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韩望喜: 躬身做一个中华文化的传薪者

特稿 2018-07-10 15:18:59 本刊记者 王云伟/文 总第252期 放大 缩小

韩望喜向市民讲授《中华经典故事》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号角,在这场伟大的中国梦实践中,建立起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强大的文化自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在这个与时俱进、百花齐放的960万平方公里的盛世国度里,在我们的身边,正涌现出一批批默默无闻、上下求索、坚持不懈的文化传播者,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学习、力行、研究和传承……正是他们,担当起天地间伟大的职责,为一个美好的时代添砖加瓦、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辛勤耕耘、为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无私奉献……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与美好,看到了我们伟大祖国更灿烂的明天和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的文化核心就在“仁义礼智信”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特区深圳,有一名学者型的官员,他格外引人注目。在新闻发布会上,在镁光灯前,他处理公务思路清晰、心细如发。他是高度灵敏的倾听者和反应者,进退有度,他的控制力延伸到发布会现场、镜头内外;他儒雅谦和,自带光芒,谈起国学他如数家珍,由内而外散发出一团真气、一团和气、一身正气、形成了充满爱与温暖的一种特有气场。数千小时的国学音频(视频),数十年的伏案研读、著述立说,常年锲而不舍讲授国学经典,他就是韩望喜——我们身边一名身体力行、名副其实、孜孜不倦的中华文化“传薪者”。

6月的深圳繁花似锦,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深圳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十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对深圳市委外宣办主任、深圳设计之都推广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韩望喜进行了专访。

一见面,韩望喜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话语,令人如沐春风。记者了解到,韩望喜自2005年起兼任深圳电台新闻频率《希望对话》栏目嘉宾主持,每周六上午向听众讲述先秦诸子,主要是儒家文化;在深圳电视台讲授《中华经典故事》;作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节目的主讲嘉宾,于2007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讲授《心灵的和谐》系列节目;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十套“读书”栏目讲授《韩非子》;中华书局出版《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听书典藏),解析11部国学经典;大型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在世界巡演……多年来,韩望喜给大家留下的是儒家的“士”或“君子”气质。

“这个世界需要一点人文精神。”韩望喜开门见山地说。他认为,当前科技发展太快,社会转型太快,特别需要人文的滋养,而他多年来讲述的核心也就是中华经典中的人文精神。“传薪,是以心传心。”韩望喜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一直笔耕不辍。2014年6月,中华书局将他在电台的节目结集出版,名之为《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听书典藏版)》。“正解”一词紧扣的是这11本书每一章句皆是依照原典来讲,持平实之论,无造作之言。15张CD,300多讲,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韩非子》《墨子》《庄子》《颜氏家训》《弟子规》《坛经》一网打尽,可谓皇皇巨著。

韩望喜说,“小时候,母亲教我读《四书五经》,对我影响很深。”从本科到博士毕业,韩望喜所学专业都是哲学,尤其对伦理学用功颇多。伦理学重人性的探究、人文的关怀,在国际上是显学,在今天的中国也日益彰显其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中国文化,在面对修身齐家、平治天下诸多问题时,无一不是以伦理的方式解决的,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因此走上了研究国学的道路。

时至今日,穷半生精力研究国学,韩望喜再翻开儿时读过的《四书五经》,仍然百感交集。他说:“曾经浇灌我幼小心灵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内心永不干涸的一汪清泉。”

中国的文化核心在哪里?韩望喜说,就在“仁义礼智信”。国学活在人们心里,在人性里还能找到基础和根源。“当我们说良知的时候,就抓到中国文化的根本了。活的文化不在乎你穿什么衣服,说英语还是汉语,而是说你有没有这颗心,有这颗心就是有灵魂的文化,如果文化没有灵魂,就不能凝聚人心,更不能让全世界的人心悦诚服。”韩望喜如是说。

有了文化的滋养,一个城市才更有生命力

韩望喜是深圳市委外宣办主任,在各类官方发布会中,他反应灵敏,应对自如;在深圳设计周、“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等文化活动中,他是大家熟悉的面孔,常常用流利的英语、法语等致辞发言。韩望喜还是知名的文化学者,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深圳电台等担任栏目主讲嘉宾,常年锲而不舍地讲授国学经典、著书立作,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华文化“传薪者”。

在谈到今年深圳设计周和“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如期成功举办并超出预想时,韩望喜欣喜地说:“深圳是一座有独特气质的城市,开放,包容,有成为亚洲甚至是世界文化之都的潜质。‘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有了文化的滋养,一个城市才更有生命力。”

 “优秀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我们应该把要把优秀文化传递给全世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滋养我们精神、引人向真向善向美的源泉。”韩望喜说。14年如一日传播中华文化之美,韩望喜兼任深圳电台《希望对话》栏目嘉宾主持至今已经14年,每周六向听众讲述先秦诸子的儒家文化,“这14年,我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都在向公众讲解和传播传统文化。”韩望喜说,这些年他解读经典,一直坚持每一句都从原典来讲,持平实之论,这样才能让受众更能领悟文化精髓。

