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025湾芯展成功举办!全球20多个国家 和地区企业参展!打造“不一样的精彩”!

阳光城市 2025-11-10 本刊记者 王云伟/文 总第340期 放大 缩小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10月15日至17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简称2025“湾芯展”湾芯)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成功举办,吸引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性企业齐聚鹏城,展示半导体领域的最新动态,他们在三天时间内,共同打造了一场“不一样精彩的展会”。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展示半导体领域的最新动态

  十月的深圳阳光灿烂,花团锦簇,一片生机勃勃。10月15日,以“芯启未来,智创生态”为主题的2025湾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湾芯展的总展览面积达60000平方米,重点设置晶圆制造、先进封装、IC设计、化合物半导体四大展区,展览涵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条与重点应用场景,集中展示最新产品、前瞻技术、企业形象以及应用成果。

  在众多参展企业中,位于1号馆的新凯来展位展示了该公司的最新产品和成果,其中以中国各大名山命名的半导体设备系列格外醒目,包括光学检测BFI产品“岳麓山”、物理与X射线量测设备XPS“赤霞山”-XP、刻蚀产品ETCH“武夷山”、扩散产品EPI“峨眉山”和RTP“三清山”、薄膜产品PVD“普陀山”及ALD“阿里山”、CVD“长白山”,涉及工艺装备、量检测装备等系列,显示了雄厚的设备研发能力。

  新凯来子公司万里眼也设立了独立展台,展出了公司下一代数字网络测试产品、高频与高速芯片测试产品等。新凯来另一家子公司启云方科技也于10月15日上午对外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原理图设计软件与PCB(印制电路板)设计软件。EDA是芯片设计环节不可或缺的“大脑”,启云方此次发布的软件,标志着我国在电子设计底层工具链上实现了关键突破,为国产芯片设计提供了安全、可控的“中国大脑”。

  本届湾芯展期间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为国内外顶尖光刻专家搭建起对话平台,2025芯片大会将重磅发布Chip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同期还将举办中国制造出海供需对接会等30多场高端技术论坛,邀请超1000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产业、技术、资本、应用四大领域前沿趋势,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

  展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运作、国际联动”思路,坚持市场化与功能化“双轮驱动”,促进半导体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合发展,精心输出展览展示、峰会论坛、“双招双引”、奖项榜单、研究报告的“五位一体”功能服务,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半导体自主品牌旗舰展,推动构建“重大项目大树成荫、上下游花草相映”的产业集群生态。

  中国群“芯”闪耀鹏城,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深举行

  10月15日,创新之光再次为芯片产业点亮,作为本届湾芯展的“重头戏”,第三届芯片大会暨Chip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1500余名来自政、产、学、研、金各界的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Chip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及提名奖的揭晓。

  这场由国家科研力量主导的盛会,不仅是一次学术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观察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创新进程与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窗口。在全球化竞争与科技博弈日益复杂的今天,这一批脱颖而出的科研成果,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牵引出中国芯片产业突围与发展的方向。

  从材料根基到系统架构的创新突破。纵览本届“十大进展”及提名项目,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创新已从单一的器件性能提升,扩展到从底层材料、集成工艺到系统架构、计算范式的全链条突破。在材料根基层面,多项研究致力打破传统材料的物理极限。电子科技大学团队开发的新型碲基非晶P型半导体,成功挑战了美日韩在相关领域的长期垄断,为我国发展高性能CMOS集成电路奠定了关键材料基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的人造蓝宝石晶体介质,实现了在1纳米尺度下对电流泄漏的有效阻隔,为攻克芯片能效瓶颈提供了全新方案。香港大学与多家单位合作实现的超平超柔性金刚石膜大规模制备,则有望解决下一代高性能芯片的散热难题。

  在集成工艺与架构上,中国科学家同样展现出前瞻的布局。湖南大学团队的范德华单芯片三维集成工艺,以低温、低能耗的方式实现了十层电路的垂直互联,为未来芯片继续沿着摩尔定律前行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清华大学团队的“天眸芯”和“太极”光计算芯片,则分别从类脑计算和光计算这两个颠覆性方向出发,前者通过仿生的“视觉原语”范式提升了在极端场景下的感知智能与能效,后者则首次让光计算能够胜任千类对象识别、内容生成等通用AI任务,打开了超高性能计算的新大门。

