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深度 2021-01-28 15:57:56 杨宝荣/文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总第279期 放大 缩小
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将开启中国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制定一个什么样发展导向的规划是备受世界瞩目的。站在新时代的中国,十四五规划既要反映中国的发展国情和发展导向,也要体现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方式和力度。毛泽东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的著述中就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决策的重要原则。习近平主席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也明确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立足实际着眼未来的科学决策。在规划制定前夕,习近平主席近期就该议题进行了多次密集调研和座谈,其中包括7月2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8月24日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和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三次座谈会的行业界别特点是突出的,表明相关领域建议对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性。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干细胞,产业的发展的科学规划需要重视具有国内、国际视野社会科学界的分析判断,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创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肯定了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国计民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党和政府在未来继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更好发展的政策导向。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了中国关于中长期规划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提出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研究新情况”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在强调科技进步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指出,“加快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首先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还要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性问题的合作。

构建新发展格局备受关注。在多次调研座谈中,习近平主席突出强调的一个概念是“双循环”论。早在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就明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月23日,习近平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除多次座谈会上阐述“双循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9月1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又从改革的角度提出要求,强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确立新一轮深化改革的重大方向。在当前观察者热议“大循环”和“双循环”的涵义时,更应该着眼于构建“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核心词。无论是“大循环”还是“双循环”,其目标是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这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方向。一方面,发展道路探索继续深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仍将长期存在。消除发展不平衡需要中国继续推动深化改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描述,反映出“双循环”是在现有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基础上探索新的增长驱动和开创新的发展经验。这种驱动是着眼于未来更长时间内的增长和更大范围内的包容性增长。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背景下,通过供给侧改革形成的新的发展格局要有助于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融入世界产业发展的能力。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经验看,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其突出特点都反映了单一市场国家经济循环的脆弱性。

“双循环”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一次新探索。近年来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发展的失衡。一些国家仍长期徘徊在有增长无发展的老路上,一些国家不能通过创新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国家习惯于站在国际产业链高端“坐享其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轮动之际,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全球发展问题的解决。人类工业化进程启动以来,每次的产业革命都带来更多的人口获得长足性发展,都推动着着国际秩序的进步。从突破技术到形成产业,开放中国的双循环将为世界提供新的发展合作机遇。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首先需要解决好自己的发展问题,才能为世界的进步提供动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所讲,“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双循环”是国家发展升级转型的“结构性”调整。对一个政策概念的解读需要从背景、目标和实施手段等多视角看待。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现实,这导致按照国际多边金融机构提出的通过“结构性改革方案”来促进发展经济多元化改革总难以见效。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出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曾存在这样的发展制约,这不仅体现在中国需要产业或国民经济循环主要依靠国际市场需求,也体现在由此带来的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当中央提出以“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时,伴随的概念是“改革”。从此角度看,中国“双循环”政策是改革的继续深化,所反映的是中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更大程度与国际经济发展融入的预期。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在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通过大循环促进产业升级,不仅有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优化,也是促进国内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手段。

“循环”概念背后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一方面,“循环”概念反映了中国发展阶段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从1954年到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关于“循环”的概念集中体现在四个时期,大体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进程和特点。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是第一次提及经济循环,其改革的重点是国内市场经济初期存在流通、积累等的问题。1988年开始,政府开始关注循环经济,其特点是关注国内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其中90年代初针对国际合作环境的恶化,中国再次关注经济循环。2003年到2017年间,发展与环境相关的循环经济概念则长期受到重视。2018年以来中国开始再次强调经济循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循环的阶段变化背后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可以说,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并不具有“大循环”和“双循环”的条件,或受制于国内市场狭小,或受制于国内资源短缺,或受制于国内产业链不完备……由此,从中国不同的阶段发展看,能达到当前有能力、有底气提倡“大循环”“双循环”构建新的发展格局,首先体现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成就,也反映了出应对发展挑战的自信。

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发展思路。中国的发展经验是独特的,这一独特性在于并没有教条地使用东西方的发展经验,而是不断探索和发展新理念。因此,看待新时期的重大改革方向,也应该避免经验主义视角。“大循环”并不意味着中国走“封闭”的发展路径,也不是在传统的发展经验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破解之道”,而是创新性看待发展问题,通过技术革新推动更大范围内的包容性增长和探索新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经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讲“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