韩望喜这14年的坚持,如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我坐出租车经常要跟司机‘打架’,我要付车费,他们非不要,说是我的听众,但我一定要给他们。”韩望喜笑着对记者说,在外面经常会遇到“粉丝”。还有一位公交车司机告诉他:“我本来脾气暴躁,这些年一直听你的讲座和电台节目,现在路上遇到纠纷也能平心静气地来解决。”

对于这样的点滴改变,韩望喜非常开心。他说,传统文化、优秀文化如果束之高阁、远离大众,一定不会焕发生命力;只有融入大众生活、日常陪伴人们左右,才能滋养生命。“你看,传统文化是可以触动心灵、深入灵魂、改变气质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层面得到了满足、得到了物质力量,而精神力量应该在传统国学文化中去寻找。”韩望喜认为,不只是西方讲“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也充满“人文主义”。“西方人认为中国的文化是博物馆文化,在博物馆看到青花瓷、刺绣等等。实际上,这不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命运。中国文化是有根基、有活力的文化,是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文化。”

从本科到博士毕业,韩望喜所学的专业都是哲学,有深厚的学术源渊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就读中国人民大学时,他师从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我的老师对我影响特别深,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躬耕于学,不知疲倦,努力做一个中华文化的传薪者。我不是最优秀的学者,但我可能是最勤奋的那个。”韩望喜说。

“我念《孟子》比较多,小时候妈妈教我《孟子》,有两句话忘不掉,孟子见梁惠王说,‘未有仁者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仁爱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双亲,没有一个讲道义的人会轻慢自己的君主国土。不能忘了家,不能忘了国,这就是传统的士大夫精神,‘尽忠报国’就是这个意思。”韩望喜说。

创作《人文颂》文学脚本 诠释儒家文化精髓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5周年之际,由深圳原创的大型儒家文化交响曲《人文颂》在国家大剧院奏响,近250人的豪华演出阵容奏响金石之声,带领观众在行云流水、大气恢弘的音乐中领悟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紧扣儒家文化的核心要义,分“仁、义、礼、智、信”5个乐章,缀以序曲和尾声,《人文颂》借用西方交响乐的形式与表现手法,创意诠释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今年5月份,《人文颂》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再次在华东七市巡演,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好评如潮。《人文颂》献给伟大中国梦的深圳作品,以恢宏交响乐的创意形式,对儒家文化进行时代性、开拓性的诠释,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光辉,展现在世人面前。年轻的深圳,以赤子之心,完成了对中华儒家思想的生动表达,让人们感受到深圳的文化远见、中国的文化梦想、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铿锵足音。

而韩望喜就是《人文颂》文学脚本创作执笔者。2009年4月,时任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将创作“人文颂”文学台本的任务交给韩望喜,“当我聆听王京生部长对这部交响乐的阐释的时候,心中就有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我觉得这个创意是多么大的文化担当!好似宋儒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创作‘人文颂’,表达的是深圳对中国历史的文化责任,对中华文化的强烈使命。”韩望喜说。

“听,大地在歌唱,以你喜悦的心倾听!《人文颂》的第一句,就用到了‘喜悦’,‘喜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涵和精神。”韩望喜说,“我在创作的时候,对中华文化充满深情。我觉得自己写的就是生命的歌唱,就是心灵的歌唱。仁、义、礼、智、信不是五个很枯燥的字,而是每个字都在表达中国人文的精神,是心灵的流淌,人文的歌唱。“每个字就像是一滴水,在草原流淌,渐渐化为小溪歌唱,变成大江大河,成不可阻挡之势,奔流向前,百川汇入!”

“万川归海、万邦归心、天下归仁。”回忆起当初的创作,韩望喜依然充满激情。韩望喜说,他在写作的时候,把思维放得比较开,对仁义礼智信每个字都注入了丰富的联想,尽量使内涵变得更丰富,视野变得更开阔,情感变得更流畅,同时,力求做到有音乐的情感,有情绪的变化,有形象的呈现。

《人文颂》作品自面世后,曾先后应邀赴法国巴黎、美国纽约、保加利亚、马其顿,以及我国港澳台等地区巡演,中国国学以融汇中西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出的时候,谢幕了4次,我们从巴黎请了合唱团,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演出的时候,那种文化相通的感染力,特别让人感动。”韩望喜说。

据了解,创作《人文颂》,韩望喜当时用了20多天,其间“五一”放假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写作,“整栋大楼很安静,我觉得可以听到文字的声音。”韩望喜说,《人文颂》得到了多个领域专家的支持,“我们的心愿,就是希望真正能够把中国文化的声音传达出去。”

优秀文化可以沟通世界,“中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中有无数的珍宝,优秀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语言,我们要把优秀文化传递给全世界。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传薪者的使命就是引人向真向善向美,让人们能够聆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声音。”韩望喜说。