  从生命健康到绿色存储的多元赋能。这些顶尖科研成果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期刊上,更在于其解决现实世界重大挑战、赋能千行百业的巨大潜力。在生物医疗领域,创新芯片技术正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华中科技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全降解植入式超凝胶芯片,尺寸微小,可注射、可降解,能无线监测颅内信号,极大减轻了患者痛苦,代表着未来植入式医疗器件的发展方向。北京大学开发的N型半导体水凝胶,首次将优异的生物界面特性与半导体性能结合,为生物电子学、人机接口等领域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

  在信息存储与处理这一芯片的核心战场,同样涌现出变革性技术。上海理工大学顾敏院士团队研发的Pb级超分辨三维纳米光子存储器,单盘等效容量高达1.6Pb,提供了一种绿色、长寿命、低成本的海量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直面大数据时代的存储挑战。清华大学张一慧团队的仿生三维电子皮肤,则让机器触觉拥有了接近人类皮肤的精细感知能力,对机器人、智能假肢等领域影响深远。

  此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热发射极晶体管为后摩尔时代低功耗集成电路提供了原创思路;多项提名奖工作,如浙江大学的高维光场探测、天津大学的高性能单光子探测器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的自驱动电卡制冷等,均在各自细分领域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共同构筑起中国芯片科技雄厚而多元的创新储备。

  产学研深度融合照亮“追光”之路。中国芯片群星的闪耀,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日益完善的国家战略引导、高效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以及活跃的资本市场共同构成的创新生态。本次大会本身即为这一生态的缩影。会议由顶尖学术期刊《Chip》牵头,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汇聚了从顶尖院士到产业领袖、投资机构的全方位力量。期刊主编毛军发院士指出,《Chip》期刊影响力的快速提升,正体现了中国在全球芯片领域话语权的增强。会上同步发布的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PDK和全球首个光子芯片全链垂直大模型LightSeek,则是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典型例证,为整个光子芯片产业提供了“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硬核支撑。

  从这些获奖团队可以看出,跨单位、跨学科的协同攻关已成为主流。多所大学、研究院所乃至医院联合,围绕一个明确的应用目标,共同推进,有效加速了原始创新到技术成熟的进程。“Chip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如同一幅面向未来的星盘图,标注出中国在全球芯片科技前沿的坐标。这些最亮的星,其光芒不仅在于学术上的首创与突破,更在于它们直面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在材料、工艺、架构、应用等多个维度实现了系统性、引领性的创新。它们证明了中国芯片产业正在从过去的“跟跑”“并跑”,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迈入“领跑”阶段。尽管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这片日益璀璨的“芯”空无疑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自信与主动权,也为未来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芯”动力。

  2025湾芯展圆满收官!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打造“不一样的精彩展会”

  10月17日,2025湾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收官。全球600多家展商、超30场论坛,在6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打造了一场“不一样的展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本届展会人气火爆,展期三天累计接待总量达到11.23万人次。参展企业集中发布年度新品数约2500件,新品发布与商业合作收获颇丰。

  聚焦核心+特色双轨赛道,产业全链一展尽览。2025湾芯展以“芯启未来智创生态”为主题,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汇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全球TOP30企业,美国应用材料、泛林、KLA,日本TEL、迪思科、尼康,德国默克、蔡司,英国爱德华、韩国3M、匈牙利瑟米莱伯等国际巨头,以及北方华创、新凯来、拓荆科技、上海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华天科技等超600家国内外翘楚同台闪耀,全景式勾勒产业链图景。

  本届展会突破传统展区划分模式,以“核心领域+特色赛道”的差异化布局,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全覆盖。设置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装四大核心展区,集中展示产业链中游制造与上游材料设备的最新成果。同步打造AI芯片和边缘计算生态、RISC-V生态、Chiplet与先进封装生态三大特色展区,聚焦当下产业热门赛道,全方位呈现创新科技成果与硬核技术实力。

  本届展会组织大湾区重大产业项目集群以及中芯国际、三星、SK海力士、华润微、长江存储、盛合晶微、比亚迪、富士康、大疆等头部企业专业采购商与参展企业精准对接。

  重量级新品密集首发,产业各方满载而归。2025湾芯展以“技术突围”为核心,搭建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黄金秀场”,一批打破国外垄断的关键成果集中亮相,展商发布年度新品数约2500件。深圳市新凯来工业机器有限公司继上海爆火后,在本届湾芯展再次亮相。现场展出工艺装备、量检测装备两大系列16款产品,吸引众多参展观众打卡,成为本届湾芯展人流量最大展位。

  深圳市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全球首个超高速智能、我国首款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性能较国产原有水平提升500%,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打破高端测试仪器出口管制。深圳市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品发布后近百家企业到展位了解产品细节,积极交流合作意向,期待后续携手各方将展台上的火花转化为落地的成果。

