,新闻工作者要在这方面作表率。《准则》专门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党的新闻工作纪律,严格遵守新闻采访规范。

近年来,新闻战线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显著增强,职业道德水平逐步提高。但是,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问题仍然时有冒头:有的编造虚假新闻,有的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等。这些问题同职业道德要求水火不容,反映出个别新闻工作者对党纪国法的漠视。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思想上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行动上学习法律、遵守法律,时刻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用法律和纪律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要珍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荣誉,讲责任、讲品位、讲格调,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筑牢道德防线,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近年来应势而起、乘势而上,国际传播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西强我弱”的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舞台上,妖魔化、污名化中国的报道仍时有出现,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依旧任重道远。《准则》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搭建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国际传播,打造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海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海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要主动面对、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关切,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舆论场传达中国立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尊重各国主权、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多样性,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2020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准则》规范,全面推动《准则》落地见效。一是把学习贯彻《准则》作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二是把学习贯彻《准则》作为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三是把学习贯彻《准则》作为强化媒体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四是把学习贯彻《准则》作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实践途径。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严格按照《准则》要求,时刻坚守新闻职业的初心,不断践行新闻职业的职责使命,坚守道德操守,守牢行为底线,让《准则》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努力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尊重和人民赞誉,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在书写伟大时代的辉煌画卷中创造新业绩。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