多年从事外宣工作,韩望喜与许多国家的外宾有过密切接触。与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在一起,韩望喜总能应对自如、相处融洽。“我觉得文化能够拉近感情,这些年我见了很多外国代表团,见他们之前,我一定要做功课,了解他们的文化,包括古代文化和当代文化,我也把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他们的文化能够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交流、相互通融的地方进行梳理。所以,在见面会谈的时候,你提到他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熟悉的风土人情,他们会感到非常亲切,会觉得得到了尊重,感受到你的友好。”韩望喜说。倚仗强力压服别人,不能够让别人心悦诚服。人们不是心服,只是因为力量不够,表面服从而已。真正的服是凭借仁德,使人自愿归服,心悦而诚服,这才叫“心服”。中国文化强调“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韩望喜说,“当人们心悦诚服某一事物,全然放下自己的时候,那种力量,是来自内心的。”“万川归海,天下的水都是相通的。天下人对人的基本伦理的认知也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美好而奋斗。所以为什么有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因为有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是世界共通的伦理。这就是儒家说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心传心,心心相印。”韩望喜说。

韩望喜:我的梦想是让深圳成为世界文化之都

今年是深圳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十周年,韩望喜作为深圳设计推广的分管者,记者问他未来有哪些构想时,韩望喜表示,2008年,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是中国首个入选“设计之都”的城市,也是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由于深圳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在设计产业方面拥有巩固的地位。它鲜活的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部门,快速发展的数字内容和在线互动设计,以及采用先进技术和环保方案的包装设计,均享有特别的声誉”。今年是深圳获得 “设计之都”称号10周年。深圳以“设计城市”的身份融入了国际对话。设计是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从当初的世界工厂,到制造业升级,再到创新之都,“深圳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代表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韩望喜说,“深圳设计”作为一种创新力量,逐步成为新的城市品牌和增长极,在国内外日益取得重要影响,如同“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深圳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已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深圳市委主要领导非常重视设计,表示要将深圳设计提升到世界高度,通过设计实现创新,通过设计使传统产业转移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培育世界知名的深圳品牌,创建世界顶级的创新创意设计学院。这些构想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韩望喜告诉记者,他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深圳成为世界文化之都。不一定是古典文化之都,但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现代文化之都”。文化是流动的。想一想爱默生当年对美国文化的自信和预言,就能明白这个道理。“2016年我们在立陶宛推介深圳设计,立陶宛的考纳斯也是‘设计之都’,令我震惊的是,这么一个小城市,居然申请到了‘欧洲文化之都’!深圳在未来,会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那么同时,也理应成为引领现代文化的世界文化之都。一个城市只有经济发达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高度发达的文化。”韩望喜认为。

韩望喜表示,深圳要在未来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之都,就必须取法其上。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行动力,怎样在文化上进行突破,需要全方位谋划。这当然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但深圳这座城市的特质以及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完全可以做到世界文化之都的,深圳的高科技、国际化、高度的人文性,重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注重每个人的价值,对人才的珍惜,对创造的尊重,这都是文化之都的潜质。我们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趋向世界文化之都,这个梦想并不遥远。

据了解,今年春天深圳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来自世界4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个优秀团组,700多位艺术家为深圳带来了18场风格各异的演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班德林说:“‘一带一路’音乐季将成为影响深远的深圳城市文化品牌,为新兴城市的文化发展树立了典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文化交流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此,韩望喜表示,音乐季是在呼应国家“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探索不同文明沟通交融之路,打造一个汇聚、融通、交流、互动的平台,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艺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这种方式非常自然地实现了城市外宣,许多外国演员以及多国驻穗总领事对国际音乐季以及这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国际化城市赞赏有加。但我们也意识到,要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就要走出去向世界讲述深圳故事,展示深圳形象。自去年起,我们积极举办深圳国际文化周暨深圳国际形象推介会,探索对外宣传与城市推介的新路子,赢得积极反响。加拿大联邦总理贾斯廷•特鲁多专门发贺信,祝愿深圳在多伦多的国际文化周为两座城市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往来,开启一个全新的未来。在纽约举办的深圳文化周更是吸引了各界人士,他们期待亲身体验深圳这座年轻的高科技时尚之都。

谈到未来的计划,韩望喜告诉记者,接下来他还想做好几件事。比如说做一部《礼乐颂》,中国哲学的终极目标是“成人”,人在经历整个一生时的道德意念是什么,人们对他的期望是什么。这是他下一步特别想做的。韩望喜说,以前的《人文颂》描述的“仁义礼智信”是抽象的理念,现在我想通过一个人的一生来表现,出生礼、成人礼、婚礼、出征礼、乡射礼、诸侯宴饮礼、天子之礼,既可以暗合《大学》中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可以和《诗经》的风雅颂联系起来。借此希望将中国文化复兴和建成世界文化之都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一条中国文化复兴可行之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