  深圳启云方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覆盖原理图和PCB设计,超大规模、超复杂、并行设计等指标达业界一流水准,填补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空白。杭州中欣晶圆的半导体硅晶圆(单晶硅锭)、安徽博芯微的加热型双通道Showerhead喷淋头、宁夏盾源聚芯的刻蚀用硅部件SiParts、芯丰精密先进封装用全自动晶圆修边设备、阿里达摩院玄铁系列RISC-V处理器及应用方案、深圳微合科技的5G物联网芯片及应用方案等首发亮相,把打破“卡脖子”从口号落地为产业实绩,将湾芯展新品发布会现场从技术秀场更升级为产业趋势的“风向标”。

  高端对话共谋发展,产业活力奔涌如流。2025湾芯展同期举办2025芯片大会、第九届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等30多场细分领域专业论坛。毛军发、顾敏、俞大鹏、彭练茅、姚新等多位半导体领域知名院士,以及荷兰阿斯麦,美国应材、日本佳能、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等国内外上千位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大咖围绕“核心技术攻关”“生态协同构建”等议题深入研讨,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碰撞观点,为迈向高质量发展探索切实路径。

  论坛覆盖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应用-服务”全链路,既聚焦光刻技术、先进封装、设备工艺等核心领域--如第九届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深入探讨先进制程瓶颈突破路径,AI芯片与智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边缘AI赋能硬件未来创新论坛等场次,精准链接“技术供给”与“场景需求”中国制造出海国际供需对接会与第二届湾区半导体投资战略发展论坛破解出海与投资困境,现场揭牌深圳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与首期50亿元规模的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基金一期(赛米产业基金),为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芯”动能!

  2025湾芯展同期举办2025芯片大会、第九届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等30多场细分领域专业论坛。顾敏、俞大鹏、彭练茅、姚新等多位半导体领域知名院士,以及荷兰阿斯麦,美国应材、日本佳能、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等国内外上千位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大咖围绕“核心技术攻关”“生态协同构建”等议题深入研讨,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碰撞观点,为迈向高质量发展探索切实路径。

  资本赋能双招双引,产业市场落地生花。本届湾芯展市场化对接成效显著,主办方前期通过官方渠道精准触达行业群体,展会期间推出的供需双方一对一邀约及专场对接服务,吸引中芯国际、三星、SK海力士、华润微、长江存储、盛合晶微、比亚迪、富士康、大疆等约5000名头部企业专业采购商参会。美国应用材料、日本东电、德国默克等国际知名企业积极参展,实现国内外产业资源的高效链接,让技术、资本、人才、市场不再单点存在,而是形成持续滚动、协同进化的“朋友圈”。

  创新与市场的“双向奔赴”,是2025湾芯展“交朋友”“做答卷”的核心逻辑。多家产业链上企业与上海、无锡、武汉等半导体产业集聚大区开展政策咨询、资源合作、资金资本等深度对接,初步达成落地意向;大企业与采购商带着技术痛点找答案、带着市场需求寻“新意”。本届展会吸引了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知名企业和机构参与,国际“芯朋友”的加入,让这份“双向奔赴”有了全球视野。湾区半导体产业的“朋友圈”越扩越大。

  本届展会同期发布了2025“湾芯奖”,该奖项经过378.28万人次专业人士投票与顶级专家组评审,涵盖卓越企业奖、技术创新奖、杰出个人奖、产业服务奖等,超100家企业脱颖而出,斩获殊荣。其中“杰出客户服务奖”创新性采用晶圆厂主导评选模式,深度贴合产业核心需求,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上下游服务。

  大收获积累更大协同!半导体产业驶入快车道。2025湾芯展以其卓有成效的平台价值,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6湾芯展展位预定迎来高峰。截至目前,已有超600家企业锁定参展席位,三大核心展馆已完成95%预售面积。国际巨头应用材料、KLA、TEL等与国内龙头北方华创、拓荆、盛美半导体等如期续约。湾芯展用真金白银的成绩单,让“好席位”成为产业未来一年紧俏的“芯”资产。

  从单个企业的“大收获”,到全产业链的“大协同”,再到产业未来的“快发展”,在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指引下,以湾芯展为纽带,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正驶入“创新协同、开放共赢”的快车道,未来将持续为全球半导体产业贡献“中国智慧”与“湾区力量”。不一样的盛会,不一样的精彩,2026湾芯展,咱们深圳再会!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